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苏联失去乌克兰后,就基本丧失了崛起的希望!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究竟重要在哪?
2012年在乌克兰举办的欧洲足球锦标赛可谓举世闻名,当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是谁是冠军,而是乌克兰震撼全球的皮色交易。
一些专业的皮条客物色了许多贫困地区的美女,打着“救世主”的名号,名为拯救,实则将她们和这个国家推向丑闻的深渊。
服务到位、价格低廉的乌克兰女性服务也由这场比赛风靡整个欧洲,乌克兰也先后有了“欧洲妓院”和“欧洲子宫”的名号。
乌克兰美女
乌克兰,作为欧洲大陆面积第二大的国家,曾经的军事强国之一,又是如何沦为如今这个地步的呢?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乌克兰的多步“骚操作”无疑“自毁长城”,是硬生生“作”死的。
被欧美忽悠的“瘸”,“自断一臂”的乌克兰又是怎么从前苏联工业皇冠上最为璀璨的“明珠”变成后面公认的“欧洲子宫”、“代孕天堂”呢?而俄罗斯,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一切,都需要从苏联解体时说起。
苏联解体后的危机
苏联,这个曾经能与美国抗衡的“半壁江山”轰然倒塌,碎成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主的多个国家,在我国民间,常戏称其为大毛、二毛和三毛。
这几个国家之间,像极了为争夺财产的皇室兄妹,嫡长子大毛与三儿子三毛一直是站在同一战线的,而二公主乌克兰的立场就不是很明确了。
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成为主要继承人,获得前苏联的所有储备钱与债务,那么作为前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经济体,乌克兰自然对此抱以反对意见。
面临态度强硬的俄罗斯,乌克兰的一切意见与行为都无异于螳臂当车,最终俄乌两国签订“零点方案”,乌克兰既不继承遗产,也不负责债务。
不过前苏联对于乌克兰这片土地的建设可谓煞费苦心,在那片小小的土地上,武装力量可是不一般!
1800个核弹头,超过3000枚核弹,70万陆军和囊括高端航母的一支黑海舰队,足以让世界大部分国家闻风丧胆。
乌克兰这如同“金刚芭比”般的存在,让周边国家瑟瑟发抖、不敢靠近,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仅次于美俄两国,军备实力足足能占据全世界第三的位置。
但是,这位“金刚芭比”却十分渴望融入集体。
可她前方的道路注定坎坷,前苏联解体后,大儿子俄罗斯首当其冲,为它亲爱的好妹妹挖了一个坑,撤走了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等同于直接给这些武器上了锁。
这下,尽管乌克兰拥有着让我国羡慕不已的核武器,可却成了一堆“中看不中用”的废铁。
乌克兰还为此赔上了一大堆维修费,这让本来就从零开始的乌克兰坚持不到两年,就打算放弃这些核武器。
不是我们不想要,而是实在养不起了!
在任的总统库奇马,决定拿这些“无用”的核武,来置换发展资金和入北约的协议,这本来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决定,但结果却截然相反。
列昂尼德·丹尼洛维奇·库奇马
在美国和众多国家的忽悠之下,乌克兰砸了所有制造武器的重工厂,损毁了所有武器,那些让许多人半夜睡不着觉的核武库、洲际导弹等武器全数报废,乌克兰想着,这下总能来换取一张北约的入场券了吧!
但卸下防备就能换来与他国的和睦吗?显然是天真了!
乌克兰销毁核武器
乌克兰用血泪的教训告诉我们,自废武功的下场,毕竟唯一巨大的威胁没有了,北约成员国又怎会在意一个案上鱼肉的乌克兰?
