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唐玄宗早点驾崩,还会发生安史之乱吗?李隆基:俺不背这个锅
迪丽瓦拉
2025-07-15 18:33:34
0

如果唐玄宗早点死,就不会爆发“安史之乱”?这个说法将历史大事件简单归结为个人因素,过于粗暴且肤浅。事实上,像“安史之乱”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就是每个王朝都逃不掉的历史宿命,跟谁是皇帝没关系。

这么说似乎有“洗白唐玄宗”的嫌疑,客观讲,唐玄宗本人对“安史之乱”的爆发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结起来大概有如下几点。

其一,他给了安禄山太多的实权,以至于养虎为患

如果给安禄山制作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必须是超大型的,否则根本写不下他数十个官职,不算他在朝廷兼任的各种职衔和爵位,地方官职至少有范阳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河东节度使、马厩使、陇右群牧使、河北采访使、营田使、海运使、经略使。

这些官职可不是花瓶,三镇节度使让安禄山成了拥有全国四成地方军的最大军头。马厩事掌握全国军马的养殖和调配,相当于掌握了重装坦克部队。群牧使相当于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采访使相当于地方特派员,营田、海运分别掌管农业和运输,经略使的职权等同于节度使。

也就是说,除了三镇以外,安禄山几乎掌握了河北、陇右地区的经济、人事和部分军事大权,还将手伸进了全国战略物资的管理工作中。

本来节度使就是地方的军政一把手,相当于土皇帝,唐玄宗又额外给安禄山一大堆实权职衔,就差将大唐江山分一半给他。这种情形下,安禄山不滋生出点野心来,还是人吗?

其二,他过于自信皇权的统治力,对危机视而不见

如果您以此责怪唐玄宗昏庸,老李肯定不答应:权力架构是个大学问,臣子再大的权力也突破不了皇权的天花板,安禄山就算是孙悟空,也只能在朕的五指山下蹦跶。

老李这么说确实不假,按照制度,安禄山的每一项权力行使都要受到监管,比如他在地方征税、分配使用,要上报朝廷批准备案,他要想出兵征伐,需要皇帝点头,还要兵部文书,并在监军的严密监控下执行,等等。

如果安禄山胆敢有一点点不法之举,唐玄宗只需要一纸诏书就可以将他一撸到底,甚至让他当场脑袋搬家。所以老李坚信,除非安禄山活腻了,才会做出自寻死路的事,你们这些瞎扒扒的人根本不懂帝王之术。

中央集权制历经数百年的修补,已经相当完善,皇权渗透于每一个角落,从腥风血雨中杀出来,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有这个自信。

可是结果告诉我们,制度这东西不是万能的,就像堤坝,再结实也难抵百年洪峰。

其三,他骄傲自满一味贪图享乐,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在唐玄宗的布局中,安禄山就是他的看门狗,李林甫之流是他的大管家,外有忠犬,内有忠奴,主人省心了,这不正是老祖宗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嘛。

除了俺老李,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能实现圣人治天下的标准?“开元盛世”表明,我老李就是千古无二的典范,万世可循的模板。

治国“无为”即可,老李剩余的时间玩点文艺范呗,搞音乐创作、玩票、逗美人、撒钱,业余时间听一听工作汇报。

其实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奢侈无度不光耗尽了国帑,而且带坏朝廷风气,乃至于民风。官员争相腐化、搜刮民脂民膏,沉重的负担让这个帝国暗流涌动。矛盾一触即发。

以上三点确实是唐玄宗个人所犯下的重大错误,是安史之乱的爆发的重要因素。不过,这个观点是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性这只大手的魔力。

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一个盛世王朝之后必然就是一次大衰退,前面有多风光,后面就有多凄凉。

这就是规律性,当盛世王朝在解决一个重大问题,形成“完美”系统的同时,新的利益集团就开始形成“抗药性”,逐步侵蚀这个所谓的“完美系统”。

“开元盛世”是怎么来的?根子上是唐玄宗解决了中宗朝以来豪门集团对地方的绑架,激发了地方经济的活力。

这个变革当然具有先进性,值得大书特书,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它所带来的弊端就是,随着地方势力的发展,庶族集团蓬勃兴起,他们与控制中央权力机构的豪门集团形成了两大对立的矛盾主体。

后人都怪“藩镇制度”害了大唐,其实这个制度最初是积极因素,它打破了府兵制的牢笼,让更多素质优良的普通群体加入军队,并且激发了军队的战斗力,还节约了军队开支。

但它带来一个最致命的隐患,那就是“外重内轻”,兵源逐步本地化,藩镇从单纯的军事机构变成了军政一体化的复合权力组织。

这就很可怕了,藩镇有军权、有人事权、有经济权,还要中央干嘛?于是,藩镇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上狂奔。

在开元末年之前,藩镇节度使尚有机会进入中央,实现地方与朝廷的良性循环,但后期由于李林甫忌惮藩镇将领“出将入相”,威胁到他个人的权力,提出节度使由胡人担任。胡人出身低微,文化素养不高,由此堵死了他们入朝拜相的途径。

这个结果导致藩镇与朝廷的人员流动没了,脐带被割断了,藩镇独立倾向化更严重。

与此同时,一大批崛起的庶组阶级试图通过科举进入中央,可是唐朝的豪门政治本质决定了此路不通,豪门集团也绝不会允许庶组阶级来瓜分他们与生俱来的特权。

庶族集团在上限被封死的情况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卖身”藩镇,让自己的家族与藩镇的利益绑定,做地方豪族。

