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元初,抗击蒙古大军的民间行动自发开始组织,一时间,大江上下,登时群雄耸动。
而中原武林,向来多爱国志士,自然便形成了以少林派为核心,武当派、崆峒派、华山派、峨眉派等联盟的武林组织。并且连西域的昆仑派,也协助中原武林,加入了抗击蒙古的队伍中。
可是武林之中,也并非都是仁人志士,难免有对抗的团体。少林派向来自诩武林正宗,执天下武林牛耳,却也有不服的一个教派,偏生人多势众,与各大武林同盟对着干。
这个组织,就是明教。
明教成立于波斯,就在宋朝时期,传入到中原。明教的图腾是火焰,所以明教教主颁发的命令,往往派着使者手持圣火令宣传。圣火令,便刻有火焰图案。
金老先生创作《倚天屠龙记》的时候,早已将历史资料查阅得清清楚楚。因此中原从波斯引入明教,并进行发展,毫无疑问。
但有个问题就出来了,波斯明教的教主都是女性,称为“圣女”。为什么中原明教的教主却是男性呢?
因为国情不同。中华大地,在宋朝以前,身为最高领导的只有唐朝武则天一个女性,其它任何朝代,都是男人当政。
这和儒家教义有着直接关系。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堂而皇之走入了治国行列。而儒家学说树立的三纲五常,其中的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这还不够,为了给女性带上枷锁,又特别加了一条“在家从父,在外从夫”。
这一下,就把中华大地的女性定了位,只能生活在男权主义之下。
不用去研究波斯为什么可以让女性当教主,就如同大英帝国皇室为女王,无人提出质疑一样,这都是国情和文化演变的结果。
而中原明教虽然接受了波斯明教的衣钵,任命男性为教主,波斯明教作为总教也是认可。
两个原因:鞭长莫及和国情不同。
鞭长莫及的意思,就是中原和波斯太远,中原明教即使是分教,也能形成自己的体系,总教管不到。国情不同是总教对于加盟分教的宽容。只有宽容,才能树立分教的名目。否则什么都管,谁还加盟呢?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产生各种原因导致的战乱。波斯也一样。他们产生了动乱,居然发现圣女教主不见了。
被任命为教主的女性,称为圣女。一旦当上教主,自己的一生必须奉献给明教,而且自己不得结婚生子。既然是“圣”,当然不能和普通教众相提并论。
所以作为圣女教主,一言一行还有人专门监视、辅导。为的就是身份和形象。
可是忽然发现教主居然不见了,教內大乱,便派出许多人手,到处寻访。
波斯的这一任圣女教主,名字叫黛绮丝。她隐瞒身份,阴差阳错成为了中原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干女儿。
更为不幸的是,她居然和干爹阳顶天的仇人谈起了恋爱,而且结成了夫妻。
这是严重违反教规的行为。不就后,中原明教发生内乱,黛绮丝趁乱化妆潜伏,无人知道她的下落。
十几年后,她剩下了女儿小昭,也在世间飘荡。
等到波斯派来的使者将她们找到,黛绮丝自知一死难逃。没想到她竟然死里逃生,将女儿小昭奉献出来,继续当波斯明教的圣女教主,保住了自己。
却苦了刚当上中原明教教主的张无忌,在赵敏、小昭、周芷若、珠儿这四个女生中,他最爱的就是小昭。
又漂亮、又多情、又善解人意、又解语风情的小昭,成为总教圣女教主,却再也不能成为张无忌的小丫头。
因为国情不同,双方的选择都有自己的道理。
中原明教选择男性当教主,没有错;波斯明教选择圣女当教主,也没有错。
错的,只是两个少男少女的爱情,不该发生在这两人的身上。
一个是总教教主,一个是分教教主。
只有爱情,长久地存留在双方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