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易中天:什么黄巢起义、黄巾起义,这些农民起义我一个字都不会写
迪丽瓦拉
2025-07-13 06:34:52
0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从陈胜吴广发动了第一次农民起义以来,历史上的这种事件屡次上演。因为君主集权制有它的弊端,每当王朝末年之际,所有的矛盾都会激发出来。那些身在底层而又无路可走的农民们,只能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博的一口饭吃。

(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易中天先生凭借着他幽默诙谐而又颇具见地的想法,在《百家讲坛》中广受观众所喜。他敢写敢说,总是能够发出别样的声音。除了是位媒体人,他还是个作家,那部《易中天中华史》就是出自于他的笔下,洋洋洒洒好几万字,从女娲造人开始到王朝更迭再至近现代,全都囊括其中。

在这本书发行以后,易中天曾经公开表示"什么黄巢起义、黄巾起义,这些农民起义我一个都不会写的"。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觉得易中天的这个想法是对的。

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那些农民起义他去哪里拼凑出那么多的历史,他的那本《中华史》就是前言不搭后语一扯就断的断代史。其实易中天这么说,肯定是有原因的。试想那些农民起义,很多都是披着宗教外衣收买人心。

比如黄巾军起义,那时候张角自封为天公将军他的弟弟是地公将军,他所想建立的王朝就是一个类似于政教合一的政体。如若起义成功,那么他既是"教父"又是皇帝。

还有元末发起的红巾军起义,那是白莲教联合着弥勒教以及明教等多个教派发动的起义。他们的精神固然可歌可泣,不过具有很强的蒙骗性。等到明朝建立后,白莲教的唐赛儿又在山东发动了起义,他们聚众焚香又号称有神灵护体,使得很多不明就里的群众匆匆枉死。

还有清末时期的太平天国以及义和团运动,他们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行自己谋权之实。尤其是太平天国那时候的洪秀全是个典型的"双标人",一方面制定出很多反人类的教规教义,另一方面自己又花天酒地。

易中天先生是看透了这些人的本质,才不愿提笔书写。他们和那些作威作福的达官贵胄没有区别,又把宗教抬出来当成自己招贤纳士的口号。说白了,诸如黄巾军还有太平天国此类,就是在哄骗群众。

古时候教育又没有普及,底层的农民们大都目不识丁,因此很容易受到蛊惑。而他们到了战场上,又听从什么神灵庇佑之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那些"教父"们筑起一座座钢铁长城。易中天对这类事情,是十分鄙夷的。

(二)、延缓社会进步,加强封建固化

那些农民起义者往往是苦大仇深之辈,他们憎恨着那个压迫自己的王朝。可等到有朝一日,自己坐稳了大位,屠龙的勇士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恶龙。比如当年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他们的确是受到了暴秦的压迫,可起义还没有成功两人就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还有朱元璋他的父母都死在了元朝统治者的压迫之下,早年间也曾因饿着肚子而四处流浪。可等到他荣登大宝之际,他和他的子孙们对底层人的统治丝毫不亚于元朝。

此外,为了防止自己这类的情况再度出现,朱元璋加紧了对农民的管理,严防其再度发生起义。农民起义的领袖早年间以诛灭暴政为口号,可等到天下收归己有的那一日,他们原形毕露与那些压迫者并无半分区别。

他们只是想成为统治阶级,只是让部分底层人有了乱世逞英豪的机会,但并没想过有一点改变反而变本加厉的压迫他人。那些农民起义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能做的就只是为后世敲了敲警钟。

对社会进步没有半点益处,反倒是愈发的加强了皇权专制的思想,使得社会上有更多食古不化之人出现。明朝就是个很好的日子,朱元璋上台后就把丞相给废了,自此再无人可与皇权分庭抗礼,加重了皇权专制体制。

(三)、缺乏先进性和指导思想

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只不过是想通过暴动的形式,使得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农民于之而言,就是被利用的棋子。

