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朝第5位皇帝朱瞻基:600年来,他身上的2大疑团至今未解开
迪丽瓦拉
2025-07-23 04:02:34
0

朱瞻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传闻中的蟋蟀天子,十分喜爱斗蛐蛐。这个称号明显是误会了朱瞻基,把他形容成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历史上的朱瞻基丝毫不逊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爷爷朱棣。

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我们后世的人不管是史学家还是历史爱好者都对他十分感兴趣,但他身上有两个秘密到现在都还没解开。

朱瞻基是如何逃脱朱高煦埋伏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一路杀元老,贬藩王,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能够顺顺当当的坐稳皇位。朱元璋在很久就看出了朱棣的野心和能力,但还是坚持传位朱允炆,最终还是在朱元璋百年之后朱棣率领大军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成功坐上了皇位。

但据说促使朱棣发动战争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朱瞻基的出生。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儿子,传闻当时朱瞻基出生的时候天色大变,夜色翻涌如有神龙腾云驾雾盘旋在产房上空,

当时的朱元璋正在睡觉却梦见朱元璋来到梦里,郑重的交给他一个大圭并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正在朱棣还沉浸在美梦里,下人就来禀告朱棣说朱瞻基出生了。

在古代圭是皇权和至高无上的象征,古人又比较封建迷信很是相信预兆一说,朱棣听到自己的孙子出生立马去看想确认是否对应了梦中“传世之孙,永世其昌”的说法。朱棣一看到刚出生的朱瞻基便笑得合不拢嘴,

朱瞻基虽然是才出生的婴儿,但啼哭声响彻云霄,并且眉宇间自带雄伟之气,这也让朱棣下定决心发动了“靖难之役”。

这样的说法明显神话了朱瞻基,或许这只是朱棣想要发动战争的一个说辞,因为古代要发动战争还是讲究师出有名,也讲究天佑神助,这样的神话效果明显有利于朱棣发动的战争,

但也足以说明朱瞻基是从出生就得到了朱棣的喜爱和重视,以至于为了皇位能传到朱瞻基,选择朱高炽作为太子。

朱棣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自小身体就不好,患有肥胖症,但为人敦厚温和,处事仁善。老二朱高煦勇武非凡,谋略武功最有朱棣的风范。老三朱高燧和朱高煦性格相似,但比之又略次一筹。朱棣也是很喜欢朱高煦行军打仗都带着朱高煦,因为朱高炽性格柔软颇为不喜朱高炽,

按道理朱棣应该传位朱高煦,但却传位朱高炽,足见对朱瞻基的宠爱至深。

在朱棣得到天下后的第二年就册立朱高煦为皇太子,待到朱瞻基12岁时又马不停蹄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这样的荣宠让朱高煦有了警觉之心,

朱高煦也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皇位在自己手中溜走,所以暗中一直在培养私兵以备不时之需。

最终朱棣去世,由于朱高煦没有事先得到消息,等到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继位,朱高煦只好继续忍耐蛰伏。

朱高炽想要迁都南京,于是派朱瞻基先去南京处理事务,但没想到身体没能支持住,虽然在病重时就下令召回朱瞻基,但没能见到朱瞻基就去世了

。朱高煦得到朱瞻基回京消息,提前埋伏在了朱瞻基的路上势要除掉朱瞻基。

但朱高煦一直苦等,却没等到朱瞻基的身影。等几月过后才听到朱瞻基已经回到京城继位,朱瞻基到底是怎么绕过必经之路回到京城的,这到现在都还是未解之谜。

或许朱瞻基一开始就没有离开京城,或许是朱高煦的疏忽没有拦住朱瞻基,再或许朱瞻基又另外找到什么小道,这都不得而知了,朱瞻基就是这样顺利回到京城继承了皇位。

朱瞻基为什么年仅36岁就去世

朱瞻基继承了皇位史称明宣宗

。朱瞻基在位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自己叔叔朱高煦的叛乱,并对朱高煦处以蒸刑。又几次率兵攻打蒙古,把蒙古打得节节败退,在军事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文治方面朱瞻基也是一把好手,把明朝的经济和文化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个人兴趣培养上,朱瞻基的书法和画工都可以和大师相提并论。

可以说朱瞻基无论是在治国还是在修身方面都是佼佼者,没有辜负朱棣对其的厚望。但这样优秀的皇帝为什么年仅36岁就去世了呢?

