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确实是蜀国衰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当初荆州没有被孙权偷袭,关羽继续北伐的话,他的军事进程会面临哪些挑战呢?关羽的北伐之路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首先,关羽在攻打樊城时动用了多少兵力并没有在史籍中清晰记述,但据侧边记载,他当时可能动员了大约三万的兵力。然而,要完成一场北伐,这个兵力显然是不够的。北伐需要更大的军力和资源,而关羽可能会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
关羽在水淹七军后,由于持续的深入敌境,他很可能会变成一支孤军作战。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将导致荆州的三郡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援助。同时,关羽和后勤管理者糜芳之间存在“还而治之”的分歧,使得物资供应更加困难。即使孙权没有袭击荆州,关羽也可能因为缺乏物资保障而终止北伐。
此外,关羽的北伐并非只受制于孙权的偷袭,更是因为他在战事进行后过于扩张自身的战果。关羽兵马仅有三万,而在与徐晃的战斗中,他的军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攻占樊城后,关羽难以维持如此庞大的战局。实际上,当时关羽最明智的做法可能是占领汉水防线,等待刘备等援军的到来,再考虑再次北伐。
从以上三点分析可见,无论是从关羽兵马的后勤保障,还是从他的军队实力来看,他再次北伐的成功性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真的要再次北伐,更明智的做法可能是等待刘备的支援,集结更强大的军力再行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