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一战为南宋续命118年,毛主席称之“千古第一人”,他是谁?
迪丽瓦拉
2025-07-14 10:33:36
0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

这首《清平乐》出自宋朝女词人之手,短短的十多个字将北宋的兴亡尽数浓缩其中。

北宋灭亡之后,宗室南渡,拥护赵构为新君,建立了新的宋室朝廷,史称南宋。不过,南宋安稳不过几十年,金人大军再度袭来,新生的小朝廷又面临着疾风骤雨,随时有覆灭之危。而且此时的南宋老将凋零,后继无人,君臣们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

眼看着仅存的半壁江山也即将落入金人手中,此时南宋军队中的一个小人物挺身站了出来,以并不挺拔的身躯担起了所有的风雨,力挽狂澜,击退金军,使得宋朝的国祚又延续了118年。

这个小人物就是虞允文,他的事迹被记在史书之中,就连一代伟人毛主席在读了他的事迹也忍不住称赞他是“千古第一人”。

那么当时南宋的形势到底如何?虞允文又是怎么挺身而出,挽救危局的呢?

大厦将倾

公元1127年,在幸存大臣和宗室的拥护一下,赵构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宋朝半壁江山新的主人。

但是,经历大难的南宋君臣并没有吸收教训,励精图治,更没有想过厉兵秣马,北上收复旧山河,而是沉醉在江南的美景之中,整日里流连山水美景,贪图笙歌享乐。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几十年,直到金人的大军再度南下,他们才从醉梦中惊醒过来。

绍兴三十一年,金国集结了六十万大军,南下攻打宋国。宋朝的军队战斗力本就弱于谙熟军马的金人,又无有良将统帅,很快就被金人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金人一路高歌,很快渡过了淮河,威胁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

南宋这么多年,一直身处歌舞升平之中,从未为战争做过准备。当年威名赫赫的“中兴四大名将”也都凋零殆尽,只剩下年迈的刘锜一人。可是,此时的南宋的确已经无人可用,赵构没有办法,只能重新启用刘锜。

可是,不管刘锜当年多么英勇善战,此时他都只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翁,而且重病缠身,根本不能下床行走,只能靠人用担架抬着行动。这样的一个人如何能够指挥军队与金人作战呢?

宋朝几战几败,士气低迷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此时,一个地方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焦点,那就是长江岸边的采石场,如果让金人夺下此地,那么南宋危矣。但是此时的南宋军队不仅军心涣散,而且群龙无首,又有谁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抗击金兵呢?

这时候,一个参谋站了出来,他就是虞允文。那么虞允文会怎么收拾残局呢?

力挽狂澜

其实,虞允文并非是军队中的人,他到战场上只是一个偶然。

此时的虞允文是都督府的参谋军事,奉命带着食物和衣物来犒劳军队。可是他到了战场之后,才发现战场上的情况是何等的危急!敌人的军队在对面虎视眈眈,但是宋人的军队却无精打采,甚至还有人劝虞允文:“你放下物资就赶快走吧,这和你无关,不要把命送在这里。”

这样的一群士兵如何能指望他们退敌保国?虞允文感到无形中一道使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他要帮助这些士兵守住采石场,守住大宋。于是,他将军官们召集在一起,说道

:“你们现在身处战场,萎靡退缩是死,拼死一战也是死,为什么不选择为国而战呢?”

虞允文慷慨激昂的问话激起了一部分人的斗志,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人表示质疑,问道“朝廷让你来犒军,可是你却擅自督战,假如有人以这件事诋毁你,你又该怎么办呢?”虞允文断然回答道:“

社稷存亡面前,我又怎么可以因为一己安危而退让呢?”

虞允文的话彻底打动了士兵们,他们看着虞允文身躯薄弱,力量微小,却可以为了社稷而不顾惜个人安全,自己身为士兵,又怎么可以垂头丧气,未战先怯,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与金人呢?

