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北分治:宇文招诱杀失败,尉迟迥起兵被灭
迪丽瓦拉
2025-07-12 04:05:03
0

南北分治:宇文招诱杀失败,尉迟迥起兵被灭

话说杨坚为赵王宇文招所诱,几乎遭害,幸亏大将军元胄将杨坚扶出,奋身当户,阻住赵王宇文招,待至杨坚已去远,才转身趋归。赵王宇文招见元胄勇武,不敢与抗,眼见是纵虎出柙,自恨不先下手因致迟误,徒落得弹指出血,结愤填胸。那杨坚怎肯罢休,即诬称赵王宇文招图逆,与越王宇文盛通谋,立刻驱策兵士,围住两王府第屠戮全家;惟赏赐元胄,不可胜计。元胄、杨弘,仿佛许褚、曹洪。会益州总管王谦,亦自蜀起兵,与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互相联络,尉迟迥更贻书后梁,请为声援。后梁诸将竞劝梁主举兵,谓与尉迟迥等连盟,进可尽节周氏,退可席卷山南。梁主萧岿踌躇未决,乃使中书舍人柳庄入周观衅。杨坚握手与语道:“孤昔开府,尝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与梁主共保岁寒,勿爽旧约,请君为我达意!”柳庄应命而还,具述杨坚之言,且语梁主萧岿道:“尉迟迥虽是旧将,昏耄已甚,司马消难、王谦,才具庸劣,更不足道。周朝将相,多为身计,统已归附杨氏,看来尉迟迥等终当覆灭,随公必移周祚,不若保境息民,静观时变为是。”梁主萧岿因敛兵不动,作壁上观。

周行军元帅韦孝宽,已引军至武陟,与尉迟迥军隔一沁水,水势适涨,两下相持不战。韦孝宽长史李询密报杨坚,谓总管梁士彦等并受尉迟迥金,所以逗留。杨坚很加忧虑,与内史郑译等商议易将。李德林独进言道:“公与诸将皆国家贵臣,未相服从,今但由公挟主示威,勉从号令,若非推诚相与,动辄猜疑,将来如何使人?况取金纳赂,事实难明,今或临敌易将,恐郧公以下,莫不自危,军心一离大势尽去了。”杨坚谔然道:“今将奈何?”李德林道:“依愚见,速遣一才望并优的干员,往达军前,察看情伪,诸将果有异心,亦不敢立时变动;万一变起,也是容易制驭哩。”杨坚大悟道:“非公言几误大事。”乃命少内史崔仲方往监诸军。崔仲方以父在山东,不愿受命,改遣刘璆、郑译。刘璆说是未尝为将,郑译又以母老为辞。无非怕死而已。杨坚不禁着急,幸司录高颎请行,乃即命出发倍道至军,商诸韦孝宽,择沁水较浅处,筑桥渡军,一决胜负。尉迟迥之子魏安公尉迟惇率众十万,列阵至二十余里,麾兵少却,拟俟韦孝宽军半渡然后进击。韦孝宽乘势渡桥,鸣鼓齐进。尉迟惇兵上前堵截,尽被杀退。高颎又命将浮桥毁去,自断归路,使将士上前死战,将士果然拚生杀去,尉迟惇不能抵当,奔回邺城,军多散失。韦孝宽麾动各军乘势追至邺下。尉迟惇之父尉迟迥与尉迟惇之弟尉迟祐,尽驱部卒出城共十三万众,屯驻城南。尉迟迥自统万人,均戴绿巾,着锦袄,号称黄龙兵。尉迟迥之弟尉迟勤又集众五万,由青州援兄,自领三千骑先至。尉迟迥素习军旅,老犹被甲临阵,麾下兵多关中人相率力战。韦孝宽与战不利,只好退走。邺下士民观战,亦不下数万人。行军总管宇文忻道:“事已急了,我当用计破敌。”说着,即命兵士各拈弓搭箭,竞射观战的士民。士民当然骇走,哗声如雷。宇文忻即大呼道:“贼败了,贼败了,我等将士,奈何不乘势立功?”众闻宇文忻之言气势复振,再接再厉,杀入尉迟迥阵。尉迟迥众已为士民所扰,心神惶乱,怎禁得敌军大至,不由的仓皇四溃。尉迟迥无法支持,急与二子走回城中。韦孝宽纵兵围攻,毁城直入,邺城遂陷。尉迟迥窘迫升楼,由周将崔弘度追入,崔弘度妹曾嫁尉迟迥子为妻,至是见尉迟迥弯弓欲射,索性脱去兜鍪,遥语尉迟迥道:“颇相识否?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但亲谊相关,谨当禁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已至此请公早自为计,不必多费踌躇了。”尉迟迥自知难免,把弓掷下,极口骂杨坚十余声,拔剑自刎。崔弘度顾弟崔弘升道:“汝可取尉迟迥头。”崔弘升乃枭首而去,持献韦孝宽。尉迟勤与惇、祐,俱东走青州。韦孝宽遣开府大将军郭衍,率兵追获,与尉迟迥首同送入长安。杨坚因尉迟勤尝呈入尉迟迥书,初意未差,特令赦罪,惟将尉迟惇、尉迟祐处刑。总计尉迟迥起兵,只六十八日而败,后人说他举事颇正,驭变无才,所以有此败亡呢。

