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允炆坐拥雄师百万,为何会败给朱棣?史学家:他昏庸至极
迪丽瓦拉
2025-07-15 03:33:16
0

从正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允炆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他称帝之后为了能够让大明长久下去,他便开始大肆的削藩,这也是导致靖难之役发生的主要原因,最终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踪,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是十分令人惋惜的。那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历史那层神秘的面纱,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建文帝朱允炆,他到底是如何坐拥百万雄师,输给他的四叔朱棣的,史学家又为何会评价朱允炆昏庸至极呢?

朱棣谋反的确是朱允炆逼的,那让我们来看看朱允炆是如何逼迫自己的叔叔走上谋反之路的!

削藩、肆意修改祖制

这两件事情是让朱棣最不能够接受的一件事情,在朱标死后,朱棣本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朱元璋一声令下直接将朱标最大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并且将朱棣派往偏远的燕京,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朱棣十分不悦了,朱允炆上台之后,没有任何的安抚政策,第一条便是修改祖制。朱元璋是以武将获得的天下,朱允炆却要将这些武将的地位贬低,直接抬高文臣的地位,这一做法使得朝廷上下震惊,不少人认为天要变了。

对于这件事情朱棣的反应还不大,因为自己远在燕京。接下来的一件事情便是削藩,削藩的意思是直接将王爷贬为庶民,相信这给谁不会接受。在动朱棣之前,朱允炆已经废了四个王爷,甚至还逼死了湘王的全家,这样的做法不由得我们深思,这是仁义之君所为吗?显然不是的,这样的做法下,史学家给出的评价,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建文帝或许真的是昏庸无能之人。

朱棣也知道削藩迟早有一天会到自己的头上,因此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南京,作为质子。随后朱棣装疯卖傻,稍微缓解了削藩的时间。其实朱棣在装疯卖傻的期间,也是一直都暗地里招兵买马,以及联合宁王,准备造反。朱棣知道自己如若不动手,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不是自己被杀,再不就是被贬为平民。

靖难期间,乱出昏招

朱棣谋反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一次的谋反当做一件事情来认真的对待,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单靠燕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撼动整个大明。当朱棣屡战屡胜的时候,朱允炆慌了,他临阵点帅,命耿炳文出征扫除燕逆。本来是一件好事,他在耿炳文出征的时候,好端端的说了一句:勿使朕背负杀叔之名。

这句话让全军将士不敢动弹,就算是有想要取朱棣命的机会也是会直接放手的。燕军是越杀越勇,反倒是正统军这边束手束脚。耿炳文手中握着十几万大军,在与朱棣交手一次之后失利,核心部队并未受损,此时耿炳文内心中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是守城并非攻城,这也是让朱棣比较头疼的,后方补给并不能够源源不断的送达,此战并不能说速战速决,最起码不能够拖太久。

正当朱棣头疼的时候,朱允炆帮了朱棣一个大忙,那就是临阵换帅。他换上了气量狭小的李景隆,并且直接赐给他五十万大军,命令他不日将燕逆扫灭。其实我们也能够看出朱允炆是不能够受挫的,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怎么可能不遇到受挫的事情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建文帝毕竟是年少,年轻气盛在所难免,那请问康熙八岁登基,以及自己掌权的时候年纪是多大呢?

这些都是客观的因素,朱允炆有没有建国之才,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可就凭他不能受挫这一点,笔者认为他是不如朱棣的。因此这场战役胜利的机会也不是很大,李景隆都无法掌管手下的部队,这仗应该怎么打?况且在古代这些军队都是有派系分别的,李景隆功不能服众,谋不能扫燕。这样的将帅与身经百战的朱棣交手,结局或许只有失败!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兵马奇袭燕京,当时燕京的守军并不多,先头部队足以拿下这座城市,可是在先头部队酣战一番之后,李景隆并没有选择率领大军直接前进,而是选择给了燕军喘息的机会,仅仅过了一夜,这座城市便成为了一座坚若磐石的冰城,守城的是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朱高炽便是接替朱棣皇位的儿子,这样的人手中能没有一些谋略吗?