于是,南宋军队的人心就这样被虞允文聚集在了一起,一场关系到南宋存亡的决战即将打响。

名垂青史

想要击退金兵光有斗志自然不是够的,还是有出奇制胜的计谋。

虞允文注意到金人的战船虽然大,但是不够灵便,于是生出一计。他将宋军的船分为五队,留两队藏于小港之中,内存精兵。作战的时候,船只突然冲出,杀了金兵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船小灵活,因此击沉了金人不少战船。

这时,恰好有一支战败的军队路过,虞允文就分给他们战旗和军鼓,让他们从后方出现。金人看见宋军后方旌旗招展,鼓声震天,还以为是宋人又派出援军了,急忙后退。虞允文乘势追击,于是大破金兵。

金国的将领得到战败的讯息之后,大为恼火,竟然下令将战败的士兵全部斩首。这个行为不仅没有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反而使得金人阵营中人人自危。金朝的统治者还想集结重兵,攻打南宋,以报战败之仇。但是金国后方突然出现了变乱,金军不得已班师而回,南宋的这一次亡国危机总算是被化解了。

虞允文打败金兵的消息传回朝中之后,年迈的刘锜躺在病床上惭愧道:“没想到最后立下大功的竟然是一介书生,真的是让我等武将羞愧至死呀”。不过真要说起来,此事也怪不着刘锜,宋朝当权者醉生梦死,不顾家国兴亡,他一介武将又怎么能独力回天呢?

虞允文通过这一战也成功地脱颖而出,出将入相,辅佐宋孝宗励精图治,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名臣。

小结:

不过,南宋君臣骨子里的偏安思想始终没有得到消除。有宋一代,他们都没能实现北上收复故土的愿望,在守着半壁江山过了118年后,最终败在了元人的铁骑之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鸿门宴后十年:项羽与刘邦,谁在... 秦二世三年冬,咸阳城飘着咸腥的雪。我站在阿房宫废墟前,脚下是项羽焚宫时未烬的铜柱,焦黑的纹路里还嵌着...
原创 中... 许多看过古装影视剧的朋友都了解,在古代社会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职业——太监。他们是皇宫中专门服务于皇帝、...
原创 “...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占领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在危急时刻匆忙逃往蜀地。当他最终抵达成都时,随...
原创 诸... 马超与张飞的单挑战,实际上结果并不如外界所想那般精彩。第一天的对决中,马超深知无法取胜,于是先发制人...
原创 关... 在民间,拜祭关二爷的习俗由来已久。关二爷,指的便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民间流传着将他视为财神的信仰,江湖...
原创 为... 在秦朝末年,曾爆发过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尽管最终这场起义以失败告...
知名艺术史学者陈履生辞世,享年... 澎湃新闻获悉,5月29日下午1点59分,知名美术史学者、艺术评论家、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因病在北...
原创 朱... 朱元璋所发明的酷刑究竟有多可怕?其中的刑具仅仅是“几张纸”,为何却无人能承受得住?你能相信吗?几张宣...
原创 刘... 众所周知,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并没有回到蜀汉的都城成都,而是一直停留在白帝城,直到在那里托孤去世,这让...
原创 诸...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因病去世,终年54岁。生前,他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整顿蜀汉政权,即便...
原创 安... 因为一座鼓楼,凤阳再次成为焦点,实际上,除了鼓楼之外,朱元璋才是这个小县城最大咖的代言人。 凤阳是...
原创 美... 美国著名摄影师彼得·特恩利因其对人类生活瞬间的深刻捕捉而享有盛名。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原创 抗... 1984年3月10日,一位年约五十的老者来到山东文登县府,将一封信交给了当地的相关部门。信件来自辽宁...
原创 明... 前言 他真的是“贪婪之斩”吗?自古以来,权力对人的诱惑如同潮水般汹涌,浸透了每一个人的内心。谁能在...
原创 北...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宋朝,迫使宋朝在压力下寻求和议并撤兵。然而,仅...
原创 孙...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这些传说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况,往往需要通过出土的文物来...
原创 后... 在后梁时期,建立了侍卫亲军,作为君主的亲兵力量。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认为,侍卫亲军可以看作是君王自...
原创 朱... 时光回溯至公元1398年,中国南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朱元璋,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开国皇帝与杰出统治者...
原创 曾...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清末的历史人物中,曾国藩和洪秀全无疑是两位非常重要、紧密相连的角色。太...
石应康自杀,「阚全程被抓」,两... 中国有两个标志性医院,华西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有两个标志性人物,石应康和阚全程。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