如果我们盘点一下著名的藩镇将领,包括安禄山所在的安氏家族,以及高仙芝、李光弼、郭子仪等,他们都是世代服务于藩镇的地方世家大族。

他们不想“出将入相”吗?没办法,朝廷不给机会呐,于是他们的利益就被固化在藩镇了,这就是藩镇节度使“得民心”的原因,他们已经是地方豪族的利益代表人了。

我们回到“安史之乱”,来解剖一下安禄山。

以安禄山所得到的宠信,他本来应该可以打破“藩镇节度使不能入朝拜相”的规矩,可依然没能实现,原因不单纯是李林甫、杨国忠的阻挠。

安禄山是个典型的庶组阶级,他入朝拜相,损失最大的就是那几家垄断了最高权力的豪门家族,所以安禄山遭遇的是集体抵制。

在地方,安禄山却是藩镇地方豪族的利益担当,甚至包括高尚、严庄、张通儒这些仕途落寞的读书人,也在藩镇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于是这群人不断推动安禄山“向前进”,以谋求更大的利益。

所以,“安史之乱”绝不是安禄山的独立行动,也不是他个人的野心膨胀,而是一大群庶组阶级推动着安禄山,逼迫着安禄山替他们火中取栗。

人一旦被利益集团绑定,他就不能行动自主,只能被裹挟着前进,凡是只看到安禄山个人野心的人,显然一叶障目了。

其实唐玄宗说的一点都没错,以俺老李对他的恩宠,他凭啥要造反?没理由嘛。但唐玄宗显然没意识到安禄山的被动之处,他已经不是“安禄山”,而是“安禄山们”。

这个局面的形成是唐玄宗个人的责任吗?肯定不是,从规律性上讲,历史发展到这个节点,就必然引发大事件。

如同人每天要饮食,在汲取营养的同时,也必然会有毒素积累,过一段时间必然会以病症的方式爆发。如果我们将病症的原因,简单归咎于“前天受凉了”,是不是就过于偏颇了?

我们还可以从“安史之乱”平定后的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叛乱平定后,藩镇之祸不光没根除,反而更加严重,这是安禄山个人的问题吗?是唐玄宗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从根子上讲,“安史之乱”被平定了,但庶组阶级与豪门集团的矛盾并没有解决,藩镇作为庶族集团的利益代言人的性质并没变。

所以,安禄山没了,还有田承嗣、李怀仙、李宝臣,甚至连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仆固怀恩、李光弼都成了逆臣。

也就是说,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即便没有安禄山,还会有“张禄山”、“刘禄山”。即便唐玄宗早早驾崩,还有唐肃宗、唐代宗,他们的角色不会变。

这么说似乎有点“历史悲观主义”的色彩,但事实就是如此,人总是在历史的规律性这个车轮下生活,每个人都有影响历史的机会,甚至能让历史短暂“偏航”,但想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那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我们在骂李隆基同志的时候,也该适当口下留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1848年1月24日,加利福利亚的一个磨坊老板在自家的磨坊水轮上发现了一颗15克的大金沙,于是加州旧...
原创 皇... 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
原创 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张... 一提魏国名将,就不得不提张辽,张郃二将。这两位均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都是能征惯战,智勇兼备之将。...
原创 鲜... 文│任微言卿 说起清朝历史,就不能不谈八旗制度。八旗是清朝的特有制度,被立为“国本”,以旗统人、以旗...
原创 非... 对于非洲这批土地,大伙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贫穷”,战争结束几十年了,仍旧没有任何的改善,主要原因还是因...
原创 临...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人所熟知的皇帝就要数光绪和溥仪了。相对于溥仪而言,大家对于光绪帝的评价可谓褒贬不...
原创 三... 汉末三国时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在这段岁月中,各路诸侯纷纷粉墨登场,共同演绎一段角逐中原的好戏。最终...
春秋霸主齐桓公,为周昭王之死,... 春秋霸主齐桓公,为周昭王之死,找楚国讨说法 春秋时期,有一次,称霸的齐桓公集结了一大帮诸侯,去向楚...
原创 历... #历史开讲# 历史思考:唐朝时期,儿童疾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唐...
原创 土... 一个美丽的新亚述紫水晶花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 绿色杂货蝉,世界上最响亮的昆虫,可以产生高达...
原创 原...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暴君你会想到谁?商纣王帝辛算一个,他创立炮烙之刑,甚至剖腹取出胎儿看是男是女,逼迫比...
原创 蒙... 谁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历史上曾有一支2万多人的孤军,从亚洲一路打到欧洲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把俄罗斯打趴...
原创 原...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少年英雄。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立下无数战功,让人羡慕。就像李世民的弟弟,李道玄...
原创 北...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最耀眼的头衔就是大改革家, 他在执政期间,不遗余力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直接成了...
原创 大... #分享历史五千年#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
原创 在... 文| 老涵 编辑| 老涵 “黄金王子”巴彦·蒙克 大约就在曼杜海以曼杜尔·汗的妻子的身份生活的同时,...
原创 共...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秦... 秦皇陵神秘莫测,在修建时竟用到“现代技术”,专家:秦人真聪明 秦始皇13岁时继承王位,从公元前230...
原创 非... 华人,我们知道也是炎黄子孙。由于众多的原因,这些人移居海外。目前全球大概有4000万左右的华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