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吴蜀魏三国都各自有一个英年早逝的天才,他们分别是魏国的郭嘉,蜀国的庞统和吴国的周瑜。这三个人都是各自阵营中的重要人物,而有都如同流星一般的英年早逝,那么这三个人的英年早逝对各自的阵营的损失到底谁最大呢?
首先是魏国的郭嘉,郭嘉是三国中无可争议的鬼才,他一生跟随曹操屡献奇谋,协助曹操破吕布、灭袁术、败张绣、征袁绍,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的汗马功劳。郭嘉在世的时候算无遗策,甚至预言孙策之死,被曹操称作奇佐。史书上称赞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却在曹操征讨乌丸的路上病逝,年仅三十八岁。郭嘉的病逝对于曹操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但客观上讲郭嘉的死对于曹魏阵营的影响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曹操的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如郭嘉这样级别的谋士还是有了。比如荀彧、荀攸、程昱等,这些谋士都是当世奇才,都能够弥补郭嘉去世之后带来的损失。因此郭嘉之死对于曹操来说只是伤在皮,虽然阵痛但是很快便会愈合。
接着便是蜀国的庞统,应该说蜀国的庞统除了名气大之外,其他方面根本都无法和郭嘉周瑜比较,就连颜值也比不过别人。就是因为颜值低,因此才被孙权周瑜拒之门外,最后只好投奔刘备。刘备起初也不觉得他是什么人才,就只让他做县令,没想到庞统断案入神,一天之内就将三个月挤压的案件全部审理完,这才引起刘备的重视,最终给予重用与诸葛亮同拜军师中郎将。
刘备入川的时候,庞统急于立功屡次劝说刘备夺取西川,但刘备觉得庞统的计划过于急功近利,因此没有采纳。一直到刘备和刘璋闹翻后,他又向刘备提出夺取西川的上中下三策,刘备采取中策。可没想到庞统却在攻打雒城的时候被箭射死,最终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寸功未立,实在可惜。之所以将庞统之死放在郭嘉之前是因为刘备身边如同庞统这样的谋士寥寥无几。庞统一死,刘备不得不调整部署调诸葛亮、张飞入川,而让关羽独自镇守老家荆州,为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埋下伏笔。庞统的死让刘备不得不重新调整兵力部署,最终让镇守荆州的大军入川作战,削弱的荆州的防御。从这一点看庞统之死确实伤到刘备的肉,着实让刘备疼上一阵子。
最后便是周瑜之死,在所有这三个人中周瑜的地位最高同时也是功绩最高,他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的三国鼎立的基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下奇才却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在巴丘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周瑜的英年早逝对于东吴是致命的,周瑜是孙策留给孙权的顾命大臣,在政治上他是孙刘联盟的有力支持者,他在世的时候,孙刘联盟一直非常牢固,而他去世之后,孙刘联盟便开始瓦解,最终导致兵戎相见。从军事上看周瑜的死直接影响着东吴对曹操的军事态度。周瑜在世的时候孙权对于曹操在军事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无不雄心勃勃,连下曹操数城,而周瑜一死,孙权在军事上开始倾向于保守不敢有任何进取,最后孙权发现公瑾不在了他连合肥这座孤城也打不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便转变态度向曹操称臣,并带兵夺取的荆州背叛了孙刘联盟。从这点看周瑜之死伤到东吴的筋骨,东吴因为周瑜的死改变了原来的大政方针,最终让东吴在后面的几十年内除了背叛联盟外几乎没有任何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