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人顶三个师!被刘少奇盛赞的这位传奇特工,计谋有多厉害?
迪丽瓦拉
2025-07-27 05:33:23
0

文|逆北

前段时间热映的电影《悬崖之上》,中共地下党员张宪臣夫妇冒着随时可能被日寇逮捕的危险,执行“乌特拉计划”,最终成功获得日伪方面的机密情报,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样惊险曲折而又不乏情感元素的剧情,赢得了不少好评。

而在真实历史中,像张宪臣夫妇这样潜伏于敌人心脏中的革命伴侣,也是存在原型的,他们,就是李时雨和孙静云夫妇。

(李时雨)

01从组织义勇军抗日到打入伪法院

李时雨是黑龙江巴彦人,早年曾在平津地区求学,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后来在北平读书研习法律期间,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妻子孙静云,也是一个有主见的自由女性,二人在求学路上经人联系相识相爱。孙静云的娘家对于当时囊中羞涩的李时雨非但没有怨言,反而省吃俭用,来供应小夫妻的生活。而李也颇受感动,刻苦读书,学成后不久,就被派回家乡组建抗日义勇军。

李时雨回到家乡后,正赶上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不久,地方上的亲日派建立伪政权,打算迎接他们的“皇军”。李时雨来到后,立即展开工作,先后将山林落草的土匪、破产小农和爱国青年学生编入抗日的队伍,开展游击战争,四处袭扰日军,惩罚投降日寇的汉奸。

李时雨所在的游击队一开始打了不少胜仗,缴获了一些枪炮物资,但是,随着日寇精锐师团的开到以及内部分裂的扩大,黑龙江地方的抗日战争进入低潮,而李时雨的搭档也不顾其劝阻,投降日寇当起了伪军。由于情况复杂,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李时雨在党组织安排下返回关内。

眼看家乡沦陷,李时雨心如刀绞,后来,他又在东北老乡介绍下,到张学良身边从事文书工作,并做起了东北军内部的抗日动员工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在南京被扣押,东北军群龙无首,被蒋介石打乱序列,分散到华东地区。李时雨认识到情况发生变化,本想继续潜伏,但因被特务察觉,遭到遣散,李时雨几经辗转又回到了天津,结果遇上了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发生后仅仅三个星期的时间,平津地区迅速沦陷,党组织指示李时雨留下来开展情报工作。于是,他利用过去求学搭建的人际网络与自己掌握的专业法律知识,到天津伪法院当起了检察官。

李时雨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一选择,竟然给他日后打入汪伪高层埋下了伏笔。

02接近陈公博,拓宽情报来源

汪精卫投敌后,欲在短时间内组建起南京伪政权的领导班子,于是,他派亲信到北方来拉人,以便于送到南京去参加所谓的“国民党六大”。当时,李时雨身边有好事者将他推荐给汪伪政权派到北方的组织人朱晶华,巧的是,朱当时也是间谍人员,只不过他受重庆国民党政权的领导。对于李时雨的背景经历,他也没有多问,便带着他到南京参会。

由于李时雨过去毕业于法律专业,汪伪高层如获至宝,又任命他为所谓的“立法委员”,这便给他接近当时汪伪集团二号人物陈公博提供了机会。

(陈公博,左三)

在和陈公博汇报工作以前,李时雨就做好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他知道陈对轻易逢迎自己的人疑心很大,但他又不能故作清高,不然这样就无法获得汪伪集团叛国投敌的内幕。因此,他在面对陈公博的提问时,不卑不亢,同时假意称自己阅读过陈公博早年在上海办的《革命评论》,对他非常崇敬。

陈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法律理论底子深厚,又误认为李对自己过去的政治观点认同,所以对他非常器重,以后陈公博兼任上海市长和保安司令,又把李时雨调来给自己当秘书处长。李时雨在陈公博身边刻意表现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样子,更让陈对其“刮目相看”。

由于和陈公博建立起联系,李时雨得以更及时有效地获取汪伪政权和日寇之间的一系列卖国协定,同时,对于日伪军高层的所谓“清乡”计划,他也能做到预先察知。每每日伪军还没有出动,江南地区的新四军部队就知道了敌人的进攻路线等情报,事先有所防范。

(活跃于敌后战场的新四军一部)

而李时雨传递这些情报到根据地,正是靠了一块块不起眼的“肥皂”。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李时雨夫妇为了安全起见,将写有情报的纸卷塞入打好孔的肥皂当中,然后再用经过处理的肥皂粉末将其填平。这样从外观上看和普通肥皂没什么区别。经过这番巧妙地设计,化装成商贩的我军情报人员将这些特殊的肥皂和普通肥皂混在一起,用担子挑着送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去。每每成功,平安无事。

