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电视剧,大秦赋愣是被无良编剧整成了大情妇,彻底败光了大秦帝国前几部的观众缘。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华夏,混一中华,千古一帝,实至名归。但是在秦统一中国的历程中,秦始皇是这场接力赛中的最后一棒,在这一个传递了6代的接力跑中,第一棒,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居功至伟,秦赵襄王在位期间,屡屡用兵,消灭山东六国雄兵百万,注意这里的百万不是虚值而是个实数,尤其是长平一战消灭赵国四十几万人,彻底把赵国打出了统一中国的候选名单,但是我认为在这秦国从弱小到崛起到最后统一中国的旅程中,有一个人的功劳绝对不能忘记,那就是秦惠文王,没有他的坚持,秦国的变化很有可能和其他国家的变化一样,政亡人息,甚至可以说,秦惠文王的功劳丝毫不亚于秦孝公与秦昭襄王。
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历史上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在战国时期变法是一个潮流,几乎每一个大战国都在进行变法图强,作为变法的先驱,魏国任用李悝变法,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楚国也,曾任用吴起变法赵国还有赵武陵王的胡服骑射,燕国有燕昭王,韩国用申不害变法,所有的国家都在尝试用变法来使自己变得强大。但是和秦国相比,这些国家的变化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阵亡人兮,变法者或者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那么这个国家的变化也就结束了,变法的内容要么只留下一点点皮毛,要么索性全部回归本源。只有秦国将商鞅变法的成果一五一十的保留了下来,这才造成了后来秦国有气吞六国一统中华的局面。
这其中秦惠文王的功劳是最大的。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是商鞅背后最大的靠山,但是秦相公不可能永远不死,要想把变法内容坚持下去,只有后续的君主任可变法,这样才能够避免政亡人息的局面。秦孝公没有活过50岁,变法的时间并没有长到能够彻底改变秦国在秦国形成强大的变法惯性。所以在秦孝公死的时候,国内反对变法的声音还是很强的,秦孝公刚刚死,尸骨未寒,他最器重的商鞅,就遭到了反噬,被五马分尸而亡。一般情况下作为变法的主脑,商鞅死翘翘了,
由他主导的变法自然而然也就结束了。但是在秦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杀商鞅而留其政,一方面是秦国朝堂君主与大臣博弈的结果,另一方面,作为君主惠文王是实实在在看到了商鞅变法对秦国带来的改变,所以他绝不愿意让秦国翻新鞋走老路。
在当时,秦国的变法基本上已经成型,只要继续依靠强大的惯性以及凭借行政机器执行就可以了,商鞅的重要性远远不如秦孝公时期。所以秦惠文王可以杀商鞅,一来向保守势力妥协,同样也可以堵住保守派的嘴,死对头商鞅死了,他们没有理由继续折腾。
其次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商鞅的威望极高,甚至盖过了新登基的秦惠文王,如果再留着商鞅的话,商鞅登高一呼,会不会威胁到赢家对全国的统治?这一点是作为君王的秦惠文王所必须考虑。所以他杀商鞅而留秦法,一方面堵住了守旧派的口,另一方面实打实的消除了自己王权路上的威胁,还保住了变法的成果,一举三得,秦国的变法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坚持到底,这才使得秦国最终能够问鼎中原。
其次,秦惠文王吞并了巴蜀,为秦国夺取了稳定的大后方。
巴蜀两国在四川盆地里自己闹腾,互相攻击,这两个国家都想秦国求援,试图借着秦国的手消灭对方,从而独霸四川盆地。面对这两个国家的球员,秦国朝堂为此特地开了一个扩大会议,著名的外交家张仪觉得没有必要帮助他们,巴蜀弹丸之地,灭了也没啥意思,不如东出痛打韩国,那叫一个爽。但是此时此刻司马错出场了,他认为打韩国无非就是几个城池的得失而攻打巴蜀则能够赢得一片广阔的后方。最终在司马错的带领下,虎狼之师的秦军,消灭了巴蜀两国,最终占领了四川天府之国,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再加上靠着张仪的忽悠与反间,秦国从楚国夺取了汉中,再加上后来李冰修建都江堰,把成都平原彻底开发,使之成了秦国的大后方,确保其兵精粮足,可以一直保持对外的攻势,这才有了后来的昭襄王与白起的大杀四方。
所以在秦国的历史上,秦惠文王绝对不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而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丝毫不输给秦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