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1年,地点淮西,宋军轻敌冒进,遭遇10万金兵埋伏,阵亡5万余人。韩世忠率部北上迎战金兵,但无法挽回败局,也只好撤退。淮西之战,主帅张俊指挥不力,又不听刘锜劝告,13万宋军一败涂地。赵构无心再战,与金国签署“绍兴和议”,向金国称臣;宋朝皇帝的继位,名义上需要金国册封。
1139年,岳飞出师北伐,在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中击败10万金兵。“岳家军”步兵、骑兵混编,被完颜兀术寄予厚望的“铁浮屠”、“拐子马”不是对手,金兵损失惨重。不出意外,岳飞将收复中原,直奔辽东,迎接徽宗、钦宗。
宋高宗赵构、秦桧只想坐稳江南,不希望武将手握重兵,更不想跟金兵交战。岳飞击退金兵攻势后,赵构连续下发12道圣旨,要求岳飞班师回朝。“岳家军”从中路撤兵,完颜兀术再次征调10万兵马,攻打淮西,前锋直抵长江。
金兵再次南下,赵构急忙调兵遣将,让张俊率13万兵马迎战,刘锜、杨存中、王德等名将悉数追随。岳飞、韩世忠也从各自的防区出征,前往淮西协助张俊作战,一起抗击金兵。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号称“中兴四将”,是南宋的顶梁柱。此战,岳飞、韩世忠、张俊同时出击,宋军阵容相当豪华。
淮西,属于张俊的防区,岳飞、韩世忠是协助,客场作战。1141年初,韩常率金兵前锋渡过淮河,攻破寿春,然后长驱直入。刘锜率2万兵马先行出发,麾下骁勇善战的“八字军”也随同行动。杨存中、王德随后跟上,张俊则在后方节制各路兵马,并未抵达战场。
庐州,即合肥市,位于安徽北部,是抵挡金兵南下的要塞。刘锜巡视庐州,发现城内兵力单薄,又缺乏必要的工具,便决定放弃庐州,退守东关。不久,金兵夺取庐州,进而劫掠和州、含山,饮马江北。杨存中、王德反击,韩常战败,退守巢湖柘皋镇。
金兵撤退,刘锜、杨存中、王德率兵渡过淮河进行追击。柘皋镇地形平坦,非常适合骑兵作战,韩常便率主力列阵,迎战宋军。同时,金兵拆毁浮桥,不给宋军退路,力求全歼。
杨存中率先出击,率3万兵马横冲直撞,与金兵“铁浮屠”进行厮杀。杨存中手持长矛,奋勇拼杀,宋军士气高昂,一度压着金兵的中路吊打。韩常看到宋军人数不多,便派两翼骑兵冲杀,将杨存中围困在阵中,扭转了战场局势。
交战正酣时,王德率兵抵达战场,与刘锜同一时间发起进攻。韩常抽调兵马去夹击杨存中,金兵的右路防守比较薄弱。王德抓住战机,亲自率骑兵冲锋,手持长柄斧头的步兵接着跟上,专门砍杀金兵的战马。
刘锜、杨存中、王德并肩作战,宋军配合默契,金兵招架不住。一番厮杀后,韩常下令撤兵,宋军乘胜追击,三战三捷,并收复庐州。柘皋之战,金兵是一败涂地。完颜兀术得知前锋战败,不敢继续南下。
岳飞、韩世忠还没抵达战场,金兵就战败溃逃,宋军失去两路夹击,歼灭金兵主力的良机。柘皋之战获胜,宋军士气非常高,可惜赵构、秦桧等人压根就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收复中原,迎接徽宗、钦宗回朝,赵构对此没有兴趣;赵构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守住东南半壁江山。
赵构、秦桧的想法,完颜兀术自然是知道。因为,赵构、秦桧等已经多次派人前来商谈议和之事。金兵刚从庐州撤退,南宋的使者就来谈判,希望两国能维持友好关系,就此罢兵。为了表示诚意,赵构下令岳飞、韩世忠、张俊等班师,淮西宋军主力跟着撤退。
宋军撤退后,完颜兀术再次派兵南下,攻破凤阳,乘机劫掠一番。张俊急忙让杨存中、刘锜、王德等返回,岳飞、韩世忠也暂停撤兵,准备迎接战斗。谁知,完颜兀术很快就撤兵,金兵并没有继续征战的意思。
完颜兀术下令撤兵时,将主力留在凤阳伏击宋军,仅率少数兵力北上。刘锜认为金兵有埋伏,不要轻易进入凤阳,应该先探明敌情再说。刘锜谨慎,不想轻易冒险,张俊改派杨存中、王德出击,进入凤阳。《宋史》记载:“俊不从,命沂中与德将神勇步骑六万人,直趋濠州,果遇伏败还。”
杨存中、王德进入伏击圈,遭遇金兵埋伏。金兵万箭齐射,宋军阵脚大乱,纷纷溃逃,金兵乘势追击,宋军前后阵亡5万余人。形势一片混乱,韩世忠火速北上增援,金兵则截断其归路,韩世忠无奈撤兵。
闻知前方战败,岳飞从安庆北上,率“岳家军”迎战金兵。得知是岳飞率兵,韩常等不敢与之过招,金兵渡过淮河返回开封,淮西之战结束。
淮西之战,宋高宗、秦桧等人一心想着议和,北伐的决心并不强,故而被金兵逆袭,宋军阵亡5万余人。回朝后,张俊将战败的责任推给刘锜,宋高宗、秦桧偏袒张俊,便解除刘锜的兵权。不久,“绍兴和议”签署,南宋向金国称臣。
岳飞则极力反对,为刘锜打抱不平,便跟张俊结下了梁子。为了向金国表示议和的诚意,秦桧、张俊联合“岳家军”将领王贵、王俊,说岳飞有异心。1142年初,岳飞遇害,血洒风波亭,此乃“千古奇冤”,宋高宗自毁长城。
参考书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