03“一尘不染”不符合斗争的需要

当然了,李时雨对于汪伪集团卖国投敌、贪污腐化的行为非常痛恨,他时常压抑住自己这样一种复杂的情感,不让它被外界察觉。

但是,时间久了,上海的日本宪兵对他产生了怀疑,觉得这个清廉的汪伪官员非常可疑,另外,他们又从其他渠道得知李时雨夫妇和已经暴露的中共地下党员何松亭相识,因此,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于一天深夜逮捕了李时雨的妻子、同为中共地下党员的孙静云女士。

为了套出她的话,日本宪兵和汉奸一面假意好言安抚,一面恐吓,眼看孙静云不为所动,他们又用灌凉水、跪砖头等卑劣手段折磨孙的身体。今天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名词或许没什么感觉,但是其对人身体的刺激和压迫,却远非普通人所能忍受。

孙静云知道,一旦自己说出些什么,那么将影响到丈夫李时雨的潜伏工作。所幸,当时李时雨也及时地通过陈公博的关系,向日本宪兵队施压,要求其立刻放人。过了两周时间,日本人看到孙静云什么也没说,大为失望,只得匆忙放人。孙静云经受住了考验,李时雨也意识到了身处环境的险恶,愈发的小心行事。

李时雨也清楚,身边的日伪特务会盯上自己,除了因为他和陈公博联系紧密外,还有一点则是自己表现出的“一尘不染”。因此,为了给自己的情报工作提供掩护,他开始主动掏腰包和上海的日伪组织负责人吃饭,这样能够尽可能避免对方的怀疑和搞破坏。另外,由于他曾经出面保护过几位在上海滩受到特务骚扰的女星,有些人便传闲话,说李时雨好女色。李对于这些也不做辩解,因为在他看来,这正有利于敌人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他也好从容地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04上海起义未成功,继续潜伏等待黎明

抗战胜利后,李时雨得知东南地区的日伪军得到重庆方面授意,抵制向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缴械投降,所以在组织的安排下,他利用伪军内部的矛盾,试图策反其中的一部分人马,来配合新四军尽快夺取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在李的联络下,曾有一团伪军答允支持起义,但因为敌情变化过快,党中央当时又把工作重心转向东北地区,夺取上海的计划未能实施。

不过,被李时雨策反的伪军部队,出尔反尔,想投靠重庆来的接收大员,继续为非作歹,结果被李及时告知新四军武装,将其一举歼灭。而解放上海行动计划的推迟,也让李时雨能够继续以“汪伪高层官员”的身份潜伏,后来又打入到军统内部,直到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至于那被送上刑场的汉奸陈公博,他到死也不会想到,自己身边的亲信秘书李时雨,竟然是中共地下党员。

(陈公博接受审判)

参考文献:

李时雨口述,张德旺整理《敌营十五年:李时雨回忆录》,中共党史出版社

石源华《陈公博的一生》,上海书店出版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公元219年刘备在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便在众人的欢呼中风光的自封“汉中王”。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焕... 中新网厦门10月18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开馆仪式18日在厦门大学举...
原创 隋... 说起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得提起在历史上很有名,也很牛逼的门阀,这就是西魏独孤...
原创 清... 清朝灭亡于1912年。虽然清朝灭亡了,但还有许多后续问题仍需要处理。其中之一就是清军的去留。由于清军...
六尺窄巷 礼让心更宽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
原创 曹... 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大汉正统?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因为他并不是西汉末代皇帝汉平帝刘衎的后代,他是汉景帝...
原创 大... 我们看秦朝的历史,看秦朝的电视剧,让我们对秦朝尚武的精神十分敬佩。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不断强盛起来...
原创 赵... 如果说是赵构发善心了,一定有人不相信这件事情,如果说是赵构怕了或许有这个可能,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赵构被...
原创 郭... 建筑史上有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居住的机器",优秀的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
原创 杨... 唐玄宗搞定儿媳妇杨玉环,这事儿虽说不合伦理,但在那个时代,换个身份就啥事儿都没有了。 毕竟这是从李治...
原创 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说的,大泽乡起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原创 玄... 唐朝建立之后不久,拥有巨大军功的李世民和当之无愧的皇太子李建成就展开了明争暗斗,虽然朝中大臣们都知道...
原创 苏... 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风云巨变,尤其在1991年苏联的解体一度震惊了全世界,对于强大的苏联,世人还停留...
原创 清... 历朝历代以来, 反腐倡廉一直都是古代统治者所想要尽力实现的目标 。自秦朝开始就设立了如御史大夫这般可...
原创 郑... 我国虽然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但绝不保守和封闭。历朝历代,我国与海外就有着极为悠久的贸易、交往的历史...
原创 长... 引言 万里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军事工程,它的建筑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寻到西周时...
原创 康... 题记:近代中国的悲惨,表象是清政府的无能,一味的对各国列强妥协。深层的原因其实很多,最重要的是全国全...
原创 袁... 东汉末年,诸侯中势力最强大的就是袁绍,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
原创 晚... 落后就要挨打,是我们中国人用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晚清的堕落,导致种种悲剧,是我们最不愿提起,却最应该...
原创 清... 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座多民族居住的城市,这里被誉为优美的牧场,它就是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世界上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