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7年,宋神宗继位,即位之初,他内心郁闷不已,因为当时的大宋已经病了,还病得不轻。
面对积贫积弱的困境,宋神宗想要挽大厦于将倾,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名叫王安石。
在宋神宗抛出的橄榄枝下,王安石觉得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于是果断赴京,决定与宋神宗一起创造历史。
两年之后,王安石被任命为了参知政事,次年正式拜相,开始执掌大权,而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此拉开了序幕。
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的影响很大,由于触及了不少人的既得利益,朝中反对变法的浪潮一波接一波。
与此同时,在家里守孝满三年的苏轼,回到了京师,但是他发现一切都变了,而他曾经引以为傲的雄心壮志,在逐渐被消磨,原来世间最有力量的只能是时间。
苏轼不能接受新法,于是便上书抨击,结果被王安石给收拾了一顿,而新旧两派的激烈冲突也将在苏轼身上集中爆发。
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后给宋神宗写了一篇奏表,新党觉得这篇奏表大有可为,便栽赃苏轼包藏祸心,愚弄朝廷,于是便爆发了乌台诗案,苏轼锒铛入狱。
在狱中,苏轼受尽了折磨,他甚至觉得将命丧于此,好在,当时还有不少有良知的文人,在他们的营救下,苏轼捡了一条命,被贬黄州。
此后的苏轼在仕途上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他开始游戏人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呼朋唤友,得过且过。
但苏轼却始终鼓励后辈积极进取,当跟随他读书的年轻学子潘大临要赴省参加考试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词鼓励。
可没成想这首词却成为了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有5个字能让人笑喷,但如今已成耍酷的金句。
言论不能自由,何谓盛世乎?
封建社会中的文字狱是令读书人所惧怕的字眼,高压政策之下,严格控制着言论,道路两边尽是朝廷耳目,文人自然要小心翼翼。
只是无论什么朝代,都会有不惧怕政治黑暗的勇士,宋神宗是个革新派皇帝,但他却在暗流涌动的朝堂上举步维艰,即便他打心底是对苏轼很欣赏。
而乌台诗案的触发点,放在现在根本不是什么事,但是在当时却差点要了苏轼的命。
文人相轻,自古以来,便是文化界的一股邪恶势力,而苏轼恰恰就倒在了这四个字上面,他在文学上的出类拔萃,自然注定了很多文人想狠狠地踩他一脚。
既然有人挑头找苏轼的麻烦,那么就有人看戏,自然也会有人落井下石,一时间,朝野中弹劾苏轼的奏折如同漫天的雪花般被送到了宋神宗的案前
宋神宗并不是一个太过昏庸的皇帝,也不是不明是非和滥杀无辜的掌权者,但他却顶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苏轼只能被押解进京接受审讯。
审问苏轼的是一群小人,他们的嫉妒之心,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子,狠狠地插在了苏轼的心口,正如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言:
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苏轼在监狱中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当时被关押在苏轼隔壁的一位官员,留下了这样两句诗:
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通宵达旦的侮辱和殴打,就连隔壁的犯人都听不下去,这对于苏轼来说,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乌台诗案扭转了苏轼的人生轨迹,也让他的心性发生了巨大转变,在此案发生之前,苏轼愤世嫉俗,无所畏惧,好似一个战士,横刀立马,无所畏惧。
可是在案发之后,苏轼变了,他不再愤世嫉俗,开始随遇而安,将生活努力过成段子,毕竟监牢中弥漫的死亡的气息,时时刻刻敲击着他的心灵。
但即便如此,苏轼依然是个坚强的人,仕途的不顺,让他得以在文学上大放光芒,这也使得无论被贬到哪里,苏轼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愿意跟随苏轼学习的年轻后辈也络绎不绝,而潘大临就是其中之一,这或许就是大师的魅力。
潘大临是湖北黄州人,家境贫寒,属江西派诗人,极善诗文,又善工书,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慕名拜访,跟随苏轼学习,苏轼对他非常欣赏,正如北宋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所言:
湖州黄州人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
学而优则仕,这是古代读书人的追求,无论苏轼经历过什么,但他都没有对朝廷失望,更没有想过诋毁朝廷,所以时常鼓励潘大临去拼一把。
潘大临在进省应试前,苏轼极为开心,还为他作了一首词,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嘱咐,这首词便是《蝶恋花·送潘大临》,诗曰: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这首词如果用白话文直译是这样的意思:
送别的酒劝你一醉方休,清秀而丰润的潘郎,你会是何家的女婿?请你记住美女与升官所赏的喜钱,可不要交给邻居家的女子。
回忆起美女如云的长安,想到了三十年前的我,风流帅气很不一般,为了以后向青楼女子寻觅往事,还在青楼墙上留下了名字。
诗词的上片写出了苏轼对潘大临的期望和嘱咐,让他不要忘了初心,可谓语重心长,话短情长。
诗词的下片则是苏轼的梦幻和假想之笔,他以自己的从前勾勒了潘大临的以后,一句“我是风流帅”则将苏轼的自恋之情诠释地淋漓尽致。
我是风流帅……
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成为了这首词的灵魂,虽然能让人笑喷,但却成为了喜爱耍酷之人的口头金句。
不过相比较现在的耍酷,年轻时候的苏轼是真的很“酷”。
苏轼在写这首词的三十年前,他还是个二十岁不到的帅气小伙,赴京应试的风华正茂,立志中举的信心满满,他似乎已经站在了“风流帅”的行列。
当时的苏轼深谙书中自由黄金屋和颜如玉的道理,所以他也以此鼓励潘大临向着目标冲刺,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苏轼确实是个乐观的人,他在鼓励潘大临的时候,没有提到自己的所受的挫折和磨难,这种难得的品质,让苏轼注定是一位“千古风流人物”。
参考文献:《宋史》、《苏东坡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