这让后世的人都想不通,在历史上谁也没有给出一个解释,人们都纷纷在猜测朱瞻基的死因,有人说朱瞻基是沉迷于美色纵欲过度而死,但朱瞻基一生唯爱孙若微,这样的猜测是不可能的。

也有人说朱瞻基是沉迷于丹药的长生之道,但这也不可能,从朱瞻基写的文章和平日说辞来看,朱瞻基对于生死看得很淡相信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有人说是朱瞻基是被人谋害下毒死的,这样的说法也是不可信,朱瞻基治理的天下安稳太平,而且他的敌人也都是被消灭殆尽,前朝残留也被安抚的很好,所以其死因到现在都是个谜。

或许就像电视剧《大明风华》里朱高煦评价朱瞻基:

“论起虚伪残忍,他不输我爹永乐皇帝;论起狡诈伪善,他超过我大哥。这样的人心机太重,杀气太大,运气太好,这三件事都夺了天机,他不会长寿的。

”朱瞻基仅仅在位十年却做了许多皇帝,在位四五十年都没做成的事,或许英年早逝也在此了。

总结

朱瞻基的一生传奇非凡,虽说有梦中预示,但如果朱瞻基本人整日不思进取只知道玩乐享受,那我相信朱棣也不会想要传位给他。打铁还需自身硬,给了机会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在每时每刻都不松懈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牢牢抓住,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女杰个个也不忠,慈禧可谓“女精英”。卖国割地民遭害,遗臭万年也留名。——《评慈禧》 若提起清朝中出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名言出自唐代史学家吴兢的政论性史书《贞观政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原创 世... 中国正式崛起是起始于改革开放,现在已经40年,发展到今天非常的艰难,而韩国发展了50年就成为了发达国...
原创 老... 1949年,对于老蒋而言,是个灾年,他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这年5月4日,上海招商局董事长徐学禹接...
原创 长... 前言 长平之战本就是赵国注定就失败的结局。第一,赵国本就没有大面积的耕种土地。秦国不一样,他有夺掠而...
原创 外...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霍去病19岁时,成为骠骑将军,率领千军万马,成功地打...
原创 如... 真实的历史中梁山好汉在三国演义的时代就像羊入虎口,翻不起一点浪花;要是看水浒传的描写,梁山好汉到了三...
原创 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而刘备作为三国里面的...
原创 朱... 朱元璋在胡惟庸倒台后,对李善长说:“善长啊,你回来继续做事吧!朝廷离不开你啊!”这句话问过以后,李善...
原创 三... 第五、赵云 赵云,蜀汉名将之一。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
原创 曹... 人们常讲“ 乱世出英雄 ”,三国时期可谓人才辈出,各个领域都有位居巅峰之位的大家。 论 武功实力 ,...
九百年周庄:是旅游目的地 更是... 友人说,感觉每年这个时候我便会去周庄。其实,何止是在秋天,在不同的季节里都去过,而这两年,总是在秋风...
原创 孔... 在知识的海洋中,总有一些看似简单却深藏玄机的问题,如同隐藏在海底的暗礁,稍不留意就会让航行的船只触礁...
原创 师... 说起腾海清将军,他红军时期有不少传奇故事,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他,并不为过。 下面来讲述一下,他刚加入红...
原创 加... 【历史】现在很多国家的目标,就是发展成为发达国家,认为这是国家发展的终点。 但是其实并不是如此,在世...
原创 古... 前言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让一个人上了热搜,这个人就是南派三叔。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写到过一个神秘的东西...
一封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特别的... 来源丨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1895年1月23日,丁汝昌收到了日本海军司令伊东佑亨的一封劝降书。此书收...
原创 祖... 在广西省贺州市,廖先生家中藏有一枚极具历史意义的钱币——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钱币是廖先生祖...
徐文宁专栏:《大墓无钺不显贵》 大墓无钺不显贵 徐文宁 徐文宁, 1990年国家文物局授予文物鉴定职称,国内著名文化经纪人 艺术品...
原创 原... 三国时期,曹操邀请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一段著名典故,熟悉这段典故的人或许会提出一个疑问:曹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