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溥仪这个悲情皇帝,可以说他既是幸运的皇帝,也是不幸的皇帝。他的幸运在于清朝亡了之后,他还是好好地活了下来,不幸的是在他3岁的时候,他就登上了皇帝的位置,他可能根本就不理解当时自己坐的这个位置有多重要,而清朝的皇帝顺治和康熙,分别是6岁和8岁就登上了皇位。
少年溥仪
而溥仪所面临的环境,是顺治和康熙从来没有面对的困难,当时正是要改天换日的新时代,不仅内忧外患,自己更是无依无靠,结果六岁时,他就下了皇位。当时的袁世凯还是给了很优厚的待遇,每年给了400万两银子,算是勉强够花。
不过这个好日子在1924年也算是到了头,冯玉祥当时直接不管袁世凯的话,冲进紫禁城就让溥仪赶紧离开故宫。溥仪当时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离开故宫去往天津,像逃难的难民,又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冯玉祥
结果去天津没多久,又被骗去当伪满洲国的伪皇帝,结果日本战败之后,可以说是无辜的溥仪,被关进了战犯所待的大牢。最后又被关进牢里,直到他53岁的时候,才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溥仪的不幸在于他的一生,几乎半生时间都是在做阶下囚。
退位之后,在袁世凯的特赦优待之下,做了富裕的阶下囚,后来到了伪满洲国,做了失去自由的阶下囚,最后真真正正成为了一个普通阶下囚。而这位皇帝,他对于自己的王朝—清朝的评价,又是如何呢?
我们都知道,即使是末代皇帝,从古至今即使在灭国之前,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恢复自己的王朝,对此都是恋恋不舍的,而且对于自己的王朝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例如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刚刚建立的那几年,一些明朝后裔就在想着办法复国。
但是溥仪却在1946年8月16日的作证说清朝是腐败的,而推翻清王朝是一项伟大的革命。这句话在当时就像是重磅炸弹一样立刻被舆论推向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在极其公开的场合说自己曾经统治的王朝是腐败的。
对此,人们对这位末代皇帝话议论纷纷猜测,有人认为他说的话是进步的体现。但立刻有人指出他说的这句话纯粹是为了活命所说的瞎话,当时的清朝从1912年到1946年,已经灭亡35年了,无论怎么评价都没什么用,他这个皇帝也早就不是什么皇帝,而是阶下囚,溥仪为了活命,自然要说自己是有觉悟的人了。
那么,您认为溥仪说的这番话是真的进步了还是为了活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