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期地方坐大,为何战斗力最强的朔方军,却始终忠于唐王朝
迪丽瓦拉
2024-11-01 04:04:33
0

原标题:唐后期地方坐大,为何战斗力最强的朔方军,却始终忠于唐王朝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的标签,一个关键词,如同宋朝的“积弱”一般,深刻地勾画出一个时代的特征。相比之下,前朝唐朝的关键词则是“缤纷”,在盛唐文化的璀璨和包容下,唐朝在外交舞台上展现了强势和威震天下的大唐军队。提及大唐军队,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神策军,然而,除了这支备受瞩目的军队,还有一支默默奉献、守卫着唐王朝疆域的地方边军。这支被称为朔方军的边军,虽然不属于中央的御林军,却时刻保卫着李唐王朝的北疆,成为唐朝的救火队员,一直保持着战备状态。然而,这支战意强盛的朔方军却没有出现反叛的迹象,这一点始终让人感到费解。

自汉武帝正式建立郡县以来,朔方一直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主战场。到了唐代,特别是李唐王朝定都长安后,朔方的战略地位变得更为重要。它不仅是北面抵御突厥(契丹)的正面防线,同时也是西面和河西共同组成的沟通西域和抵御吐蕃的主要防线。向东,它与河东相互呼应,随时支援中原并监视东北。朔方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内蒙古西部、陕西和西夏北部一带。在《旧唐书·地理志》中,对朔方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等七军府。朔方节度使,治灵州,管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马四千三百匹。”可以说,朔方是十大藩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一旦失守,从北方、东北和西北来袭的外族就有直取长安的风险。

然而,为什么这样一个关键地带的朔方军,尽管战力强大,却没有出现反叛的现象呢?这个问题让人感到困扰。首先,地理位置对朔方军起到了制约作用。朔方位于北方边疆,夹在北方游牧民族前面的边防要塞。一旦朔方军有反叛意图,首先要面对的是东面的突厥(契丹),必须与其打好招呼,否则南下中原的战局就会变得危险。而且,即便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好,朔方军也难以南下,因为其位置太过居中,成为各藩镇争夺的“夹心饼干”。朔方军的邻居有陇右和河西,两者不对付,而东面则是河东,形成了内外夹攻的态势。即便朔方军有反叛的念头,也面临着多方面的阻力。

从经济角度来看,朔方并非富庶之地。尽管从汉武帝时期开始进行屯田,但常年的战乱使得人口不断流失,粮食产量不稳定。朔方地区的经济相对脆弱,严重依赖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移民。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朔方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一旦朔方军有反叛的念头,可能会失去中央政府维持战争所需的经济支持。因此,朔方军在经济上的依赖性也成为其不轻举妄动的因素之一。

此外,朔方军作为一个重要的藩镇,其地位上升到了关内道的管理范围。尽管地理位置重要,但朔方本身却并非一个经济繁荣的城市。战乱频繁、人口不断外流,使得朔方的经济困境难以根本改变。朔方军的地位虽然得到提升,但其实质依然受到中央的直接管辖,经济上的脆弱性仍然存在。朝廷对朔方军的支持既包括分化和安排亲近武官镇守,也包括“封杀”这样的手段,以确保朔方军不至于过于强大,难以控制。

在政治层面,朔方军的地位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唐代国策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中原地区,朔方军作为关键防线之一,一直备受皇帝的信任。朔方军的节度使往往由中央政府信任的人物担任,通常是关陇大族或中央官员出身。这种人事任免的政策,确保了朔方军在思想和政治上趋同于中央,形成了对皇帝的忠诚。

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朔方军凭借其卓越的表现成为受到皇帝明升的对象。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对朔方军的打压。代宗时期,对战功卓著的朔方军进行了削弱,将其分化成各个小节度使,以进一步削弱其实力。此时,朝廷对朔方军的政策是明升暗降,尽管其战功卓越,但通过分化,削弱了其整体实力,确保了中央对朔方的控制。