美欧等国只是象征性地给了乌克兰一点不对等的报酬,不过这些资金被乌克兰高层悉数瓜分,根本没有回馈给民众一丝福利。
有人称,是乌克兰高层背叛了自己的民众,从曾经在苏联的辉煌,沦落至如今成为欧洲GDP倒数第二的国家,事实也是如此。从库奇马到泽连斯基的历任高官总统,你方唱罢我登场,肥了高层,民众却苦不堪言。
国有资产私有化,最怕的就是“蛀虫”和“寡头”。以曾任乌克兰总理的拉扎连科为代表,至他1997年离任潜逃海外时,敛得赃款共计数亿美元。
而他的绯闻情人,赫赫有名的乌克兰政坛第一美女——季莫申科,更是一举囊括境内所有天然气资源,高价售卖为自己公司谋私,两次入狱后还是在选举中败下阵来,逐渐远离了核心圈。
尤利娅·季莫申科
亲欧或是亲俄
乌克兰主河流第聂伯河,将这个国家分为东乌克兰和西乌克兰,也隔开了两个地区的支持立场。
网络图片
民族来源虽然相同,但西乌克兰信仰天主教,从中世纪开始,西乌克兰一直站在战争的最前沿,更是长期处于波兰、立陶宛、奥匈帝国等欧洲政权的统治下,他们天生亲欧,且依然保有自己的语言。
而在这条河东岸,他们却长期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习俗语言都更为接近俄罗斯,连通用语言都是俄语。
在苏联时期,由于该地区处于顿巴斯地区的核心工业地位,苏联又向此输出更多的资源,也将俄罗斯民族的烙印深深刻在了东乌克兰。
作为欧盟和俄罗斯的缓冲地带,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成为欧盟和俄罗斯都力图拉拢的对象,2014年之前,整体上乌克兰是一直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摇摆,力图为国家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2014年,东、西乌克兰矛盾不可调和之际,乌克兰爆发危机,3月份,超过96%的克里米亚公民弃乌投俄,使得国内政治经济陷入混乱。
东乌人民见状,也按捺不住自己投向俄罗斯怀抱的心,顿巴斯地区的两州——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本想跟随半岛人的步伐,由州转变为共和国。
网络图片
乌克兰见东乌一半的州都快独立出去了,顿时坐不住了,乌克兰以反恐的名义对东乌地区发难,而俄罗斯承受不下日益增长的国际压力,只得暂且放下,单单收下了克里米亚半岛,这其中也包括了俄乌地区唯一容得下航母的军港——黑海基地。
黑海舰队基地
乌克兰危机下,最为影响俄罗斯经济的,莫过于美欧对俄罗斯所采取的经济制裁。
俄罗斯在对乌克兰危机中的举措,招致美国和欧盟各国的强烈不满,因此,俄罗斯能源、金融、国防等领域受到美欧空前力度的制裁。
克里米亚的公投独立直接让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再也无法缓和,甚至到了如今兵戎相见的地步。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经济贸易
因着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寒冷,不适宜人居住,农业与轻工业欠发达,除开小麦外的农作物主要靠进口;人口广泛布集在东欧地区,但因着地大物博,俄罗斯拥有着丰富的能源储备,是能源的主要输出国之一,也主要发展着重工业。
网络图片
与地大物博、能源充沛的俄罗斯相比,乌克兰是一个能源短缺国。
但是乌克兰有着它独特的优势。其境内广袤的黑土,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也因此,乌克兰成为欧洲的“粮仓”,可以说和俄罗斯恰好优势互补。
网络图片
作为过去同属苏联内部的两个领土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苏联解体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俄罗斯与乌克兰在政治和军事上颇有拉扯,但二者的贸易往来从未断绝。
每年俄罗斯经乌克兰管道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都占到了天然气出口的绝大部分比例,俄欧贸易,作为“中间商”的乌克兰也利于赚取“差价”,这条贸易线对于二者来说,都能从中攫取到一定的利益。
于是,1999年,两国达成协议,俄向乌支付俄利用乌管道过境的费用,并向乌提供天然气。这条苏联时期留下的过境乌克兰的俄罗斯能源输出网,可以说是苏联留给乌克兰并完整保存下来的最值钱的遗产,它帮助乌克兰度过了能源危机。
网络图片
苏联虽是多个主权国家联合而成,但绝大部分工业企业,仍位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
而出于原苏联计划体制的原因,俄罗斯与乌克兰各自均无法在国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两国之间也无法避免的存在短时间内难以割裂的经济联系。
