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南征的计划早在北伐森林部落之前就已经酝酿。初次与西夏发生冲突是在追捕汪罕之子桑昆的过程中,然而这次行动并未成功。成吉思汗领导的军队在追逐桑昆的同时,意外攻占了西夏的经思落城,打破了惯常无功而返的窘境。这次胜利激发了成吉思汗的雄心,使他认识到西夏内斗频繁,实力较弱,是进攻的理想目标。
第二次南征发生在攻取了西夏的兀刺海城,成吉思汗亲自上阵,最终攻占了该城。然而,面对夏军二十万的支援,成吉思汗不得不撤退,但这次军事冲突让他更加坚信西夏是一个值得攻击的目标。于是,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成吉思汗展开了第三次的南征,带领着十万大军。
在第三次南征中,成吉思汗迅速取得了全面胜利,剿灭了夏军三万多人。夏国太子听闻蒙古军屠城的消息,吓得夜间溜出后门逃走,留下的人纷纷选择投降。蒙古军占领海城后,持续推进,直至夏国国都。夏主感到危机四伏,紧急召集将领,亲自指挥手下坚守城池。尽管夏国的国都拥有较强的防御力量,但在箭雨石弹的攻击下,成吉思汗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面对久攻不下的情况,成吉思汗考虑到连日的暴雨导致黄河水位上升,提出一计谋:“将河提破坏掉,来个水淹夏都。”这个计策在部下的支持下得以实施,但却意外地差点淹没了自己的驻扎地。情急之下,成吉思汗只好撤退,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想出了下一个计谋。
成吉思汗向抓到的西夏太傅表示:“最初攻打西夏只是为了追击我的仇敌桑昆,并非特意与西夏为敌。如果我们真的想灭你们,直接困死在城中即可。如今金按兵不动,蒙古愿意和西夏联手抗击金。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太傅被成吉思汗的劝说所打动,答应劝说西夏主。在夏主的无奈答应下,成吉思汗见到夏主后提出了联合抗击金的建议。夏主虽然不情愿,但在太傅的巧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和议,并撤退了蒙古军。
夏主为了保国家,甚至不惜割爱将自己的女儿察合献给成吉思汗,并请求和议。在美人计的诱惑下,成吉思汗答应了和议,结束了这次南征。这段历史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智慧,成吉思汗对西夏的详细了解以及灵活运用计谋,使他在战争中屡次获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同样需要了解竞争对手,不可轻视任何一个对手。成吉思汗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充分了解竞争对手,这样才能制定更有效的战略,超越对手。如果一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就可能错失了很多机会,走向不可挽回的失败。
通过成吉思汗南征西夏的故事,我们也能看到夏国的轻敌态度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竞争对手,避免轻敌的态度,以免陷入不可挽回的困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是一种成功的哲学,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