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是韩国人?韩专家晒出3大“铁证”,中方2字回应使其沉默
迪丽瓦拉
2025-07-13 13:32:55
0

众所周知,孔子被尊崇为“孔圣人”,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这一点是全世界公认的。相信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这句话早就烂熟于心了,如今时隔多年,说起来仍朗朗上口。然而,韩国学者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其实孔子是韩国人。为了取信于人,他们还晒出了3大“铁证”。乍看之下,韩专家似乎信心十足,但中方的4字回应,却直接令对方哑口无言。

其实,此类事件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就像此前的韩服、汉服之争,韩服源自明代的服饰,汉服的消失与满清入关之后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有关,虽然暂时不存在了,但也是妥妥的“正统”。数百年之后,汉服再次回归,可是一部分韩国人不分青红皂白,硬是说中国的汉服“模仿”了韩服,实在令人笑掉大牙。翻翻历史书就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服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韩国人在这件事上咬住不放,格局未免小了点。

当然了,汉服、韩服之争只是一个导火索,因为在文化的基础上,韩国学者又把矛头指向了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发表了一个惊人言论:孔子、西施、李时珍都是韩国人,甚至连炎黄二帝都不例外。此言一出,中国网友坐不住了,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别称,那就是“炎黄子孙”,听郑在书的意思,难道韩国人也是炎黄子孙?再说了,孔圣人大名鼎鼎,就连美国人都知道他来自中国,谁也没想到,韩国人在这一块也能争上一争。

不出所料,韩国的舆论果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他们认为郑在书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说谎。后来,郑在书晒出了3个“证据”,第一个便是《山海经》。根据他的说法,炎帝、黄帝和蚩尤都是出自于《三国遗事》,这本书是古朝鲜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一个叫檀君的神灵,古朝鲜便是他建立的。另外,中国的东北地区也被划入“古朝鲜”,关于这一点,高句丽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以及壁画可以证明。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韩学者的话自相矛盾,用后世产物证明早期遗留,这是何等荒谬?高句丽政权建立于公元前37年,唐朝时被歼灭,存在时长不过700年左右。而中国的《山海经》则诞生于先秦时期,虽然具体成书年限未知,但也要比高句丽早得多,即使高句丽古墓中记载了《山海经》神话,也只能证明韩国人崇拜中国文化,并加以临摹罢了。然而,郑在书并未对这一说法做出解释,他直接抛出第二个证据,“力证”孔子是韩国人。

上文提到,檀君建立了古朝鲜,而他的继任者又是商人箕子,箕子和宋国的微子启是亲戚关系,而孔子又是宋国贵族之后,所以孔子是韩国人。没有错,孔子的祖上的确是宋国贵族,其先祖还是商汤,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兄长,他的弟弟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不得不说,郑在书“攀关系”的功夫还真厉害,这么复杂的血脉关系都被他理清了。不过很遗憾,就算箕子和微子启是亲戚关系,也不能说明孔子是韩国人,若非要这么算,没准韩国人就要被划在“中国人”的范围内了。

最后,郑在书拿出了最后一个证据:东北、山东、浙江都是韩国人的故居,所以西施、李时珍都是韩国人。按照这个说法,韩国人住过的地方不叫“借宿”,而叫“自己家”?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缺乏常识,就是横行霸道惯了,既然你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也不要怪别人不给面子了。于是,对于韩学者的无理取闹,我国专家只回应了2个字:荒唐。孔子是道德的代表,他不问鬼神,不求强权,只问人心,仅此一点,他就有理由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星空之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晚年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九一八事变,我判断错了,后来有人骂我,说我不抵抗,我一点也不服,我没...
南昌起义,本来打算牺牲的朱德所... 最后成大事的往往就是曾经不被看好的人,朱德的经历就是如此。朱老总在南昌起义的时候,只是南昌市公安局长...
原创 开... 1949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用一口浓重湖南口音,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宣告了...
原创 他... 《天龙八部》一书的武林格局相对于金老的其他作品而言要更大一些,这个时代大宋、吐蕃、大理、辽国、西夏群...
原创 从... 在清代,中央六部中的户部地位与吏部相当,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显要。户部负责全国土地、赋税、俸饷等一切...
原创 盘...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曾有十位能征善战的四川名将,他们个个都是开国元勋,其中有四位更是开国元帅,以至于 ...
原创 毛... 1927年秋收起义时,毛主席意外被敌人抓捕。然而,在被押往刑场的道路上,主席急中生智,仅用两枚银元,...
原创 为... 《答伯庸》曾言:“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儒家经典占据主流地位,作为儒...
原创 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以1644年清兵入关,清朝成为全国性政权算起的话,其国祚为2...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探访隋唐洛... 点击以上图片获取视频链接 大河网讯“晴阳晚照湿烟销,五凤楼高天泬寥。野绿全经朝雨洗,林红半被暮云烧…...
良渚考古“助力”越国考古:绍兴... 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考古调查,在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村,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距今...
原创 这... 近几年来电视上最流行的应该就是清朝的宫廷剧了,知道为什么老是拍清朝的历史来播放吗?一看你就不知道,并...
原创 杯... 随着互联网络越来越发达,人们普及知识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了,以前想要了解一件事,可能要到图书馆查阅大量...
原创 清... “请看此图残破不完,仇深若海,耻重如山,愿我同胞,努力勉旃,中华前途。” 这句话位于1916年亚新地...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触摸最...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实习生 丁博洋 2024年8月15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线下采风...
原创 盘...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争霸,经常存在将领叛逃他国的情况。比如蜀汉的姜维、王平、夏侯霸等名将,就来自于曹...
原创 百... 在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么一句话“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意...
浙江淳安:法护文化遗产 守护文... 8月14日,淳安县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暨深化环境司法执法协同保护机制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淳...
原创 揭... 国民党的军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鼎鼎有名,而也许比他们收集情报能力更加有名的,就是他们之间的派系斗争。...
原创 太... “太高中世”+“祖宗”都是从商朝传下来的比较正统的庙号,在这些庙号中,太祖和太宗还是份量更重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