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还通过分化和任命亲近的武官,以及对朔方军的“封杀”等手段,使朔方军内部产生了分化。朔方军中的各个藩镇,尤其是与陇右诸军之间存在矛盾,虽然在国家层面没有大的矛盾,但在小范围内存在私下的交情和矛盾。各个藩镇的关系复杂,因为边将之间和睦过于争斗,这会极大影响到整个帝国的统治。朔方的地位更是至关重要,因此在朔方节度使的选择上,李唐王朝一直采取分权的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朝廷不仅通过选择出身和政治站队都倾向于中央的节度使,还通过封杀的方式,确保了朔方军整体上不会过于强大。

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与东北的汉人胡化不同,西北地区的藩镇,尤其是朔方军则呈现出相反的情况。由于地理因素,这些藩镇与中央政权联系紧密,不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都趋同于中央政权。朔方军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交流频繁,不存在一个主导的民族,因此在思想和政治上更倾向于中央政府。

此外,朔方军中的蕃兵蕃将对唐朝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名将李光弼就是契丹人,而哥舒翰则担任过朔方节度使。这些契丹人、西域人和汉人在感情上和政治利益上都倾向于中央政府。在这种共同荣辱的情况下,朔方军的成员难以找到反叛的动机。

通过对朔方军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朔方军之所以没有出现反叛,是由于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朔方军在地理上的位置使其难以摆脱对外的压力,而经济的脆弱性又限制了其反叛的资本。中央政府通过任命可信任的节度使和采取分化的政策,确保了对朔方的控制。在文化上,朔方军的蕃兵蕃将倾向于中央,这种共同荣辱的情感纽带使得他们不易背离唐朝。因此,朔方军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忠诚耿耿的形象,成为唐朝的坚实后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49年6月,中央决定由江西军区政委陈正人牵头,组建江西的省委班子,并让他全权指挥江西境内的剿匪事...
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是现... 曾经,蒙古大草原上奔驰的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一群比宋朝还要能打的“黄金家族”——契丹人。宋朝,富得流油...
原创 孙... #孙权再厉害,对上此人也只能甘拜下风,其智若妖,不输诸葛亮! 在三国那风云诡谲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豪...
原创 任...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随时获得类似文章的更新,也方便参...
古代世界的财富不平等考古学 研究人员将收入差距追溯到11000多年前。 作者:马修·沙尔 爱默生集体研究员 新美国 公元79...
原创 1... 锡金,这个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的名字,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然而,1975年,它在历史的洪流中...
原创 曳... 《——【·前言·】——》 西突厥的肆意扩张,仿佛给唐朝的西域边疆上了一道生死线;而唐朝一方,派出的...
原创 北... 1975年5月的一个深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台灯的微光把两个身影映照在满墙书架上。44岁的芦荻教授,...
原创 希... 在许多中国人眼里,外国人的长相似乎都大同小异。人们大多数时候能分辨出他们的肤色,比如是黑人、白人还是...
原创 死... 《——【·前言·】——》 有传言称,张飞一生几乎没有遇到能与他对抗百回合的对手。 但真实的历史告诉我...
原创 为... 写作的过程充满了挑战,作为一名作者,每天的辛勤付出并非为了追逐名利,而是为了谋生养家。因此,希望各位...
原创 主... 1948年5月,延安做出决定,由刘邓大军负责重建中原军区。这一决策之所以被称为“重建”,是因为在抗战...
原创 太... 在深入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恳请您先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方便您未来随时阅读类似的文章,还能让您与...
简单中国史之宋、金、西夏、西辽... 第十三世纪,英国在它的不列颠小岛上,颁布《大宪章》,创立国会,为人类立下万世光芒的楷模。 但世界上其...
素白如玉映风华:北宋定窑宫廷御... 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千年长河中,北宋定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定窑宫廷御用笔洗作为定窑...
原创 王...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可以便捷地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全新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他... 三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名为《他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去世的少将,授衔39天后去世》的文章,讲...
骗了中国 2000 年!徐福根... 两千年前的琅琊港,曾泊着一支奇怪的船队。几千个少年站在甲板上,身后是成箱的谷种与农具,远处高台上的秦...
原创 3... 建安十二年(207年)秋,曹操远征乌桓大获全胜,却在归途中痛失爱将。年仅38岁的首席谋士郭嘉病逝军中...
原创 伪... 在1945年9月初,第4方面军总司令张岚峰所部的第18师师长杜新民,与我地下组织的起义筹划到了关键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