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风,从古至今,一直在人类服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约10000年前,披风类服饰就已出现于中国,而随着时代的演进,披风的意义和形式也逐渐多元化,甚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军事方面,将军们常常身披鲜艳的红色披风,不仅是为了鼓舞士气,更是在战场上的一种智谋,扰乱敌人视线,甚至可以用作紧急包扎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披风却有些不同,被誉为“史上最丑披风”的“母衣”,源自日本。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后发现,这种披风仿效一种剧毒动物,背后的设计原理颇有玄机。看图所示,“母衣”由竹制骨架和一整块布组成,骨架将布撑成一个大球,在战斗中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背后的攻击,这就是“母衣”的作用。
奇异的名字来源于日本人将其比作母亲的胞衣,将自己安全比喻为胎盘内的婴儿。尽管名字有些异样,母衣在日本被视为特别尊贵,只有大名的亲卫队士兵才有资格穿戴。据《细川幽斋觉书》记载,织田信长挑选了20人组成“赤母衣众”和“黑母衣众”,成为传令官。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战争方式的改变,母衣的功能渐渐式微,而它却依旧存在于战场之上,这引发了西方学者的好奇。他们的研究发现,日本母衣可能灵感源自河豚。河豚是一种剧毒动物,在受惊或受到攻击时充气增大体型,用以威慑敌人。据推测,日本人从河豚身上获取了创作灵感,将身着母衣的士兵与这种被攻击时变大的动物相提并论。
然而,日本方对这种说法并未作出回应。你对这段研究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