两国更在1993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规定双方对指定口岸进出的商品不征收关税。但乌克兰生产的农产品和食物,在俄罗斯市场上是占有绝对价格优势的,也为后续二者的分道扬镳树立了一个隐患。
俄乌贸易战的打响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并不长久,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在苏联解体后不到十年就开始瓦解。
1996年,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下令,对乌克兰出口至俄的商品加收关税,从建立关税壁垒,保护自己国家农产品的出售。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如果说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是两国打响的贸易战,可能这个形容不那么准确,俄乌贸易战可以说是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
单边制裁
。
不过,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成为了一个“偏科选手”,而没有俄罗斯的乌克兰却没那么简单。
自乌克兰商品在俄市场上失去价格优势之后,二者的贸易往来也逐渐下降。
可以说,在乌克兰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昔日兄弟的这一举动,直接为乌克兰的经济再度降温。
随着后来两国关系的不断变化,关税问题也是谈了又改,改了又谈,认识到俄罗斯不再是自己兄弟的乌克兰也逐渐认清了形势。
自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以来,除了官方的对峙和啼笑皆非的双方官员骂战外,两地的贸易战也一直在不断升级。
俄乌停止来往两地的商业航班,3年后,连俄罗斯国有铁路都不再途径乌克兰境内。
近年来俄、乌两国关系也在不断恶化,而两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俄罗斯对乌克兰经济的影响在逐年下降,而乌克兰在俄罗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比重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虽说俄乌的贸易战对两国经济皆有不利,但相较而言,乌克兰承受的经济压力更为严重。
俄乌经济的现状
如今,大多数乌克兰人都选择出国务工来维持生计,毕竟这片土地上已剩不下什么能够汲取价值的事物了。
尤其在中国,可以看见网络上有许多乌克兰籍贯的平面模特。年轻貌美时,她们能依靠出卖美色赚钱,到后来就只有靠着“出卖子宫”来维持生活,“欧洲子宫”之名,也变得名副其实。
要知道,当一个国家以皮肉交易闻名,就证明了这个国家的底层人民早已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早已将“尊严”、“人格”视若无睹了。
自然乌克兰经济发展之“锅”,也不能完全甩在外部尤其是与俄罗斯的争议上,乌克兰政客也需要背负很大的一部分责任。
我们都知道,乌克兰背叛俄罗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要加入欧盟,尤其是西乌克兰对“欧洲一体化”的抱有巨大希望。
大部分亲欧的政客也认为借助整个欧洲的发展,可以帮助乌克兰创造一个全新的“乌克兰经济奇迹”,结果遇上“西方背叛了乌克兰”的局面。
总而言之,“欧盟”并不是“难民收容所”,如果欧洲GDP倒数第二的国家都能加入了,那么欧盟的存在也毫无意义了,资本家不会做无益的慈善扶贫。
也因此,许多欧洲企业曾经满怀信心地进入乌克兰市场,现在也都纷纷打了退堂鼓,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毫无实践的想法。
网络图片
俄乌贸易往来断绝后,欧洲还是迫切地需要俄罗斯廉价的能源输出,如今的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经济而言已并无太大的助力,但其国内资本外逃的局势,才是掣肘俄罗斯经济最大的缺陷。
列宁曾说过,“离开乌克兰的粮食和煤炭,苏联不可能发展起来”。不过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各种层面上都已分崩离析,抛开克里米亚的乌克兰对于俄罗斯而言,还是作为缓冲地带的意义更为重大一些。
因为民族分歧、因为废核、因为俄乌冲突,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间的“夹心饼干”,俄乌矛盾仍然在继续,而两国的未来,依旧无法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