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大清朝,内阁大学士与各部尚书,谁的官品更高?
迪丽瓦拉
2025-07-26 19:32:53
0

顺治十五年,清王朝参照明制,以内三院为内阁,大学士加殿、阁衔,称为保和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从顺治到乾隆年间,大学士的级别时高时低。高的时候是朝廷重臣,低的时候就只是普通的官员。在康熙九年,将大学士确定满、汉为正二品,雍正年间将内阁升为正一品,在各部尚书之上(尚书为次一品),因此称内阁为宰辅。乾隆十三年将原来的四殿(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二阁(文渊、东阁)变成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赠设协办大学士,作为大学士的副职,品级为从一品。

内阁大学士的职掌让人看了就是宰相,所以乾隆说:“夫宰相之名自洪武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权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秉钧执政之宰相也。”宣统三年,这个延续了整个清朝的内阁被废,代之责任内阁。

而三殿三阁的大学士满汉各二人,都是正一品,大学士虽然位尊权微,但始终是清朝仕途中最华贵的官职和文臣的最高荣誉。作为大学士的助手称之为协办大学士,他们是满汉各一人,从一品,是不加殿阁衔,他们大多是六部的尚书,也可直称之为某部尚书。在下面的就是内阁学士,满族六人,汉族四人,一般兼任礼部侍郎,是从二品。最底层的官员就是笔帖式,十人,全部由旗人担任。

大学士虽然是正一品,但年俸银却只有二百一十五两,年柴薪银一百四十四两,协办大学士虽然是从一品,年俸银只有二百一十五两,却没有年柴薪银。尚书为从一品,年俸银只有一百八十三两,年柴薪银一百四十四两。

但作为地方官的总督虽然是正二品(如果加兵部尚书衔的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的为正一品),他们的俸银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二两,但养廉银却达到了一万五千两到二万两。巡抚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的为正二品),俸银一百二十两,养廉银为一万两到一万五千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今天许多的地名,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几个木板上,发现了秦王政八年(前239年...
原创 中... 冯玉祥巧施反间计,阎锡山上当送军饷 1930年3月6日,阎锡山的报务组突然截获了一份蒋介石发的电报。...
原创 《...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延续276年,共有16位皇帝,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
原创 沙... 沙丘之乱无疑是一场很典型的政治陷阱,但这种陷阱并不是政治对手挖掘的,而是被卷入这场政治斗争之中的人自...
原创 王... “两山轮战”的开始和结束,改变了顾一野和高粱的思想、眼界以及未来。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这场战斗名...
原创 妲... 说到苏妲己,大部分人脑海中出现都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形象。她因为面容姣好,深受纣王的喜爱,纣王贪恋她的...
原创 1... 五十七年前的这份记载,至今读来仍是那样令人振奋和开心: 1965年8月17日,毛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原创 唐... 自古以来,谁听到过有人在敌方地盘建造城池的呢,别说没听到过,就算说起来都不会有人相信,因为这不光是天...
原创 北... 大宋太宗年间的奇案,为什么说它奇呢?一是因为它的过程很离奇,第二是结果很令人惊奇。这桩案件最后由宋太...
原创 玄... 说起唐朝,那就必须说起玄武门之变。这场兵变中,走出了大唐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但是大唐最贤明的太...
原创 陈... 1360年,陈友谅率大军,乘巨舰,沿江而下,准备一举消灭朱元璋。于五月份,借巨舰之利攻下太平,并杀死...
原创 历...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之中,其中的女主赵敏算得上是金庸作品中最为光彩照人的一位之一,多次跟《射雕英...
原创 三... 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演义》,我想也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了,看着里面的人,每个人都充满了热血与忠诚,每个人...
原创 魏... 一,事发金銮殿 大唐贞观年间,一次早朝,金銮殿上文武百官两厢站立,大唐天子唐太宗端坐龙椅,礼部尚书沈...
原创 实... 日本被称为最不敢考古的国家,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祖先依然很陌生,也不知道来自于哪里,传说早在秦代,秦...
去非洲搞钱的年轻人,攒下人生第... 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授权 转载请联系作者 95后又找到了“搞钱”新思路!他们舍...
原创 九... “煮酒论英雄”说起秦国的名将,一定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那就是白起。白起——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原创 中...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国自然流传着无数的英雄传说和民间故事。 但其中的很多人物虽然在民间十...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明朝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在明中后期...
原创 宋... 宋代繁荣景象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所有生产行业当中,农业是最基本的生产行业和经济来源。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