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这位荷兰摄影师记录下了90年代的上海
迪丽瓦拉
2025-07-12 09:32:51
0

“个老上海额!”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上海,你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词会是什么?时髦?开放?变革?

在那时,荷兰摄影师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 der Hilst)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巷尾,通过他的镜头,定格了这一时期的都市繁华景象,也讲述了那些属于老城区的岁月痕迹。

8月8日,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个展“上海:瞬间与永恒 1990-1993”在上海Fotografiska影像艺术中心展出,带领观众重回1990 年代的上海。

1990年代初的上海,正面临着一次全新的转变,无数新事物正急剧改变着这座城市中的景观、人们的生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当时的西方社会对正在变革中的上海充满兴趣。1990年4月,《时尚》杂志(法国版)需要拍摄一个以“上海·城市”为主题的封面故事。而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作为特约摄影师首次来到上海,以一组不同寻常的照片记录下了他眼中的上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杰出的荷兰摄影师,他曾游历世界并在期间用镜头捕捉了无数引人入胜的画面。在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他的摄影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包括欧洲、北非、中东、美洲以及亚洲等地区。他曾先后担任《VOGUE》、《Stem》、《嘉人》、《GEO视界》、《ELLE》、《巴黎竞赛画报》、《星期日泰晤士报》、《费加罗》等著名刊物的特邀摄影师。其出版作品包括《上海1990-1993》、《古巴人家》、《中国人家》、《永恒的世界》、《重庆人家》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为《时尚》杂志(法国版)拍摄的封面故事。

展览现场

罗伯特拍摄上海的照片一经发布,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至此,更多的邀约纷至沓来,他便与上海这座东方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至1993三年间,他七次往返上海,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改革开放最前端,瞬息万变、蓄势迸发的社会能量,以及时代变迁中的市井风貌。

在展览现场,罗伯特回忆了初次来上海的印象,“当时是七月,和现在一样的大热天。我坐飞机来到上海虹桥机场(对,虹桥机场,当时还没有浦东机场)。那是我第一次去亚洲,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去上海。杂志社的人把我安排在著名的和平饭店,我在那度过了美妙的一晚。第二天早上6点半,我就迫不及待地背着我的相机和一大堆胶卷出门了。然后过了24小时,我就完全被上海这座城市所吸引。”

陆家嘴的东方明珠正破土而出,1992

拍摄于外滩,1990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拍摄的建造中的大桥

在罗伯特的镜头里,东方明珠电视塔还未竣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亦在建造中 ; “独立从掌握一辆凤凰自行车开始”的广告语醒目而诱人 ; 大马路边乘风凉,理发店里做头发……这些作品大都是在自然光下的“街头”摄影。每个场景都被视为故事发生的剧场和舞台,每个人都在浑然不觉中成为参与者或见证者。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用了‘异国情调’这个词,那么不同,但很美。我喜欢这里的人,清晨看到穿着睡衣的中国人在人行道上喝茶,和邻居聊天,那种社区的感觉。太美了。太棒了。”罗伯特说。

南京东路还未被改造,车流伴随着人流穿行……午夜的南京东路,1990

南京路上,路边巨幅的手绘海报讲述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1992

策展人施瀚涛表示,“罗伯特的作品并不是那种典型的繁盛于20世纪的新闻或纪实摄影,他的拍摄好像从来没有固于某一特定的摄影类型所要求的程式,更像是无时不刻地好奇张望,并跟从内心的感受而触动快门。这也许正是街头摄影唯以被定义的地方,它自由随性,不拘于语言的考究,更多是对于眼前瞬间的现看和体会。罗伯特的摄影带着更强的日常性,并赋予了画面所特有的碎片的、流动的、眼花缭乱的感受,而这也正好应和了1990年代上海开放、炽热,又有点冷酷的气息。”

北京路上,人们开始追求新的时尚拐子烫(羊毛卷)成为潮流标志,1992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通过镜子拍摄的美容院