韦孝宽更分兵讨关东叛吏,依次削平。杨坚命徙相州治所至安阳,毁去邺城及邑居,分置相州为毛州、魏州,无非是地小力分,化险为夷的意思。时周行军总管于仲文,军至蓼堤,距梁郡约七里许,檀让引众数万,前来搦击。于仲文用羸兵挑战,佯作败状,退走十里。檀让恃胜生骄,竟不设备,夜间被于仲文还袭,霎时惊散,被俘五千余人。于仲文进攻梁郡,守将刘子宽弃城遁去;再进击曹州,擒住尉迟迥所署刺史李仲康,又追檀让至成武。檀让再战再败东窜数十里,终为于仲文所获,槛送长安,眼见得是不能活命了。还有宇文威、宇文曹等,亦由杨素剿平,报捷复命。惟司马消难及王谦两军尚未扑灭,杨坚深以为忧,促王谊进军郧州,速平司马消难,一面使上柱国梁睿为西征元帅,进图益州。司马消难素无才略,但因尉迟迥发难,也想乘势图利,出些风头,淫惎父妾,让你出头,战乃危事,如何轻试?一闻尉迟迥败灭,吓得魂不附身,忙遣人至建康,向陈乞援。陈军尚未出发,王谊军已将驰至,司马消难不待王谊攻城,便夤夜南奔,投降南朝。陈主陈顼命为车骑将军,兼职司空,加封随公。王谊当然告捷。杨坚以外患将平,功成在迩,便自为大丞相,罢去左右丞相之官衔,又杀害陈王宇文纯及纯子数人。

(本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朝太监不能识字,他们是怎么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立即颁布了一项特殊禁令:严禁太监学习文化知识。 在明朝初期,这项禁令确实...
东晋10大名将排行榜:闻鸡起舞... 东晋名将风云录:从偏安江南到问鼎中原的军事传奇 东晋王朝自永嘉南渡后,在江南建立起偏安政权。与南方其...
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不给士... 西汉名将霍去病:从私生子到军事奇才的传奇人生 在尚武之风盛行的西汉时期,军事才能是衡量一个男子价值...
原创 “...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改写历史类文章。以下是一个改写示例: (原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书同文...
原创 刘... 古籍中的历史印记:秦始皇与刘邦的治国之道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深远影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秦始皇...
曹操刘备手下为什么叛徒多?看看... 【三国时期谁的手下叛徒最多?】 从人数上来看,刘备阵营的叛徒数量肯定不是最多的。毕竟刘备的势力规模...
原创 一... 北魏名臣张彝的政治生涯与社会变革影响 张彝(?-519年),字庆宾,出身北魏清河东武城张氏家族,是北...
原创 世... 有钱不难,难的是代代都有靠谱人。能靠祖辈打下的江山活一两代不算稀奇,活过五代还风平浪静,就已经凤毛麟...
曹操有一个特殊的癖好,那就是喜... 三国枭雄曹操:一代雄主的传奇人生与独特智慧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无疑是最...
原创 曹... 曹操: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为何终其一生未登帝位?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凭借过人的...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铜币:晚清湘地... #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铜币:晚清湘地的货币印记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铜币,是清朝光绪年间(1875 - 1...
原创 红... 引言 1937年,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经过多轮艰难谈判,最终达成合作抗日的统一战线协议。...
原创 “... 靖康之耻:从亡国之痛到复仇之路 北宋的覆灭: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在十二世纪的中国北方,辽国与北宋...
原创 商... 牧野之战:改写商周历史的决定性战役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牧野之战堪称最富戏剧性的转折点。令人费解的...
原创 蒋... 1950年3月,国民党陆军将领袁守谦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的消息在军政界引发广泛关注。这位平日行事低调的...
原创 清... 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位晚清时期的传奇人物——张之洞。这位在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大学士,不仅位极人臣,更以超...
原创 中... 上世纪70年代末,曾仕强教授曾提出一个轰动性的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这个观点在当时引发了热...
留给孩子最好的财产,从来不是金... 晚清名臣林则徐,不仅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名垂青史,他还修身自持,为后代树立了极佳的榜样。 他曾写过一...
原创 北... 改写后的文本: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统一中国,开启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壮丽篇章。在这条奔腾...
原创 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尝民间疾苦,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登基后,他立下重誓要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