公元前489年,吴国的军队在战胜齐国之后回师,在经过鲁国的时候吴王夫差派遣太宰伯嚭前去索贿,并召见鲁定公,在得知鲁国的实际掌权人是季康子之后就派遣使者前去召见季康子,但是季康子并没有乖乖前来。在吴国的军队回去之后,季康子立即违背和吴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且向鲁国北边的邾国伐齐进攻,公然挑衅吴国的霸权,然而邾国的国君却拒绝请求吴国的支援,因此兵败被鲁国人囚禁。
吴王问计攻鲁
吴王夫差在茅夷鸿的请求下出兵伐鲁。在出兵之前吴王向叔孙辄寻求建议(这个叔孙辄原本是鲁国的叔孙氏的庶子,但是自己想要成为叔孙氏的宗主,于是跟随鲁国的阳虎准备去除三桓而代之,但是几个人发动叛乱却没有取得成功,因此各自逃亡,叔孙辄便因此逃亡到了吴国),叔孙辄回答说,鲁国虽然享有周公的名声,看似在诸侯之中地位很高,实际上其军事实力并不是很强,如果现在出兵攻打鲁国,肯定是可以取得胜利的。
退朝之后,叔孙辄就将这件事告诉了当初和自己一起同逃亡到吴国的公山不狃。公山不狃对他说,对吴王夫差做出这样的建议是不合乎礼仪的。自古以来君子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自己的国家,都不会跑到敌对的国家去。大家在鲁国没有尽到臣下责任而逃亡到了吴国,现在去指使吴国的国君攻打鲁国,尽管现在大家是在为吴国效力,碌碌无为死去也是可以的。面对这样的命令一定要避开。俗话说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祖国,不可以因为自己曾经的不满或者怨恨而祸害故土。现在叔孙辄难道要因为自己之前的小的恩怨而颠覆自己的祖国么?如果君王派遣叔孙辄领兵先行,那么一定要推辞,到时候君王就会派公山不狃自己去了。
叔孙辄听到公山不狃的话之后对自己之前的行为很是后悔。吴王又义同样的问题问公山不狃。公山不狃回答说,鲁国虽然没有什么可靠的盟国,但是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就一定有诸侯国愿意帮助鲁国。一旦诸侯前去救援鲁国,那么吴国此次出兵救不会取得胜利。到时候晋国、齐国和楚国如果帮助鲁国,那么吴国将要面临四个强大的诸侯国。鲁国和齐国正所谓唇亡齿寒,难道齐国还能够看着鲁国灭亡而不去援救么?
鄫人引兵攻鲁
公元前488年春天的时候,吴国出兵攻击鲁国,吴王夫差命令公山不狃带着一部分军队先行,公山不狃救带着大军故意从险路进军,经过武城的时候遇到一个鄫国人。当初,鲁国武城人在边境种田,然后逮捕那个鄫国人说,为什么鄫国人要把自己的灌溉的水给弄脏了?(这个鄫国人当时是在河的上游浸泡菅草)
等到吴军来到武城的时候,那曾经被拘捕的鄫国人就带着吴国的军队攻打武城,攻下武城之后鲁国人非常害怕。鲁国的孟孙对子服景伯说,现在该怎么办?子服景伯回答说,吴国的军队来了就出兵和他们作战,这有什么害怕的?现在是吴国的军队找上门了,难道害怕就可以解决问题么?
吴军攻下鲁国的东阳城之后继续前进。鲁国的公宾庚和公甲叔子率领军队在夷地和吴军作战,但是两人被吴国人俘虏,之后吴国人将两人处死,然后把死俘献给夫差。吴王说,这两个人能是乘坐同一辆战车的人,鲁国内部一定任用了贤能的人,还是不能够轻视鲁国啊。
吴国的军队驻扎在泗水边上。鲁国的将领微虎想要夜袭吴王的军帐,然后让自己手下的七百个士兵在帐幕外的庭院里,要求每人向上跳三次,最后从其中挑选了三百壮丁。军队出发到达稷门的时候,有人对季康子说,这样的做法不足以对吴国造成危害,并且很有可能让这些杰出的人士白白断送了性命,还是取消这样做吧。于是季康子就下令停止对吴王夫差的偷袭。夫差听听说鲁国准备派人偷袭他的营帐,于是就将自己的住处一晚上做了三次迁移。
吴国人工大鲁国取得胜利以后,就要求鲁国和无国签订友好不平等条约,自己则是办事回朝放弃对鲁国的进攻,毕竟每天晚上迁移自己的营帐不太好。子服景伯这时候提出建议说,当初楚国人包围宋国,宋国内部的人民易子相食,劈开尸体的骨头烧饭(这里说的是当时的楚庄王围宋),宋国人面对那样恶劣的田间都依然坚守不出,也没有和楚国人签订城下之盟。现在的鲁国还没有到达那样的地步,何至于丢弃自己的国家而签订这样的不平等条约。吴国出兵草率,而且距离自己的本土很远,一定不可能持久作战,大家只需要守住城池,那么吴国的军队一定奈何不了鲁国,并且很快就要回去了。
季康子不听,让子服景伯背着和吴国结盟的盟书,到了鲁国的莱门。鲁国人请求把子服景伯作为人质留在吴国,让吴国的王子姑前来在鲁国做人质,但是吴国人不同意,于是双方放弃交换人质,随后吴王夫差班师回朝。
个人拙见
夫差即位到第一次攻击越国取得胜利之后就连年在中原发动战争,其中齐国和鲁国更是经常遭到吴国的讨伐,但是这样的劳师远征实际上对吴国国力又很大的削弱,因为在多年的征战之中,吴王夫差并没有取得实际的利益。
当初在攻打邾国的时候,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是不支持的,但是季康子等人攻下邾国而引来吴兵的时候,他却是支持鲁国内部坚守城池,和吴国的军队对抗到底。攻打邾国却是会给鲁国带来战争,这对鲁国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既然已经做了,吴国的军队来犯,那么也不能委屈求全,因为他明白吴国的军队肯定基于结束战争,一旦战事延长,那么吴国反而受累,对鲁国来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左传》
《史记·鲁周公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