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摄政后最忌惮的人是谁?恭亲王奕,连咸丰在世时都一再压制
迪丽瓦拉
2025-07-12 08:03:16
0

扳倒八大“顾命大臣”、慈禧摄政后,自忖再没有政治对手,可贴身太监安得海却嫉妒恭亲王奕的功劳,暗示他将成为慈禧的政治敌人。

慈禧不信,奈何她最宠爱的太监坚持自己的看法,让她不得不防。

一天,慈禧请小叔子奕来宫中叙旧,陪同的还有小皇帝同治。奕说话说得口渴,端起同治面前的茶就喝,慈禧很不悦,想起安得海那日说的话,始信他有异心。

次日,慈禧就把奕的女儿封为公主,奕也因此渐渐失宠。

虽然两人是叔嫂关系,而且年岁相差不大,但一个是太后,一个是亲王,奕的举止在慈禧眼里就显得放肆了!

为了警告这个帮自己扳倒“八大臣”的首功之臣,慈禧把他的女儿升格为“公主”,表面看是在奖赏奕,实则是在警告他。

以慈禧的宫斗手腕,这一举动是在明确告诫他:把你女儿升格为公主,是提防你有‘司马昭之心’!

恭亲王奕到底立过什么大功,竟让慈禧以“公主位”待其女儿?

原来,咸丰去世前,临终遗诏以肃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辅佐幼子登基,慈安、慈禧和奕,则被排斥在大清朝的中枢之外。

作为顾命大臣,肃顺等人以为手中有了“尚方宝剑”,在朝堂上经常大声宣讲、旁若无人。这让两宫太后心惊胆颤,唯恐他们以后还会架空小皇帝,更担心他们对自己不利。

慈禧本就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为了不受制于人,便和东宫太后慈安密议,打算借助同样不得志的奕的力量,扳倒顾命大臣。

于是,慈禧便安排了一场“苦肉计”,让自己的贴身太监安得海,和慈安的贴身太监打了一架,并交给皇家的内务府处理。

奕掌管内务府,便提审了安得海。

就这样,安得海把两宫太后的密谋说给了奕听,同样不满八大顾命大臣的奕依计而行,顺利帮两宫太后掌权。

慈禧为什么要选奕呢?

因为奕才干出众,能文能武,声望高,和洋人关系密切,曾主张重用曾国藩,遏制住太平军的势头。

咸丰在世时,一直对奕采取“用之则来,不用则去”的态度,只要朝廷有危机,就重用奕;一旦朝中安稳,便把他投闲置散,以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正是因为奕的能力和声望都很高,咸丰临终前,才没让他做顾命大臣,就是忌惮他。

在安得海的沟通下,奕略施小计,便把两宫太后“解救”出来,并发动了“辛酉政变”,成功扳倒八大顾命大臣。

慈禧本以为至少要经过一番刀光剑影的斗争,才能夺得大权,不料奕仅仅简单使了几招,就扳倒了八大顾命大臣。

从那以后,慈禧想起安得海的话,又想到咸丰在世时都对奕十分忌惮。因此,她的忌惮之心也油然而生,担心奕成为又一个阻碍自己掌控权柄的权臣!

所以,当奕因为口渴无意喝了小皇帝的一杯茶时,慈禧就认为他这种行为是僭越之举,是对自己母子的不尊重,没把她和小皇帝放在眼里,是大不敬!

次日,慈禧就下了一道懿旨,将奕最宠爱的女儿封为“固伦”公主,接到宫中,由她亲自抚养。

当奕一脸欣喜地接过懿旨时,他的幕僚却面色大变,忧心忡忡地说:“王爷,可还记得前议政王硕塞故事?”

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子,曾被封为“议政王”,掌管宗人府、兵部,御前行走,能力超群,曾多次劝谏顺治帝,深众望。

因为对他的“信任”,顺治就把他的女儿收养在宫中、升格为公主。不久,27岁的硕塞无疾暴毙,其女儿却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的第七个儿子,以“和亲”用之。

想到硕塞的悲剧,奕的脸色渐渐变了:自己现在也是议政王啊!

幕僚也无可奈何,道:“古往今来,胸怀大志的女子如武则天者,少之又少。观太后之志,其谋非小,请王爷切记韬光养晦,太后必有后招。”

果然,不久后慈禧又接连下两道懿旨:第一,允许奕在宫内乘轿出入;第二,追封奕的母亲为“康慈太后”。

种种迹象都表明,慈禧把奕捧在如此高的位置上,有如顺治之于硕塞、雍正之于年羹尧,其心不善。

奕已经明白慈禧的真实用意是“捧杀自己”,自然不会犯傻。

所以,晚清末年的朝堂上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慈禧对奕的封赏越高,奕就越谦虚谨慎,唯恐站得高摔得重!

