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太宗明知李治性情懦弱,难当大任,为什么还要选他做接班人?
迪丽瓦拉
2025-07-27 05:32:16
0

作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开明帝王,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唐朝的统一,可谓立下了赫赫战功。聪明果断、善于用兵的他,在武德九年的时候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而被立为太子。

李世民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李世民最终却选择了性情懦弱的晋王李治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结果却酿成了武后的专权,改唐为周的悲剧。从而导致了李唐皇权旁落数十年,几乎断送了李唐王朝的国祚。

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明知道李治性情懦弱,难当大任,却又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他来当自己的接班人呢?

时间回到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罪被幽禁了起来,就在唐太宗废除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魏王李泰便天天跟随其身边殷勤服侍。

在此期间,唐太宗答应立李泰为太子。对于太宗的这一决定,中书侍郎岑文本、侍中刘洎等人均表示赞成,可司徒长孙无忌却对此持反对意见,并坚持要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就在唐太宗答应立李泰为太子后,李泰曾对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直到今天,我才成为陛下真正的儿子,这是我的再生之日啊!陛下,我只有一个儿子,等我死的时候,一定会把他杀掉,再将皇位传给晋王……”

唐太宗听后非常地感动,于是将这些话说给了大臣们听,并感慨

:“天底下哪有不爱自己儿子的父亲?我看到他能够这样做,心里十分安慰,很喜欢他!”

此时,谏议大夫褚遂良站了出来

:“陛下刚刚说的话似乎不太合情理,还请三思,免得铸成大错。陛下想一想,等您‘万岁’以后,如果魏王得了天下,怎么可能杀掉自己唯一的儿子,而传位给晋王呢?再者说,陛下当初就是因为已经立了承乾为太子,又过于宠爱魏王李泰,给他的待遇也远远超过了承乾,所以才会酿成今日之变故……”

褚遂良的这番肺腑之言就是想要唐太宗以此为鉴,如果执意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将晋王李治处理掉,这样大家才都会安心。

面对褚遂良的谏言,唐太宗老泪纵横

:“我做不到……”

说完便起身回宫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李祐因为发动叛乱而被赐死;而身为唐太宗的弟弟,汉王李元昌又因参与了太子的阴谋也被处死,所以太宗的心情极为不好。

就在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废除后,魏王李泰十分担心唐太宗会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于是便对李治说道

:“你一向都与汉王关系友好,如今他出事了,你难道一点也不发愁吗?”

听了李泰的话,李治感到恐惧不安,终日里愁眉苦脸。

唐太宗看到李治愁容满面的样子后,不禁感到很奇怪,便追问其原因。李治将李泰对自己讲的话告诉了父亲李世民,父亲听后很是意外,同时也开始后悔不该说要立李泰为太子的话。

回忆起自己责问李承乾为何谋反时,李承乾说

:“我已经做了太子,还能有何要求?要不是因为受到魏王李泰的逼迫,为了自保,却不想受了坏人的挑唆,才做出越轨之事来……陛下如果真要立他为太子的话,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

思来想去,唐太宗对魏王李泰更不放心了。

一次在寝宫里,唐太宗对身边的几个心腹大臣说道

:“朕的三个儿子、一个弟弟竟做出如此事情来,好不叫朕痛心啊!”

说罢,转身就向床头撞去,在大臣们的争相阻拦下,唐太宗又将佩刀拔了出来想要自杀,幸亏褚遂良眼疾手快夺下了佩刀,将它交到了李治手中。

唐太宗表示,如今自己想要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但又害怕文武百官中有人不肯,也不知外面的舆论如何?长孙无忌说道

:“晋王仁慈孝顺,天下人早就归心了,陛下请放心,谁要是敢反对,我就砍掉他的脑袋!”

就在唐太宗立晋王为太子的当天,魏王李泰便率领百余名骑兵来到了永安门,唐太宗得知后敕令守门的官员拦住了骑兵,将李泰带进了章门并幽禁在北苑。紧接着,唐太宗就颁下诏书,立晋王李治为太子,是为唐高宗。

在此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侍臣说过这样一段话

:从今往后,但凡是太子无道,而藩王想要取而代之的,就将他们一同罢免,作为子孙后代的一个制度。

我们从唐太宗李世民的这段话就可以看出,他将李治立为太子的原因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唐太宗也是迫不得已!

当初,他自己为了当上皇帝,搞得兄弟之间兵戎相见,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亲兄弟被杀、父子间不和,所以现在的他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重演。

更何况,唐太宗的心里很清楚,如果将魏王李泰立为太子的话,李承乾和李治二人肯定会性命不保;相反地,李治虽说性情懦弱,但却生性仁慈,如果将他立为太子的话,李承乾和李泰二人也定会平安无事、性命无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浅... 高句(gōu)丽是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政权。历史悠久,从公元前37年建国经历了27代国王到公元...
原创 清... 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早年在北大教学时,曾被讲堂底下那些自视进步的青年学子嘲笑脑袋上的马辫,而辜鸿铭则回...
解锁海淀统战记忆!海淀区统一战... 56个民族团结共荣, 五大宗教和睦相处, 一个个历经岁月洗礼的故事, 讲述着中国共产党 广交朋友、凝...
原创 毛...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的名号可谓是名震中外的,他不仅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
原创 此...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同时,因为他重视人才培养,破革提拔一些有识...
原创 曹... 其实孙权也没办法,孙权一直都想当皇帝,是个人谁不想当呀?更何况孙权这个人,他之所以不称帝,主要是原因...
原创 郭... 中国古代有不少的皇帝,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他们白手起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其他...
原创 不... 美是一种资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若是一个女人长得美,肯定是令人羡慕的一件事。 不可否认,每...
原创 长...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秦、赵两国合计出动85万兵力,在长平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决战。这场战争历时...
原创 褒... 关键词 褒姒 青铜之路 褒斜道 褒姒,《史记》作襃姒,《列女传》作褎姒,生卒年不详,姒姓,褒...
原创 隆... 武昌起义成功,全国十几个省独立,清朝灭亡在即。这时天下人都知道清朝要亡,但总得有人出面逼退皇室。孙中...
原创 湖... 龙是我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传说它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龙于春分登天,...
原创 清...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老...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一个个汉字...
原创 一... 公元219年刘备在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便在众人的欢呼中风光的自封“汉中王”。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焕... 中新网厦门10月18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开馆仪式18日在厦门大学举...
原创 隋... 说起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两人之间的关系,就必然得提起在历史上很有名,也很牛逼的门阀,这就是西魏独孤...
原创 清... 清朝灭亡于1912年。虽然清朝灭亡了,但还有许多后续问题仍需要处理。其中之一就是清军的去留。由于清军...
六尺窄巷 礼让心更宽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   ...
原创 曹... 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大汉正统?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因为他并不是西汉末代皇帝汉平帝刘衎的后代,他是汉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