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事事休”,今天就遴选一组经过后期上色的老照片,再现一百多年前的人和事。它们虽然没有史料那样详实,却可以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这些历史的原貌总会让人感喟良久!“沧桑转瞬谁能识,富贵浮云安可常”,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过百年!
大清末年,风雨飘摇,西方人的世界观里,清朝女子裹脚是其落后标志之一。那些漂洋过海背着相机来到中国的猎奇者,传教士都想一睹缠足的真实照片,即便付出不菲的银两也无所谓。
照片中,这位地主婆第一次将小脚呈现在镜头前面。她的佣人正蹲在地上,准备给她洗脚。可以看到女子的脚已经畸形,脚趾头都粘在一块了。那时候,女子走路全靠脚跟和脚趾头,和影视剧里健步如飞相差甚远。
一群教书先生在抽大烟,鸦片泛滥下“岂有完卵”?即便诗文断墨之人也难免乐此不彼,在一片烟雾中沉沦。“种植罂粟花,取浆熬烟,其利十倍于种稻。”这是当时清廷鼓励种植的结果,成为一种交际时尚。
戴着木枷的犯人,已经不堪其重,蹲在墙角,两手托着木枷。木枷大小与犯人罪行成比例,有的上百斤,时间久了脖子都能够压断。
街头商贩,一盘盘的饺子等待顾客来吃。那时候的小吃摊烟火气息十足,价廉味美,吸引不少人来吃。
坐在门口护栏上的风尘女子,衣着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依次招揽客人。盛世还是乱世,青楼都是红红火火。
穷苦人在太阳底下找虱子寻乐。那时候,都是留着大长辫子,有的几个月都不洗。洗澡更是没有那个意识,全身散发着臭味。身上虱子跳蚤时常见到,捉虱子也就成了空闲之余的乐事。
讨饭的母子三人,衣服破破烂烂,女儿也就十几岁就缠了足,儿子满脸都是灰尘。当时民生凋敝,生计困顿,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四处乞讨。
两名“亲兵”,戴着草帽,穿着草鞋,衣服更是臃肿肥大,一幅松松垮垮的样子,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
佣人给千金小姐梳妆,她们应是旗人,都是天足。小姐穿花盆底鞋子,老妇也没有缠足。从镜子里可以看到这位小姐的清秀颜值。
坐在青石板上的女子,脑后挽着一个大髻。肥大的衣服显不出她的身材来,一双小脚看起来很精致。可走路却是一大难题,颤颤巍巍,拄根拐杖才走得稳。
拔牙的真实场景,看看有多粗暴。牙医拿着一把钳子就往患者嘴里送,钳子一紧,牙就拔了下来。医疗卫生差,估计也没用麻药。患者疼得也是张牙舞爪。
1902年,福建漳浦玳瑁山脚下一户猎人。全家人站在门口照了一张全家福,还有七把猎枪。这行当也是大户人家了,当时福建一带时有虎患,猎枪成为家中必备品。
富态十足的少爷打着一把遮阳伞,坐着黄包车出行。可以看到他耳大面方,一脸油腻。车夫却光着脚丫,无精打采的。
一位乡绅领着家人在祭拜先人,草地上的贡品显示他家境殷实。一家人在跪地磕头,只有他的小女儿不喑世事,站在那里好奇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