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
,湘西南雪峰山下一颗闪耀的明珠,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市管辖。洞口县虽然建县比较晚,但是这片土地的建治历史非常久,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洞口县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气质。历史上洞口县走出过许多的著名人物,今天笔者要给大家介绍一个这样的洞口人,他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护法运动”中湖南、湖北独立宣言中他的名字排在第三位。他曾经当游击将军到湘西组织革命队伍与共和国元帅贺龙共商良策。他是个优秀的统帅,共和国开国上将陶峙岳、国民党“小诸葛”白崇禧曾经是他手下的兵。关于洞口更多的历史名人记录,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洞口县志》,这版《洞口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洞口县官方编撰的第一版白话版《洞口县志》,里面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包括许多难得一见的历史照片,是研究洞口县的百科全书,很值得仔细阅读。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洞口人叫:杨锐锋。杨锐锋,1886年出生在洞口县的茶铺乡温塘村。杨锐锋早年求学的时候非常勤奋刻苦,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光绪三十一年,杨锐锋和他的洞口老乡蔡锷一起去了广西,考入讲武堂,四年以后以优异的成绩从讲武堂毕业。杨锐锋有志于革命,秘密加入了同盟会。新军兴起以后,杨锐锋担任营管带,驻守广西梧州。1911年镇守使陆廷荣的革命倡导下部队改为革命军,响应武昌起义。杨锐锋奉命带领革命军进入广州,出虎门,通过海运去湖北支援那里的革命军,一路上进攻上海,在南京大战天堡城,拥护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立下赫赫战功。孙中山亲自签署由陆军部总长黄兴授予杨锐锋“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奖状”和三等文虎勋章,这份珍贵的奖状现在保存在湖南省文史管理委员会陈列馆。
此后,杨锐锋被委任为陆军第八师第二十九团团长兼第一营营长。之后在江南讲武堂将校班毕业。杨锐锋的部队奉命包围孙中山的总统府,这时候这次护卫部队的旅长吴忠礼蓄意叛变,投靠袁世凯。杨锐锋命令他一营的连长:陶峙岳、排长:白崇禧一起将旅长吴忠礼枪杀在他的私人住所,稳定了军心。可以说杨锐锋的果断应对保护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另外,从《洞口县志》上的记载,共和国开国上将陶峙岳以及国民党“小诸葛”白崇禧曾经都是洞口人杨锐锋的下属,这段历史资料真是非常珍贵。
民国2年(1913年),袁世凯派遣10万大军直逼徐州,革命党人兴兵讨袁,陆军第八师正面迎敌,进行“二次革命”,虽然友军一个师配合,鏖战了2个多月,终因寡不敌众败退,杨锐锋和其他的湖南籍将领返回湖南。民国4年(1915年),杨锐锋担任护国军第一师参谋长兼团长。民国5年(1916年),湖南省的都督汤芗铭拥护袁世凯称帝,湘军群起反对汤芗铭,与汤芗铭的北军在衡阳地区激战,相持几个月,湘军的枪支弹药不足,境况非常艰难。杨锐锋担任湘军驻衡阳先锋部队队长,向他的老上司陆荣廷求得武器弹药上的援助,最后湘军把北军打败,汤芗铭被驱逐出湖南。
民国6年(1917年)7月,张勋在北京拥护溥仪复辟帝制,7月7日孙中山在广州号召开展“护法运动”,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林伯渠拥护孙中山的主张,领头发起了湖南、湖北独立自治,通电全国,在这份通电中,杨锐锋排名第三。在护法战争中,杨锐锋担任团长。民国10年(1921年),杨锐锋因为军功卓越,提升为陆军少将。民国12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元帅大本营,准备北伐,程潜任参谋总长、第六军军长、江右军总指挥,林伯渠为第六军党代表,委任杨锐锋为少将游击司令,回湖南湘西组建革命队伍。杨锐锋在湖南洪江成立“湘黔游击司令部”,杨锐锋曾经去沅陵、澧州与镇守使蔡炬猷、贺龙会晤,商讨如何训练队伍和后面的北伐策略。杨锐锋在担任湘西游击司令期间和共和国元帅贺龙之间是有过共事的经历的。
民国14年(1925年)4月12日,杨锐锋因为公务要去长沙与叶开鑫、林拔萃商讨计划区域联防的事情,途径洪江沙湾峡谷地带河边的时候,遭到贵州军阀杨希闵的枪兵伏击。杨锐锋当场遇难,牺牲的这一年杨锐锋才39岁。无法想象如果杨锐锋不以这样的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洞口估计会出一个开国元勋级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