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是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一项重要角力竞技。力能扛鼎之人则一般以勇武著称。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扛鼎四人,三人为王一人为力士,而其中一人所扛之鼎,竟然可能与真实的考古发现有关!
1、楚霸王
项羽,名籍,为楚国贵族后裔,秦末起义之时在巨鹿之战曾消灭秦军主力,后建立西楚政权号曰“霸王”,项羽不仅熟读兵书谋略过人,而且自身武力值奇高,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史记·项羽本纪》有载:“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而且《秦并六国平话》卷下也记有“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2、淮南王
淮南王刘长,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自幼丧母为吕后抚养长大,等汉文帝即位之后,自恃与文帝亲密而骄横不逊。刘长本人,有才智有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史记》中记载“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而他干的最厉害的事是,直接从袖中掏出一把大铁锥将辟阳候捶死,而后自己向汉文帝袒身谢罪,文帝出于怜悯之情,几次三番不予治罪,最后刘长愈发得意忘形密谋造反,最后受辱自尽!
3、力士孟贲
(《史记·秦本纪》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孟说,也就即孟贲战国时人,秦武王有力爱好举重比赛,在当孟贲听说不如自己的任鄙以及乌获都得封做官之后,便毛遂自荐果然受宠。孟贲神力,可以生拔牛角。《孟子·公孙丑上》焦循正义引《帝王世纪》记载,“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齐孟贲之徒并归焉,孟贲生拔牛角。”
而在他陪同秦武王前去洛阳的时候,在看见著名的九鼎之后,秦武王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但是他想看看手下两位力士的表现,任鄙表现地很机智连忙推辞掉,但是孟贲就比较中二,拼尽全力也只能将鼎举至离地半尺就重重落下,自己由于用力过猛,眼眶都迸裂出血了。
于是秦武王嘲讽了孟贲之后,便自己亲自上阵。任鄙这时候又聪明的劝谏道:“大王万乘之躯,不可轻试”,但是盛怒之下的秦武王哪里肯听,结果是他虽然也将其抬离了半尺,刚想挪动脚步的时候,气力松懈,大鼎轰然坠下直接砸到武王右脚上,将其胫骨砸断,到了半夜便气绝身亡!
秦武王异母的弟弟即位之后,也就是秦昭襄王在追讨举鼎之罪的时候,因为孟贲没有阻止,于是灭其九族;而任鄙因为谏阻有功,则被任命为了汉中太守!
4、秦武王
秦武王,赢姓名荡。事实上人们记住他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他的名字,另一个则是因为他的行为“举鼎绝膑”,他也成为人们口中“作死”的典型,但是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扛鼎之戏有多么流行。
巧的是,在1999年发掘秦始皇兵马俑的时候,编号为K9901的陪葬坑中出土了11尊与真人般大小陶俑,他们赤裸上身身姿强健,被认为是表演百戏之人,百戏内容就包括扛鼎、寻校橦、角力等。最巧的是,在一件高举右臂的扛鼎俑上方的棚木上,正放着一只青铜大鼎,通高61厘米、重212公斤,是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一件秦铜鼎,堪称“秦陵第一鼎”。
也即是说,历史上所记载的力能扛鼎者,也只有秦武王比较靠谱,至于古人究竟能举起多重的鼎呢?从考古材料来看,这件秦代最重的鼎约212余斤,但却并不是秦武王所扛之鼎;而周鼎最大者,当属现藏于陕历博的淳化大鼎,重达226公斤!
当然这都是设想的极限重量,考虑到举鼎的难度要远大于现在的举杠铃,那么举鼎226公斤“离地半尺”的水平,其实已经可以和现代冠军大力士相媲美,比如著名的英国选手艾迪·霍尔(EddieHall),这个身高1.9米、体重184公斤的野兽,其硬拉世界纪录为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