针对慈禧的“宠爱”,奕诚惶诚恐,能推则推,不能推就感恩戴德得几乎要肝脑涂地!至此,慈禧才回过味来,看来奕背后有高人指点啊。

所以,她便开始改变之前的“捧杀”策略,开始直接贬黜、打压奕。

从同治4年开始,慈禧先是无缘无故革去奕的“议政王”一职;而后,因为怀疑奕在背后插手“安得海被杀案”,慈禧命他回家闭门思过;再后来,他又因为劝谏不要耗费巨资修建圆明园,被废去“恭亲王”的称号。

总之,慈禧对奕就是要百般刁难,一言不合就打压,就是要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异心?

可是,注定让她失望的是:奕似乎彻底失去了对权力的热衷,逆来顺受,任她拿捏。

那么,奕是真的没有斗志了吗?

其实不然!

每一次,只要大清王朝处于危难、重大关头,奕都会挺身而出,比如同治大婚、甲午之耻、戊戌维新......等等,都会出现奕忙碌的身影。

令人遗憾的是,重用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略施小计扳倒八大顾命大臣,长袖善舞周旋耀武扬威的洋人......这样的恭亲王奕,看似能力非凡,却终究不能为社稷所用。

因为,这个腐朽的王朝,以及那个热衷权术的女人,注定不会给他施展抱负的舞台。所以,他选择了明哲保身,急流勇退。

庚子事变后,慈禧西逃归来,看着被洋人抢劫一空的圆明园,不知她心中有没有一丝对小叔子奕的愧疚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杀:马超媳妇董絮,清冷美人... 董絮 群 3体力 【清冷】:你成为黑色非转化牌的目标后,你可以弃置任意一名角色一张牌。若此弃牌:是装...
千年古城见证北疆史诗(探访国家... 王功 战国时期树木鸟兽纹瓦当。 元代黑釉油滴瓷碗。本文图片来源:盛乐博物馆 东汉护乌桓校尉壁画...
原创 通... 前言 老百姓最怕的,不只是物价上涨,而是那种“今天的钱明天不值钱”的恐慌。纸币失信,比王朝失政还致...
校馆弦歌丨考古学界的“北大模式... 校馆弦歌丨考古学界的“北大模式”如何薪火相传?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我国高校第一所考古...
原创 山... 许世友上将是我国开国元勋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卓越功勋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作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军事将领,他...
原创 荒... 【文明兴衰的思考:从历史对比看中国发展轨迹】 我常常思考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拥有五千年璀璨文明的中华...
原创 在... 井冈山会师后的真实生活:比想象中更富足的革命岁月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
原创 日...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宣读《终战诏书》的消息如惊雷般传遍全球,宣告了这场持续多年的侵略...
原创 安... 马嵬驿,这个在大唐版图上毫不起眼的小地方,在公元 756 年那个炽热的夏日,却成了历史的聚焦点。烈日...
原创 李... 提起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人们往往会想到两种典型情况:要么是男方位高权重、富甲一方,要么是女方家境窘迫...
浙江嘉兴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位于浙江嘉兴市中心的东塔寺遗址考古成果揭示宋代复杂塔基技艺。考...
原创 为... 盛唐时期,杨氏家族以忠勇传家的门风闻名于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家族培养出众多杰出...
古代因爆竹引发,的悲剧影响是什... 烟花爆竹禁令成效显著 近年来,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人身伤害事件频发,促使中国多个大城市实施禁放...
原创 北... 北洋军阀统治山东期间,历任地方长官中,田中玉的任职时间堪称最长。这位山东督军自1919年寒冬上任,直...
祭祀坑精确年代等最新研究成果将... 9月22日,记者从2025年三星堆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首届三星堆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四川德...
对谈|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暴走”... 《七三一》《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影片的公映,为我们重拾战争记忆、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真相提供了另一...
原创 李...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政坛上可谓一言九鼎。这位饱受争议的政治人物虽然有过不少争议决策,但在子女教育方面却做...
走进中朝边境,来到延边朝鲜族自... 走进中朝边境,来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图们向上、汪清、龙井天主教堂 图们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位...
原创 正... 明朝的兵部尚书是朝廷中举足轻重的正二品大员,主管全国军事事务。从理论上说,他们有权调动各地军队、任免...
原创 中...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王朝,统治时间276年,历史排名第5位。然而,说起清朝,却总是给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