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中国的最东端,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明朝时的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而日本则经常对我沿海边防进行骚扰,对我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明洪武二十年(1387)起,朱元璋便在中国沿海一带设卫所以防倭寇侵扰。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沿海防线的统一调度,协调指挥,明朝宣德二年(1427)置文登营,以达到“可以北援登州,南卫即墨,与他们形成掎角之势,有备无患”的目的,从而与登州营、即墨营一起守护着自黄河口到江苏连云港一带沿海的防务。文登营防区内,海湾多、海岛多、滩涂多、海岸线曲折,是防倭的最前哨,战略地位举足重轻。
文登营节制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宁海卫(牟平)四个卫和百尺崖、寻山、宁津、海阳、金山五个千户所,处于四卫、五所九大军事单位的中心位置,在抵御倭寇对中国东部沿海的入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登营的上级指挥机构为设在登州的“备倭都指挥司使”,时任都指挥佥事的戚继光曾到文登营视察。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明朝嘉靖七年(1528),诞生于山东济宁的鲁桥镇。诞生的第二天,天气晴朗,初升的太阳泛着五色的光。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老年得子十分高兴。他把眼前的景色和初生婴儿的前途联系起来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光辉的人物,光宗耀祖,就给他取名戚继光。
戚家祖上随朱元璋打天下,从明初到明末,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卫设在蓬莱,戚家也就在蓬莱定居下来。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为人光明磊落,居官清廉正直,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戚继光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品质,上进心强,能吃苦耐劳。加上当时外敌入侵,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戚继光在少年时期就产生了横戈跃马、保国安民的雄心壮志,决心继承父亲的事业,做一个身先士卒、奋勇杀敌的军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戚继光父亲不幸病故,17岁的他便承袭做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五年(1546),19岁的戚继光正式管理本卫的屯田事务。在处理公务之余,闭户读书。他向往古代英雄豪杰的丰功伟业,不甘心目前这种株守庭院的生活。他抱着一颗进取的雄心,想趁自己年轻轰轰烈烈大干一场,为祖国为人民立功劳。他在一本兵书空处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表达了他不甘于株守平静的庭园生活、立志捍卫国家海疆的雄心大志。
嘉靖三十二年(1553)夏,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担任备倭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佥事,负责指挥山东沿海三营、十一卫、十四所军事防务,担当山东沿海的防倭重要职责。
早在文登营建营之前,倭寇分别于永乐四年(1406)袭击威海卫、永乐六年(1408)袭击成山卫、永乐十四年(1416)侵犯靖海卫杨村岛。
自宣德二年(1427)文登营设立后,山东沿海则很少有倭寇侵犯。嘉靖以后,倭寇大规模侵犯中国沿海的主要目标是江浙粤,而不是离其较近的山东。因此山东部分守军便产生山东无敌情的麻痹大意思想,以致出现卫所城防残破、设施年久失修。训练松弛、纪律懈怠。
戚继光上任的第二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春天,他把身边登州营的情况整顿好后,便腾出身来,冒着春寒到文登营视察防务。
戚继光熟读兵书、熟悉战法,掌握了许多与倭寇斗争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防倭知识。他熟悉倭寇活动规律和作战特点,了解倭寇最活跃、最猖狂的时期。他也清楚地知道沿海卫所的防御力量薄弱,兵员不足且大多老弱残疾,守军麻痹大意,敌情观念淡薄的现状,可谓知己知彼。这次去文登营,就是为了考察海防设施的。
戚继光从登州蓬莱出发,轻舟简行,双幡相伴,没有太多的随从,没有礼兵仪仗。沿海涯一路向南,过芝罘,走宁海,近威海,赴成山,到靖海,逐城逐地视察,认真仔细查看。他对照沿海防御军事地图,就海防设施是否完备,卫、所、寨、墙是否坚固,墩、堡、炮、台是否荒弛等情况做了严格考察,详细标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到达靖海卫后,又走陆路直奔文登大营。
来到文登营戚继光洗掉一路风尘,精神很好,早晨醒来,命文登营把总取来纸墨,根据一路视察的所见所闻,即兴挥诗一首:
过文登营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落过款,毫笔一放,眼望窗外,心潮澎湃,身旁军官朗朗读罢,随即响起热烈掌声,对戚大人的诗赞不绝口。
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军事指挥家,更是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了大小战船、战车和火枪。戚继光曾规定,军队中检验士兵武艺技巧,要根据不同兵种对自己不同兵器的学习为主,并且严禁士兵学习花法。所谓花法就是说的民间武学。戚继光认为民间武艺并不适合军事对阵,对军队毫无用处,因此禁止。
戚继光上任之初,许多部属看不起这位26岁的青年,也不服从命令。有一位军官论辈是戚继光的长辈,公然不听号令,使他很为难:一面是长辈,一面是军纪,传统的伦理观念和严格治军发生矛盾。于是,他一方面当众给长辈以应得的严厉处分;另一方面他又在当天晚上,以晚辈的身份向长辈赔礼,长辈羞愧难当,承认了错误。此事传出后,将士都很佩服戚继光大公无私的作风。
他组织官兵到校场进行演兵,组织军事训练,军事比武,让各部队的长官担任考察裁官,以分数高低来划分优劣。扣分太多的差生,追究长官教导不利的责任,扣一分的惩罚所在伍长、扣二分惩罚所在队长、扣三分惩罚所在哨官、扣四分则直接惩罚把总。
在训练中,让士兵使用比实战器械重很多的器材,又给士兵绑上沙袋快速跑动一里地的距离,直到气不喘、脸不红为止。让士兵身载重物训练,以备作战时即便身穿重甲也能习惯,做到进退自如。严格的训练,整饬了营卫所的军务,刷新了精神风貌,提高了军事技能,严肃了军事纪律。怠惰的习气逐渐革除,新的军风日益增长。防务松弛问题,自此得到了全面的完善和加强。 (陈强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