罗伯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依然记得九十年代初在外滩看到的景象。我能够瞬间辨认出海归的华裔 : 那些来自港澳台地区或曾在西方国家生活过的中国人,因为相比当地人,他们长得更高,穿着得体,看起来也更健康…今天,如果我再次走在外滩,我眼里的本地人和外国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并不容易,上海非常了不起!”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北京路的酒吧中拍摄的场景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外滩拍摄的经营貂皮服饰的年轻人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上海大多时候都是在街上走,实在走不动了就会乘坐公交车。

30年之后,这些图像依然如此清晰。据说,在影视剧《繁花》的前期筹备中,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作为特别的历史影像支持,为剧组提供了珍贵的照片和资料。他说:“王家卫拍摄《繁花》时联系到我,我的画册《上海》是在香港出版的,画册内容正是提供了那个年代上海的场景、人物、衣着,这些照片完全没有PS,没有美颜,真实反映了八、九十年代的上海面貌。”

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上海,1992年

“我们不知道未来的人在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惊叹或疑惑,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这个城市里的人曾经以这样的方式生活过。”施瀚涛说。

展览将展至11月3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猛将杀敌排行榜:白发姜维力斩数敌,榜首战绩碾压赵云 XXXX-XX-XX XX:XX 发...
原创 他... 每当提起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开国将领,哪些闪亮的名字会浮现在你的眼前?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
原创 带... 新中国在战火中涅槃重生,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铸就了今日的辉煌。从建国之初的百废待兴,到如今的世界强...
原创 猜... 蚂蚁庄园2025年9月22日小课堂今日答题最新题目和正确答案。 猜一猜:在甲骨文中,“美”字最初的含...
原创 6... 郑介民:一位国民党特工首脑的浮沉人生 人生就像一场充满选择的旅程,每个决定都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命...
一战前影响欧洲命运的三国同盟究... 19世纪末的欧洲如同一张紧绷的弓弦,列强们手持利箭,瞄准着权力与领土的靶心。在这片充满火药味的大陆上...
原创 马... 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究竟有多少子女,历来是历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他们子嗣的记载存在多种不同...
原创 三... 周武王离世后,年仅十三岁的周成王继位,朝政大权落在了德高望重的周公旦肩上。此时,被征服的商朝遗民暗流...
原创 北... 1924年,中国国民党完成改组后,确立了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打造一支完全由党指挥的武装力量。为此,国民...
原创 三... 【三国第一猛将之争:谁才是真正的无双战神?】 提起三国时代的绝世猛将,大多数人脑海中立刻会浮现人中...
清朝疆域1316万,人口4亿,...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唐朝常被誉为最鼎盛的朝代,其繁荣开放的文化和强盛的国力确实令人称道。然而...
原创 薛... 薛家兴衰录:一代将门的荣耀与悲歌 在唐朝璀璨的历史长河中,薛仁贵堪称最耀眼的将星之一。这位传奇将领一...
原创 3...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随时参与互动讨论,还能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原创 从...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画卷里,有一个游牧民族的身影始终若隐若现,它就是曾让中原王朝为之震动的匈奴。这个马...
原创 清... 在清宫剧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某位大臣触怒龙颜,皇帝不等三司会审,就当庭下令摘除他的顶戴花翎。很...
原创 华... 华东野战军的诞生要追溯到1947年,当时中央军委对部队编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本的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
原创 长... 长坂坡之战是刘备军事生涯中一次重大挫败。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中,若非赵云拼死相护,刘备险些痛失独子阿...
原创 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土葬习俗有着深厚的根基。普通百姓会精心挑选风水宝地安葬先人,而富贵人家则更讲究,不...
原创 清... 清朝末年,著名诗人龚自珍曾写过一首出人意料的应酬诗。这首诗原本只是为答谢一位知县的盛情款待,却阴差阳...
原创 为...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颇具争议的观点,认为满清入关是因祸得福,声称正是这次政权更迭挽救了当时陷入困境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