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他是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帝。他是一位“苦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可以说是有着传奇色彩,大家对他可以说是熟知且敬佩。他是中国历朝历代第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他出生在一个很贫困的家庭,可以说祖上三代都是贫农,就是这样一个苦主能够成就明朝一代霸业。
(朱元璋画像)
一、朱元璋的出身到底是怎么样的
朱元璋,早期的名字是朱重八,从名字上不难看出,那时候人的名字很随意,更多的意思就是孩子的出生时间。按道理讲,他以后是一位皇帝,一般伟人出世都会天有异象。朱元璋出生时确实有异象,他出生是在夜里,当时满地红光,邻居以为失火了,还跑来相救。
然而他的父亲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因为他已经有五个孩子了,在他们贫穷的家里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的问题。小时候朱元璋并没有上过学,早期是给地主家放了十二年的牛,他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能够吃饱喝足,好好生活。
那时候的中国,正在腐败的元王朝的统治下,元朝被称为“马上民族”,那些元朝的统治者认为老百姓不是人,想要杀死百姓来放牧。1344年,黄河泛滥了,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同时淮河沿岸出现严重瘟疫和旱灾。
就在此时朱元璋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朱元璋的父亲母亲大哥和大哥的长子都被饿死。他唯一宣泄的方式只是哭,但还有一个问题等着他,亲人离世却无处安葬,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让亲人入土为安。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去皇觉寺当了和尚,但是很快寺庙也遇到饥荒,难以生存。他不得不去云游化缘,就这样在外流浪了三年,最终又回到了皇觉寺。而在外云游的三年,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
二、朱元璋的一代霸业
朱元璋25岁这年参加了郭子兴红巾军的起义。朱元璋入伍后作战勇敢,精明能干,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派他到帅府当差,他处事圆滑,让大家也都很信服他,郭子兴视他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还把女儿嫁给朱元璋。朱元璋觉得朱重八这个名字太俗气,和他现在的名声不匹配,于是他改名为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
(朱元璋募集军队)
朱元璋跟随郭子兴一路作战,揭竿而起,战绩无数,因为势力越来越大,期间内部也发生过冲突。不过朱元璋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和骁勇善战,也都帮郭子兴铲除。1353年,朱元璋回乡招兵,少年时的伙伴听说朱元璋是领军,纷纷来参军,很快就募集了一批身体强壮的人,回到濠洲,朱元璋就被提升为镇抚。
在南下滁州途中,朱元璋遇到了李善长,李善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劝说朱元璋,要知人善任,不乱杀人,很快便能平定天下。朱元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一直遵循这样的原则,平定军心,口碑很好,大家都很敬佩他,军队的势力大部分都握在自己手中,由此朱元璋很是信任李善长。
(李善长图)
1355年,郭子兴病逝,虽然也有阻挠,但是因为朱元璋有勇有谋,手底下也有大批人才和精兵强将,他成为了这支对伍的主帅。朱元璋带领着军队一路向前,进攻元军,因为对伍都是精兵强将,所以败绩很少,很多红巾军军队前来回附,让朱元璋如虎添翼。朱元璋的对伍,纪律严明,从不搜刮百姓,一直受到百姓们的拥护。
(朱元璋登基)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吸纳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这些人为朱元璋统一全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刘伯温和李善长就是两位特别有才干的人,一文一武,深得朱元璋的青睐。在1368年,朱元璋荡平了各路农民起义军和元朝的残余势力后称帝,统一全中国。
(明朝建立图)
三、刘伯温和李善长的矛盾
朱元璋传奇的霸业,离不开为他流血流汗,鞍前马后的开国功臣们,其中刘伯温和李善长最为主要。刘伯温为朱元璋称帝可谓是出谋划策,知道主之心中所想,开国奖赏时才封了刘伯温为诚意侯,俸禄240石。李善长却被封为丞相,俸禄1200石。这二人之间的悬殊,也能看出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忌惮,要知道刘伯温是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的。
其实刘伯温明白朱元璋的用意,他是用李善长来制衡自己,毕竟皇帝也不愿意看到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从此开国之后,李善长和刘伯温分成两个派系,两派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从来都是争论不休,针锋相对。
一次,李善长管理之下的李斌以权谋私,违背法律,东窗事发之后,要被定罪。李善长见状,不得已找到刘伯温求情,希望能够从轻发落李斌。但是刘伯温怎么能够答应呢,本来刘伯温就刚正不阿,此前又和李善长的死对头,这次断然拒绝了李善长,并禀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也不能容忍李斌这样的恶行。
当时正值大旱,朱元璋也比较苦恼,李善长就借机刁难刘伯温说。如果在这个时候,大行杀伐,必然会冲撞鬼神,那么天下更会无雨,你擅长占卜之术,不如你来求雨。朱元璋觉得李善长说的有道理,刘伯温确实料事如神,便把求雨之事委托给了他。
刘伯温知道李善长的诡计,天下不下雨怎么是可能是求来的。但是他也摆摊求雨,片刻刘伯温禀告朱元璋说上天告知杀了李斌,便能下雨,朱元璋听信便杀了李斌。
过了很多天,也没有下雨,李善长便怂恿众臣,弹劾刘伯温。刘伯温家中妻子去世,正好借机向朱元璋请辞,告老还还乡,朱元璋也知道刘伯温的心思,念在之前刘伯温的贡献,也没有再挽留。
结语
朱元璋白手起家,从放牛到当和尚再到起义,成就的一代霸业,让人不得不钦佩。他是明朝的洪武大帝,他在位时,迎来了明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一番伟业是怎么得来的,有无数有才有德之人帮助。
但是朱元璋对权力有很强的欲望,建国之后,他怕这些开国功臣威胁他的皇位,竟然对他们进行斩杀。刘伯温此次告老还乡也很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朱元璋虽然斩杀了很多功臣,但是他对百姓从来没有施暴,他是史上最勤政爱民的皇帝之一。而且也很节俭,他统治下的明朝是繁荣昌盛的,不得不说他的丰功伟绩是不可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