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著名的九大“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九个吗?
迪丽瓦拉
2025-07-14 06:02:38
0

历史就是人和意外交织组成的,在某一个关键的节点,一个突如其来的策论或许就会引起历史发生巨大的转变。任你高谈阔论,满腹经纶,在命运面前也不过是车轮前的小蚂蚁,居于时代洪流,谁能抵挡命运这个操盘手。

而通常国与国之间的碰撞,考验的是国君的能力,更是对国运的考验。一方天时地利人和,敌国即便有再大的实力,也会昏招频出,身死道消,国破家亡。

历史上曾有九个君王出了馊主意,都是什么?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一,水淹晋阳

此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春秋末期晋国被四家瓜分,其中以智家最强,由于缺乏迅速吞灭其他家族的本事,于是就伙同了其他两家共同进攻赵氏。

为了躲过灾祸,韩家和魏家不惜献上自己的家产,而赵家之所以被攻打,就是不愿意屈居人下。

为了一战击垮赵家的反抗心理,智家决定一战定乾坤,考究了当时的地理地势之后,最终决定命令军队挖断晋河。

水淹数日之后,赵氏城内弹尽粮绝,士兵形如枯槁,已是危亡时刻。虽然智家水淹城池打出了威望,但也让韩家和魏家心存了恐惧。

赵家看到此良机之后,迅速拉拢二者,提出唇亡齿寒的道理,昔日晋国假途灭虢犹在耳边,二者心领神会。于是三家群起而攻之,智家顷刻之间瓦解,最终封地被瓜分,自己落得身死道消,真可谓是一计灭国。

二、错杀李牧

李牧是春秋战国后期的良将之一,凭借着李牧超绝的战略眼光,赵国不仅在秦国的打击之下喘了口气,更是在随后的战场和后者有来有回。

要知道,当时赵国主力不过20万,而秦国却可以在全军覆没20万军力之后,又一次出动60万大军消灭楚国。而李牧凭借一己之力,抹平了两国之间军力上的差距。

危难时刻,即便乱臣贼子,国君也当用之信之,可偏偏赵王看不清形势,要求李牧返京换将,最终死在半路上。

历史上虽然李牧是郭开亲手杀之,但赵国在赵王的眼皮底下,若无后者首肯,郭开怎敢?不得不说,赵氏一族昏聩至极,终其一朝,竟做出两次临阵换将杀将的举动,由此也活该其灭国。

三、董卓入京

东汉末年时常是祸乱朝纲,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权臣虎视眈眈,忽如一夜的黄巾军起义,直接踹开了东汉这座破房子的门。

东汉外强中干,面对国家混乱,没有力量出兵来整顿国家,于是在接受了太监们的建议之后,皇帝下令允许各地自行筹措兵力,只求消灭动乱之源。

在各方势力的联合打击之下,缺乏政治头脑的黄巾军旗最终被打散,但是这也变相的对下方放了权。

权力一旦放出就基本无法收回,而且长安城内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在董卓的建议之下,皇帝最终批准了董卓进京对付宦官的建议。

要知道宦官虽然可恶,但能力微小不至于祸乱朝纲,而招揽董卓入京,却是实打实的驱虎吞狼。果不其然,董卓进入朝廷之后,迅速掌控兵权,夺取东汉的权利,之后更换皇帝,将大权彻底揽在自己手中。此时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四、扶苏当立

秦始皇病死沙丘之后,留下了遗嘱,要求扶苏为太子并登基,只可惜遗诏到了赵高和李斯的手中。

李斯是当时的法家代表,对于儒家那一套深恶痛绝,他深知扶苏上位之后会迅速踢掉自己,于是竟然受到赵高的蛊惑,改立胡亥为太子。

事情之后,赵高迅速独揽大权,之后与李斯互相对攻,最终后者落得身死下场。作孽一番的赵高,最后死在了秦三世的剑下,偌大的大秦王朝赵高霍乱不过数年,就被亡国灭种。

五、高仙芝之死

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在打天下的时候,能臣良将是皇帝手中钢刀,天下安定之后,他们便是政权的不安定因素。

历史上有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有汉朝刘邦的杀韩信,然而到了唐朝时,一位武将之死竟然直接拦腰斩断了国运。