就像唐末的黄巢起义,黄巢本身就是个富庶的商人,他打出了为民请命的旗号,让那么多的百姓前赴后继的为自己的开疆拓土而抛头颅洒热血,终究还是一场空。

当然,农民之所以能够起义是统治阶级的确出现了问题。

当人们吃不饱饭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之时,这个政权就离着农民起义不远了。像明朝末年,小冰河期到来贪官污吏们横行依旧。

皇帝倒是有救国之心可没有那么强的能力,饿殍遍野十室九空那都是正常现象。因此李自成这样的起义者才有市场,他不收赋税徭役反而把城中的粮仓打开供人吃喝。

大家自然愿意拥护他,为何?因为李自成能够让大家吃饱饭。做个刀下鬼,总比做个饿死鬼要强的多。倘若李自成真实现了全国一统,他肯定也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反而还会像朱元璋那样大肆的打压农民起义。

可惜他目光短浅,到了北京就开始吃喝玩乐目中无人。这样的起义,又有何先进性可言,只不过是贪图一时享乐罢了。

农民起义不该被否定,当然也不能过分的吹捧。它表现出中国古人们的斗争心理,也让很多人为了那一口吃食而甘愿沦为炮灰。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大都只是用无数农民的性命,来满足领导者的一己私欲罢了。

农民起义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行为类似于把压在自己身上的别人家的庙宇推倒以后,再修建自己的宅邸而后继续压迫他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提到封建王朝最后一支强大军队——八旗军,首先不得不提其创始人清太祖努尔哈赤。他原本是明朝辽东总督李成...
原创 玉... 在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指挥4万清军挺进北疆,成功平定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这一举措彻底消除了准噶尔...
原创 金... 在每年高考成绩公布的时候,总会传来普通家庭孩子考入顶尖大学的好消息,这让人不禁为他们喝彩。如今,高考...
原创 青... 历史上有许多在不同时期经历巨大变化的历史人物。对于这些人物,我们应该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还原他们...
原创 刘... 在历史长河中,“激流勇退”常常被视为聪明人确保自身安全的最佳选择。毕竟,自古帝王心肠多疑,许多人选择...
原创 1... 这是1900年左右的康有为全家福,拍摄时他已经流亡海外多年。照片中的家人们看起来衣着讲究,生活似乎还...
原创 秦...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们,或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多个朝代历史总是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更替,令人...
原创 毛... 毛主席之后,真正的战略家似乎再也没有出现,放眼全球,这一现象也同样显而易见。 战略家的身份,并非仅...
原创 商... 夏朝的统治持续了四百多年,相较于后来的大一统王朝,其国祚显得较为长久。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夏朝的统...
原创 梁... 梁山 108 好汉的故事家喻户晓,但要说命运最跌宕起伏的,还得是三十六天罡!他们有的从草寇逆袭成国王...
原创 历... 总有人说,世界是一场轮回。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多个辉煌的王朝,诞生了数不清的传奇故事...
清朝的亲王可分为四大体系,为何... 清朝历史上总共册封过36位亲王,但是别看这36位都是亲王,可是所享受到的待遇却都完全不同,甚至有高低...
原创 说...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许多人可能会记得“唐宋元明清”这个历史顺序,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很多历史资料和影视作...
原创 有... 在刘秀手下的“云台28将”中,耿弇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英勇人物。如果把耿弇放在现代社会,他绝...
沈阳故宫文物展!穿越时空的文化... 沈阳故宫举办的文物展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它蕴含了东北地区的丰富文化积淀以及清朝初期的风云变幻。...
原创 康... 康熙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康熙帝发布了一道旨意,指示工部与礼部开始为大臣们挑选一块吉利的“万年吉地”以便...
原创 满...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一直是汉族的天下,唯有少数几个朝代被游牧民族占领过。即使在汉族政权更替了好几代,许...
原创 那... 1958年5月16日,郭沫若在《关于厚古薄今问题--答北京大学历史系师生的一封信》中提到:“资产阶级...
原创 北... 哈密自古以其“西域襟喉,中华拱卫”的战略地位而著称。东接河西走廊,西连西域诸镇,成为中央王朝欲掌控西...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试运营... 从1985年凌家滩遗址被发现,到今年正好是40年。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