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允炆坐拥雄师百万,为何会败给朱棣?史学家:他昏庸至极
迪丽瓦拉
2025-07-15 03:33:16
0

从正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允炆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他称帝之后为了能够让大明长久下去,他便开始大肆的削藩,这也是导致靖难之役发生的主要原因,最终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踪,不少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是十分令人惋惜的。那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历史那层神秘的面纱,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建文帝朱允炆,他到底是如何坐拥百万雄师,输给他的四叔朱棣的,史学家又为何会评价朱允炆昏庸至极呢?

朱棣谋反的确是朱允炆逼的,那让我们来看看朱允炆是如何逼迫自己的叔叔走上谋反之路的!

削藩、肆意修改祖制

这两件事情是让朱棣最不能够接受的一件事情,在朱标死后,朱棣本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可朱元璋一声令下直接将朱标最大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并且将朱棣派往偏远的燕京,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朱棣十分不悦了,朱允炆上台之后,没有任何的安抚政策,第一条便是修改祖制。朱元璋是以武将获得的天下,朱允炆却要将这些武将的地位贬低,直接抬高文臣的地位,这一做法使得朝廷上下震惊,不少人认为天要变了。

对于这件事情朱棣的反应还不大,因为自己远在燕京。接下来的一件事情便是削藩,削藩的意思是直接将王爷贬为庶民,相信这给谁不会接受。在动朱棣之前,朱允炆已经废了四个王爷,甚至还逼死了湘王的全家,这样的做法不由得我们深思,这是仁义之君所为吗?显然不是的,这样的做法下,史学家给出的评价,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建文帝或许真的是昏庸无能之人。

朱棣也知道削藩迟早有一天会到自己的头上,因此他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南京,作为质子。随后朱棣装疯卖傻,稍微缓解了削藩的时间。其实朱棣在装疯卖傻的期间,也是一直都暗地里招兵买马,以及联合宁王,准备造反。朱棣知道自己如若不动手,最终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不是自己被杀,再不就是被贬为平民。

靖难期间,乱出昏招

朱棣谋反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把这一次的谋反当做一件事情来认真的对待,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单靠燕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撼动整个大明。当朱棣屡战屡胜的时候,朱允炆慌了,他临阵点帅,命耿炳文出征扫除燕逆。本来是一件好事,他在耿炳文出征的时候,好端端的说了一句:勿使朕背负杀叔之名。

这句话让全军将士不敢动弹,就算是有想要取朱棣命的机会也是会直接放手的。燕军是越杀越勇,反倒是正统军这边束手束脚。耿炳文手中握着十几万大军,在与朱棣交手一次之后失利,核心部队并未受损,此时耿炳文内心中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是守城并非攻城,这也是让朱棣比较头疼的,后方补给并不能够源源不断的送达,此战并不能说速战速决,最起码不能够拖太久。

正当朱棣头疼的时候,朱允炆帮了朱棣一个大忙,那就是临阵换帅。他换上了气量狭小的李景隆,并且直接赐给他五十万大军,命令他不日将燕逆扫灭。其实我们也能够看出朱允炆是不能够受挫的,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怎么可能不遇到受挫的事情呢?很多人可能会说,建文帝毕竟是年少,年轻气盛在所难免,那请问康熙八岁登基,以及自己掌权的时候年纪是多大呢?

这些都是客观的因素,朱允炆有没有建国之才,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可就凭他不能受挫这一点,笔者认为他是不如朱棣的。因此这场战役胜利的机会也不是很大,李景隆都无法掌管手下的部队,这仗应该怎么打?况且在古代这些军队都是有派系分别的,李景隆功不能服众,谋不能扫燕。这样的将帅与身经百战的朱棣交手,结局或许只有失败!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兵马奇袭燕京,当时燕京的守军并不多,先头部队足以拿下这座城市,可是在先头部队酣战一番之后,李景隆并没有选择率领大军直接前进,而是选择给了燕军喘息的机会,仅仅过了一夜,这座城市便成为了一座坚若磐石的冰城,守城的是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朱高炽便是接替朱棣皇位的儿子,这样的人手中能没有一些谋略吗?

