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汉末军阀割据,赵云受本郡举荐,率领义从加盟公孙瓒。这段时间结交了汉室皇叔刘备,但不久以后,赵云因为哥哥过世而脱离。
赵云脱离公孙瓒大概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遇,此后追随着刘备。赵云追随刘备接近三十年,依次参与过博望坡战役、长坂坡战役、江南平定战,独自一人指挥过进川战役、汉水之战、箕谷战役,都获得了很好的战绩。
五虎上将赵云
但在诸葛亮北伐这段时间,蜀国将军通通上场,五虎上将也是义无反顾。可为什么偏偏赵云没有上战场呢?为什么赵云能勇善战,又忠心可鉴,可是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不委托他大任呢?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着。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章武三年(公年223年),刘备病逝永安宫。后主刘禅称帝,改元建兴。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大将军,并受封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公年227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同盟以后,诸葛亮率领诸将入驻汉中提前准备北伐,赵云随诸葛亮转驻汉中。
建兴六年(公年228年),诸葛亮发兵北伐,声称将由斜谷道发兵,并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有箕谷,魏大将曹真率领精兵阻拦,诸葛亮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拦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军攻击祁山,赵云、邓芝因为兵弱敌强,落败于箕谷,但赵云立即聚集军队,坚守箕谷,没有导致大的损害。
军队撤离时,赵云亲自拆断,阻拦曹军追捕,因而军资和工作人员的损害都并不大。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军因其督军马谡违反诸葛亮的指示,行为失宜,被魏将张郃惨败于街亭,诸葛亮只能退兵,本次北伐以不成功结束,诸葛亮引疚以上自贬三级,赵云也贬官为镇军大将。
诸葛亮北伐赵云为何没能建功
可为什么偏偏赵云没有在以后的北伐战争中上战场呢?为什么赵云骁勇善战,又忠心可鉴,可是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不委任他呢?
大家都知道,先帝刘备在清楚自己活不久后,将蜀汉的重任全权负责交由了诸葛亮。对于诸葛亮刘备可谓是信任无比,终究只要不是诸葛亮的辅助,刘备都不一定能变成蜀汉皇帝的这一天。
刘备在寄予遗书时乃至还曾说过,假如刘禅不听令,诸葛亮都可以履行“取代它的”的权利。
刘禅虽是刘备的继承者,但他的才能却让刘备忧虑,刘备知道他没法担负起蜀汉的伟业,只有将这一份义务交给诸葛亮手上。诸葛亮也牢记刘备的遗言,就算刘备给了其权力,但诸葛亮也不会有僭越的心。
诸葛亮自知,刘备一生的愿望,就是收复汉室。但机敏如诸葛亮,他知道汉室的衰落已经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
但就算清楚它是一场有始无终战争,诸葛亮或是不顾一切地踏入了北伐的旅途。北伐的战争中,蜀国将军可以说是用其所长,陆续上了战场。
蜀国生存的五虎上将,诸葛亮也给他分配了分别的重任,但唯有赵云却没有就任。大家都知道,先前的五虎上将当中,刘备一直都在忽略赵云。
其他的五虎上将每个全是知名的名将,但赵云却从始至终是一个不会受到器重的山寨货大将。但赵云并不高度重视名与利,这一切于他来讲不过是过往云烟,赵云从没有过任何怨恨。
但这一次,则是北伐的重要机会。恰逢用人之时,赵云岂可不上场?赵云虽不眷恋名与利,但他对战场却拥有极大的激情。即便赵云如今已是年过七十的老年人了,但却也要坚持不懈上场。
殊不知纵使是赵云千方百计要求上场,诸葛亮或是没有委派赵云重任。一方面,是诸葛亮对全民公主的忠心。
终究刘备以前提及过赵云,尽管赵云能勇善战,但他的性情却并不宜当担大任。天地最合适赵云的好去处,为何留到身旁当一个保卫。
另一方面,赵云出身穷困,没有大家族背景。并且赵云的情商智商不高,当日平定益州时,赵云当众阻止分田一事,早已惹得诸臣心下不悦。
不难看出,赵云既没有背景,也没有获得蜀汉臣子的拥护,诸葛亮谨遵刘备的嘱咐,终归是没给赵云任何官衔。
结语
诸葛亮有一点智慧,称得上是一代聪明人。可是诸葛亮终归是人而不是仙人,他也是有忧虑不周到的地方的。
诸葛亮在北伐的关键期,却依然没有器重赵云,它是诸葛亮的自毁长城,也是蜀汉一大损失。实际上,诸葛亮和赵云的关系十分深厚。
当诸葛亮归降刘备后,最喜欢选任的将军并不是张飞,也不是关羽,而是赵云。不论是前去拜凤台,或是去东吴结婚,诸葛亮都带上赵云。
当日长坂坡一战,赵云也是舍生解救阿斗。可以说,赵云除开为人处世能力弱一些以外,再没什么别的缺陷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