这个武将就是高仙芝。此人由于性格过于刚直,由此受到了朝中同僚的迫害,唐玄宗虽然开创盛世,然而晚年十分崩溃,于是便下令杀之。

要知道此时唐朝已经爆发了安史之乱,高仙芝是抗贼寇的中流砥柱,最终唐玄宗失去了制约贼军的最后一张王牌,任凭威震西域的军神冤死。此后安禄山大军一路畅通,直取长安城。

六、明末养虎为患

明朝从明英宗之后,国家实力迅速萎靡,之前征战四方的明朝军队在和游牧民族的对抗中节节败退,再无开国时期明朝军队的威风。

据说中后期的明军,对敌国军队是望风而逃,游牧民族小股部队就敢大肆进入明朝劫掠,边军眼睁睁看着却不敢出战。

此时明朝辽东总兵不仅不思强军,反倒是想出了分裂敌人的做法,通过扶持少数民族挑动内乱,希望解决边患问题。

由于鞑靼、瓦剌都是从北元朝廷分离而来,于是辽东总兵李成梁把培养对象放到了建州女真身上。当时的建州女真统领臣服于明朝,其英姿勃发引来了李成梁的爱才之心,却不曾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扶植的这股女真势力,经过征战后,先叫后金,后改名大清,他看中的这个将领,名叫努尔哈赤。在后来的作战中,他数次放过了努尔哈赤,任凭其作大作强,最终亡了明朝的根基。

七、土木堡之变

靖难之役后,朱棣3代人励精图治,终于打造出了威震宇内,国力远盛朱元璋时期的明朝。交到明英宗朱祁镇手中时,明朝是兵强马壮的,京师三大营战力是可以把北方少数民族直接打穿了的。

就是这般雄厚的家底,竟然被明英宗朱祁镇一次霍霍了个干净。他听信身旁太监的鼓动,耽误作战流程,错失战机,最终在未至大同之前,便被蒙古人逐渐蚕食,等走到怀来土木镇附近时,全军覆没。

可以说正是在大太监王振的鼓舞下,明英宗朱祁镇非要御驾亲征,由此才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在这之后,若非孙太后和兵部尚书于谦力挽狂澜,当时的大明必重蹈大宋之覆辙。

八、错杀斛律光

南北朝时期,北魏短暂压制南方之后,就迅速分裂为了东魏西魏,之后,又建立了北周和北齐两个国家。北周居于西部,北齐位于东部。

分裂之前,北齐无论是士兵力量,还是国家经济都要远远优先于北周,而且又有斛律光等重臣坐镇,一时间竟压的北周喘不上气。

如果此时北极乘胜追击,或许可一举统一北方。然而奸臣韦孝宽在心中权力的驱使之下,设计陷害斛律光,污蔑其谋反。

高纬昏庸,不知是不辨真假,还是担心斛律光功高震主,竟然真的借着这一机会,杀了斛律光。此事之后,北齐离心离德,军队战斗力迅速下降,最终被北周轻而易举的攻破。

九、铁索连环

历史上曾有两次因铁索连环导致大败的经历,一次是曹操的赤壁之战,另一次朱元璋和陈友亮争霸的鄱阳湖水战。

不同于赤壁之战的小说描绘,鄱阳湖水战是真实的史料记载。公元1360年,陈有亮率领10万水军以及其他各兵种共60万大军进攻朱元璋。

后者当时只有兵20万。心知自己兵力不如陈友谅,朱元璋只能且战且退,陈友谅的舰队船高,对战时居高临下,朱元璋的队伍一时间损失惨重。

陈友谅在此时却犯了兵家大忌,直接中了朱元璋的诱敌深入之计,这唯一一个翻盘的机会被朱元璋把握住了。

在朱元璋部队的引诱之下,陈友亮大军驶入狭窄的河沟。大船虽好,终究船大难掉头,尤其是在河潜狭窄的新河之内。

一番交战之后,陈友谅被烧死杀死的士兵不计其数,被俘士兵高达两万,此战之后,陈友亮遗弃了100多艘巨舰,之后再无力和朱元璋对战。最后陈友谅的大汉被朱元璋的大明覆灭。

结语

从今天的角度看,当时的国家君主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国力,但是却在作战中被打的狼狈甚至亡国,此番结果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

就如同那个昔日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之后被同样的套路打败于赤壁的曹操,虽出昏招,但绝对不能说是庸主。

言及于此不禁迷茫,因为昏招导致国破的朝代,真的是君主自身原因导致的吗?如果历史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是否能够交出不一样的答卷?

从如今的角度来看,今天看似馊主意,其实是头领结合了当时实际情况的最优解决方式,只不过命运没有站在他的身边。如果再来一次,虽然过程会增些曲折,但是结局想来基本一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
原创 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那个硝烟弥漫、百姓苦难深重的特殊时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通过搜...
原创 残... 残唐五代之时,社会动荡,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传奇。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了十六位...
原创 历... 作为当今世界拥有最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其政治核心主要位于欧洲部分,但...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文丨煜捷...
风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国共产... 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将一项项伟...
美国早期贸易逆差的根源 弗朗茨·泽维尔·哈伯曼 (Franz Xaver Habermann)。 Vuë de Boston...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