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选秀分两种,一种是礼部主持的八旗选秀,为皇帝拣选后妃,另一种是内务府主持的上三旗选秀,为宫里挑选宫女干活。与之前的朝代从民间海选不同,清朝皇帝选妃只选“自己人”,也就是旗人出身的女子。
按照清代的规矩,无论满洲、蒙古还是汉八旗的家庭,只要家里有到了年岁的女儿,全部都要参加三年一次的礼部选秀,以充盈后宫。所有旗籍女子,必须要参加选秀,被选中了就入宫,没被选中则可以回家自由婚配。
因为需要参选的女子数量非常庞大,符合条件的秀女也是成千上万被送去宫廷之中,所以清代选秀是非常严格的,最后能够被选中的寥寥无几。
清代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四妃六嫔,贵人、常在与答应虽说没有人数限制,但其实皇帝的后宫人数并没有那么多。通常来说,清朝皇帝的后宫里往往有三十位左右的后妃嫔御,换言之那么多的秀女,最终能够被选中的也就那么几个,绝大多数的人就是去宫里走个过场罢了。
尽管选秀乃是宫廷旧制,但到底怎么操作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哪些人来参选,要不要定期一直举办,全都还是皇帝做主。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只有过一次选秀,而且选的都是贵人及以下,而乾隆皇帝在位时,也有过一段时间停止了选秀,到了晚清选秀的规模也越来越小。
光绪皇帝选秀的时候,参选的秀女只有五人,而且还都是慈禧太后安排好了的。都说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清代皇帝根本不会选那么多嫔御在宫里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