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汉初黄老之学消极保守吗?错,其实是顺应时代的原味黄老学说
迪丽瓦拉
2025-07-14 19:32:41
0

世人一提黄老之学,第一印象估计就是老子仙风道骨的形象,还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无为何解?就是不折腾!

在黄老学说中,所谓的不折腾就是不乱作为,简而言之不作!

皇帝不作,不大兴土木,不骄奢淫逸,国力就得到珍惜。

官员不作,不为了政绩而干事,不为了私利而干事,民力就得到珍惜。

人民不作,不为了私利而费尽心机,不为了慾望而不折手段,民心就会安稳。

这一切的起点根源,就是不折腾。

今日时代,折腾是一个中性词。

好的折腾,叫“生命不惜折腾不止”,谓之曰奋斗!

坏的折腾,叫“不作死就不会死”,谓之曰找死!

诉求不同做派不同,最后造成结果不同。

那么曾经是汉初主流意识形态的黄老之学,真的就是一个不折腾,甚至保守的,无为的学说吗?

其实,用今日观点看古代学术都是看不清真相的,因为典籍缺失找不到根源,进而曲解误读。

在今日观点中,黄老之学大多出自老子与庄子这两个风雅老者。

一个驾鹤西去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一个用逍遥游成了逍遥派第一人。

可这并不是汉朝时黄老之学,而是后人整合而成的另一个黄老思想。

汉初黄老之学,源自三皇五帝时黄帝与老子,而今日黄老之学,更多是黄帝与老庄混合学说。

我们都知道每个学说,在不断历史发展中,会有不同见解、不同流派、不同气象,儒学异变就是如此。也因此,可以想见,他们的流行时段并不相同。

汉初黄老之学主流思想,其实是黄帝黄石公老子那一脉。

史学观点说:道家出自史官。

这和道家集大成者老子先生曾是周朝史官有关系。

老子是个奇人,据说生而知之,后续做史官,阅读大量历史典籍后,读着读着就博古通今,成一代思想大拿,出图书馆时,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成时代传奇,周王为之倾心。

那么为何史书会让老子先生有这样明显的变化,这不科学啊?按奇幻一点的解释!

这老子先生,是在史书海洋不断荡漾后,扩展了生命的长度,增长了生命的厚度。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

以上文献意思是,老子越遍古今之后,将所有的历史经验都存于脑内不断思考,进而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套思想理念,而这理念的核心就是,道家修身思想与治国理念。

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就是道家治国的核心精髓,也可以理解为帝王术。

道家核心帝王术和今日我们理解的黄老之学貌似有悖啊?

黄老之学在今日看来,不过是门修身养性学问,和帝王术有关系吗?

所以,这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原因简单,一个不能治理国家的学问,是绝对成不了帝国意识形态主流的!

试想一下,如果只要求不作,不折腾,无为而治的学问,那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又如何能在汉高祖吕后甚至汉武帝前期成官方思想?

由此可见,黄老之学,必定有政治和权谋在内。

考证这个事情其实并不复杂,看在哪个时代,有那些人谈论黄老之学就够了!

有据可查史册中探讨黄老之学的名人不少!

商朝汤相,周朝吕望(姜子牙),商纣王(帝辛),春秋管仲(管夷吾)都曾探讨研究黄老学。

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汉书·艺文志》

这段文献中的本有道者,就是吕望(姜子牙)是黄老之学道家治国理念执行者,还是黄老之学的补充者,这就证明黄老之学治国由来已久!

要没有这份缘远,封神榜里,姜子牙也成不了道家神仙。

真正黄老之学的核心概念和治国理念到底为何?引无数大拿探讨。

其实思想解读也不多,不过两个方面,汉朝文献《汉书·司马迁传》中就有诠释和注解,司马迁老爹司马谈曾经撰写《论六家要旨》,品评儒法道阴阳墨者各家,后又有人做了解读,进而阐述道家精髓!

第一:个人修身方面!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

意思是:道家教人会聚精神,专用为一,举动合乎无形,充足与万物一体,这是修身。

第二:治国理念方面。

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意思是:道家为治国术时,遵循阴阳学世间规律说法,进而采纳儒家墨家的优点,并兼具法家律治思想,在采纳兼具后,通过道家融合,进而包容一身,最后成就一个系统的治国理念。

那么如何评价这句话,以及为何汉初会施行黄老之术!

原因也很简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道家治国思想,在那一刻其实是兼具各家之所长,最后将自己核心价值观修身教化融为一体的学说,他们和政府的法制并不冲突,反而形成了互补关系。

道家思想中的修身思维也深深的影响了儒家学说,由此才有儒家思想出于道家的说法出现。

我们常常说,华夏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外儒内法。

其实按真实历史渊远而论,应该是外儒内法融道家才对。

过分的儒是不对的,过分的法也是不对的,这个时候包容的道家黄老之学成了缓冲,也成了汉初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

因为那是一个从分封制到集权制的转折时期,需要的不是正反极端,而是缓和过渡。

所以把,历史自有其规律,每个学说产生并成为显学,必有其时代背景。

至于儒家为何再后来,会成为独尊的存在,我们下一期再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咱们都知道,长平之战那可是战国时期一场超级重要的大战。白起在这场战役里,带着秦军把赵国打得那叫一个惨...
《三国志·战棋版》PK7黄天蔽... 哈喽大家好啊,由于盟书的变动,PK7黄天蔽汉群雄无法转吴国了,但魏国可以转吴国,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最...
32岁薛怀义被72岁武则天深夜... 文|云初 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原创 我... 孙干卿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他在1938年毅然投身于八路军,凭借其卓越的战斗表现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迅速...
原创 明... 美国是否已集齐明朝灭亡的三大预兆? 今天的全球局势可谓风起云涌,各国风云变幻,连曾经横行世界的美国...
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在京... “遵义文创”品牌随展览一并亮相北京城市图书馆 本报讯(记者武文娟)6月30日,“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纪...
原创 诸... 当然,以下是对你提供文章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使内容更加丰富: --- ...
原创 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态传承,其国际化融合已成为全球文化治理的重要议题。这一过程不仅是不同文...
原创 叶...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历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
原创 在... 在云南省红河县的迤萨地区,历史悠久的清朝乾隆时期,曾涌现出一位四品武官,名为马占元。一个人的晋升不仅...
大流士大帝与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 大流士,来自波斯波利斯纳尔楼梯中央浮雕的浮雕 当大流士于公元前522年成为国王时,波斯帝国正处于极大...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语义不变,同时丰富细节,全文总字数变化不大。 --- 一、吕布才...
原创 唐...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加丰富,字数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原创 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广西,尽管在经济和人口上都不具备明显优势,却在民国时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军阀派系——...
原创 北... 北宋与明朝的灭亡,历来让无数人感叹不已。这两个曾经强盛的汉族政权,最终竟然被崛起中的游牧民族政权所颠...
原创 蜀... 在三国时期,蜀汉被普遍认为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弱的一方。然而,如果我们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来考量,蜀...
原创 晚... 晚唐故事:葬公主备极奢华,迎佛骨懿宗驾崩 话说唐懿宗在位十年也未立后,独宠幸淑妃郭氏,郭氏生一女数...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 建安二十四年的江陵城,秋霜初降。关羽抚着青龙偃月刀的刀镡,指腹摩挲着刀身刻的 "忠" 字,忽然听见城...
原创 李... 好的,我帮你对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段落语义一致,字数变化不大,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原创 没... 2022年11月1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通报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在这次通报会上,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