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持续更新优质内容。
文丨铭叔论典
编辑丨铭叔论典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时期。朝贡制度是唐朝外交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它不仅推动了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也对唐朝的政治和军事起到了影响。
论点:唐朝朝贡制度的演变及发展
一、朝贡制度的起源和初期发展
1.朝贡制度的起源和背景
朝贡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它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关系,通过赠送礼品表达对异邦的友好之情。朝贡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但在唐朝时期才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贸易活动的发展,推动了唐朝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唐朝通过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建立了朝贡制度,从而实现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增加和发展。同时,
朝贡制度也成为唐朝对周边国家进行政治控制和影响的一种手段。
2.朝贡制度在唐初期的发展和作用
在唐初期,
朝贡制度主要是以送礼和接受礼物为主,形成了一种礼尚往来的外交关系。
唐朝当时的贡品以珍稀物品为主,如丝绸、瓷器、黄金、银器、玉器等,还包括动物和植物等。
唐朝主要向西域和南诏等国家进行朝贡,同时也接收了来自吐蕃、高昌等国家的朝贡。
唐初期的朝贡制度在促进唐朝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通过赠送珍贵的贡品,树立了自身的威望和形象,进一步增强了唐朝的政治和经济实力。
同时,唐朝还通过朝贡制度,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巩固了边疆的稳定。此外,
唐初期的朝贡制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唐朝对周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影响。
3.唐初期朝贡贡品的种类和数量
唐初期朝贡制度中的贡品种类和数量比较丰富。主要的贡品包括:
丝绸:唐代的丝绸是著名的特产之一,被广泛用于贡品中。
瓷器:唐代的瓷器技术也十分发达,瓷器成为唐朝的重要贡品之一。
银器和黄金:唐朝的金银工艺也很精湛,银器和黄金制品也成为了重要的贡品。
珠宝玉器:唐代玉器的制作也很有名,如和田玉、青海玉等,成为了朝贡的贵重品。
动物:唐初期的朝贡中还包括了珍贵的动物,如马、骆驼、孔雀、犀牛、象等。
植物:唐朝的朝贡中也常常包括各种稀有的植物,如珊瑚、象牙、黄藤等。
唐初期朝贡制度中,贡品的数量一般不会太多,而是注重礼物的珍贵和品质。根据历史记载,南诏在唐初期每年贡献的贡品数量约为数十件,
吐蕃每年贡献的贡品数量约为2000件左右。
二、朝贡制度的扩展和发展
1.朝贡制度的扩展范围和对象
在唐朝的发展过程中,
朝贡制度逐渐扩展了其范围和对象。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扩大贡品种类和数量:
随着唐朝的发展和壮大,贡品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从最初的珍奇物品到后来的日常用品都成为了朝贡的对象。
扩大贡献国的范围:
唐朝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也不断增加了贡献国家的范围,从最初的南诏、吐蕃扩展到了新罗、高丽、日本等东亚地区以及中亚、波斯等地。
建立驻使制度: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朝贡制度,唐朝建立了驻使制度,即向贡献国派遣专门的使节来管理朝贡制度,同时也与贡献国进行正式的外交往来。
建立回赐制度:
唐朝在接受贡品的同时,也会赠送回赐给贡献国,以示回报和友好。回赐的内容不仅包括贵重的物品,还包括了书籍、文物等文化品。
2.朝贡制度在唐朝中期的发展和作用
在唐朝中期,朝贡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作用也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扩大了贡献国家的范围:
唐朝中期,除了东亚地区的国家,如新罗、高丽、日本等,中亚地区的国家,如安息、突厥等,以及南洋地区的国家,
也成为了朝贡制度的对象。
推行了“一路诸使”的政策: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督朝贡制度,唐朝中期实行了“一路诸使”的政策,即将驻使分为不同的路,由大使、副使和从官组成的使团进行管理和监督。
扩大了贡品的种类和数量:
唐朝中期,随着贸易的发展,贡品的种类和数量进一步扩大。除了丝绸、瓷器、金银等传统的贡品外,还包括了珊瑚、珍珠、象牙、药材、香料、动物等,贡
品的数量也从几十件扩大到了数千件。
加强了文化交流和传播:
唐朝中期,朝贡制度成为了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唐朝向贡献国赠送了大量的书籍、文物等文化品,推广了汉字和汉文化,
同时也吸收了各国的文化和艺术成果。
增强了唐朝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朝贡制度,唐朝得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
进一步提升了唐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3.中期朝贡贡品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唐朝中期,随着贸易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朝贡贡品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
贡品的种类方面,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金银、玛瑙等物品外,还包括了珊瑚、珍珠、象牙、药材、香料、动物等,其中动物包括狮子、大象、孔雀、鸵鸟等珍禽异兽,
这些动物被视为稀世之宝,是朝贡贡品中最为显赫的一类。
贡品的数量方面,唐朝中期的朝贡贡品数量相对于唐初期有了较大的增长。据《旧唐书·礼仪志》记载,唐初时新罗国朝贡贡品不过六十余件,
到了唐高宗时期,新罗国一次朝贡就有了五千余件之多。
此外,唐朝中期还有一些特殊的朝贡贡品,例如斯里兰卡国王曾献上一根椰子树干,它被认为是宗教圣物,唐玄宗大喜,亲自题诗称赞,
这根椰子树干也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朝贡贡品之一。
三、唐朝朝贡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唐朝朝贡制度对于唐朝及其时代的重要性和意义是多方面的:
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朝贡制度使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得以加强,从而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增进了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朝贡制度为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利互惠的关系,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减少了政治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朝贡制度使得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得以交流和传播,从而推动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奠定了中国外交制度的基础。
唐朝朝贡制度奠定了中国外交制度的基础,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外交形式。朝贡制度不仅在唐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
而且在明清时期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启示。
唐朝朝贡制度为中国外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四、唐朝朝贡制度的影响和启示
唐朝朝贡制度的影响和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动经济贸易的发展。
朝贡制度为唐朝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发展。朝贡贡品的贸易和运输需要大量的商人、船只和马帮,
从而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
加强政治关系的联系。
朝贡制度不仅是一种商贸往来,更是一种政治交往。朝贡使得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政治联系,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缓和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有助于保持唐朝的稳定和安全。
促进文化的交流。
唐朝朝贡制度不仅是一种商贸、政治的交往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交流的途径。通过朝贡贡品的传递,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得以互相了解和交流,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启示对于现代国际交往的发展。
尽管朝贡制度已经在唐朝灭亡,但是它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和启示。
结语
唐朝朝贡制度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方式,为唐朝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朝贡制度在唐朝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反映了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和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