朱棣听闻老巢受攻,立马让朵颜三卫与部分部队出发,李景隆听闻这件事情,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命令部队撤退,可是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规定路线以及时间,留下那一支部队抵挡朱棣的追击。一路追杀到德州,才停了下来。这样一来,朱棣所拥有的土地足以能与朱允炆分庭抗礼,建文帝此时却一言不发。

对于李景隆这样贪功的将帅不换留着干什么呢?不过朱允炆认为自己的这个草包表哥可能会翻盘,建文帝调兵遣将,又给了李景隆大军六十万。朱棣非常的开心,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机会。他与李景隆斗智斗勇,若是死守济南,可能山东全境都会成为朱棣的。在此次之后,正统军换帅,换上了一位参军,虽然没有太大的本事,可是他知道死守城池,朱棣下定决心绕开山东,直击南京。

南京城又高又大,毕竟是帝都,只要朱允炆守好城池,等到各地兵马一到,燕军一定是会被聚歼的。可是建文帝此刻又突然同情心泛滥,他命令谷王守南京城门,这一决策让他再也无力回天。燕王为何造反?那就是建文帝对待自己的叔叔们太过于残忍,谷王直接让士兵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此刻朱允炆也是烧尽宫殿,建文帝最终也是离奇失踪。

总结:

朱允炆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本来有多次能够扫灭燕军的机会,每次都是昏招频出,最终也是导致了兵败南京的结果。透过历史那层神秘面纱来看,朱允炆或许真的是一个昏庸至极且残暴的君主。朱棣又像是成为了为自己兄弟出气的光辉形象,历史总是这样的奇妙,最重要的是看大家如何理解。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作者:志恒

参考资料:

《明史》

《明朝那些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名将,一直以来都是历史爱好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他们的传奇故事至今依旧吸引着众多读者的关注。例...
原创 熊... “熊孩子”这一称呼,经常令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年幼的孩子凭借天真无邪的特权,往往做出一些调皮捣蛋、甚...
原创 明... 明朝的火器,虽然在当时算得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如果其火药武器真有多强,凭借火药武器与冷兵器的巨大差...
原创 成... 大家好,欢迎来到《史书上说了啥》。今天我们将聚焦于成吉思汗这一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
原创 背... 前言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武与智慧,在巨鹿之战中一举击溃了秦朝的主力...
原创 明... 几年前,电视剧《闯关东》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其剧情讲述了一家人从山东迁徙到东北后的生存与发展历...
原创 满... 清朝的建立并未获得许多人的赞同,主要因为满族并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清朝在刚成立之际,其军队对百姓...
原创 祖... 在云南省曲靖市,雷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清代安县银锭。这枚银锭承载着家族跨越数百年的记忆,是雷...
原创 原... 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时与孟获相遇,遭遇了孟获的藤甲兵。这种藤甲兵的武器刀枪不入,让人束手无...
原创 吕... 吕蒙的少年时代,他跟随姐夫邓当学习,较早便投入了军旅生涯,曾在孙策麾下担任将领。邓当去世后,吕蒙接管...
原创 清... 在清朝末期,社会各界已经逐渐意识到西方国家所展现出的强大军事力量。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清朝与当时世界...
原创 考... 我国古代的名将众多,像白起、李牧、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常常有人说:“美...
原创 1... 在公元12世纪初,金朝已经掌控了中原的繁荣地区,且控制了广袤的蒙古大漠和草原。为了防止蒙古各部落联合...
原创 朱... 朱元璋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贪官,甚至斩杀了多达十五万贪官,却依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创 宋... 在谈到间谍战时,许多人会将其视为现代战争中的特有现象,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完全准确。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体系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要的斗争路线:一是皇权的专制不断强化,二是中央集权的稳定...
原创 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三国时期东吴的皇帝孙皓,而今天我想为大家介绍另外一位同一时期的重要人物:王...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早年生活充满艰辛与困苦。朱元璋出身贫寒,家庭条件极其拮据,当他的父母相继...
原创 玄...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后人甚至称他为“千古一帝”。他的文治武功堪称一流,与秦始皇、...
原创 北... 01 翻开中国历史的改革篇章,无法绕过一位重要人物——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