朱棣听闻老巢受攻,立马让朵颜三卫与部分部队出发,李景隆听闻这件事情,第一件做的事情便是命令部队撤退,可是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规定路线以及时间,留下那一支部队抵挡朱棣的追击。一路追杀到德州,才停了下来。这样一来,朱棣所拥有的土地足以能与朱允炆分庭抗礼,建文帝此时却一言不发。

对于李景隆这样贪功的将帅不换留着干什么呢?不过朱允炆认为自己的这个草包表哥可能会翻盘,建文帝调兵遣将,又给了李景隆大军六十万。朱棣非常的开心,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机会。他与李景隆斗智斗勇,若是死守济南,可能山东全境都会成为朱棣的。在此次之后,正统军换帅,换上了一位参军,虽然没有太大的本事,可是他知道死守城池,朱棣下定决心绕开山东,直击南京。

南京城又高又大,毕竟是帝都,只要朱允炆守好城池,等到各地兵马一到,燕军一定是会被聚歼的。可是建文帝此刻又突然同情心泛滥,他命令谷王守南京城门,这一决策让他再也无力回天。燕王为何造反?那就是建文帝对待自己的叔叔们太过于残忍,谷王直接让士兵打开城门,放燕军入城。此刻朱允炆也是烧尽宫殿,建文帝最终也是离奇失踪。

总结:

朱允炆造成这样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本来有多次能够扫灭燕军的机会,每次都是昏招频出,最终也是导致了兵败南京的结果。透过历史那层神秘面纱来看,朱允炆或许真的是一个昏庸至极且残暴的君主。朱棣又像是成为了为自己兄弟出气的光辉形象,历史总是这样的奇妙,最重要的是看大家如何理解。对此大家的看法是什么呢?

作者:志恒

参考资料:

《明史》

《明朝那些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应急救援基层行|三坊七巷34年... 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队员正进行防火巡查。澎湃新闻记者 王选辉 图 “—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原创 历...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篇写下陶谦。 三国演义里的陶谦一直是个忠厚老者形象,既亲善爱民,又老实巴交,没...
原创 武... 武王分封同姓亲属,主要是为了对新占有的原来殷的王畿以及方国加强统治,控制战略要地,防止殷贵族的叛乱和...
原创 金... 1、量才授官的用人策略 金世宗于正隆六年(1161年)即位于东京辽阳府,随即改元大定,正式开启了自己...
原创 北...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英雄将军,大多结局只有一个,便是被...
原创 揭... 政治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时甚至比真刀真枪的血拼还要残酷。在这片战场上,每个人都是譬若蝼蚁的个体,哪怕...
原创 李...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当有新皇帝登基时,都会打压甚至罢黜前朝大臣,李渊也遭到了这样的对待。 他原本世袭贵...
原创 萨... 在整个清朝建立的过程中,有几场至关重要的战役,这几场战役改变了明清之间的实力对比,其中最重要的一场战...
原创 宋... 封建王朝的“祖”和“宗”指的是皇帝的庙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则,有王朝开创之功的第一位皇帝一般被...
原创 美... 2024年8月底,经过多年的谈判和数十年的争取,美国克拉马斯河上的最后一座大坝被拆除,这标志着美国史...
原创 如... #头条创作挑战赛# 点击关注"千年回响",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公元前455年,晋阳城外,晋国三大卿大...
原创 熬... 秦琼的隋末唐初的一代名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琼因为善于打仗、勇猛过人,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
原创 刘... 每当我们提及汉朝,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汉朝的皇帝汉太祖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登上王位的开国...
原创 薛...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朝...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
原创 清... 清代土客矛盾中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古代的特定时期,比如宋末明末,汉人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大,但是土客都...
漂洋过海的甜蜜!非洲水果走上中...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新鲜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
原创 胡... 满清在咸丰年间,经历了入关以来最大的一场亡国灭族危机,那就是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但是在以曾...
原创 秦... 秦始皇嬴政,嬴姓,赵氏,名政,又称赵政、祖龙,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出生于赵国邯郸,后回秦朝。13岁被...
原创 没... 秦末汉初的天下格局 楚汉之争这段历史向来争议不断。今天就两个问题给出我的答案: 一:没有韩信,刘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