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辽宁的这个村庄,村民全是清朝皇室后代,至今拒绝与外界通婚
迪丽瓦拉
2025-07-28 01:33:09
0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这样一句民间俗语在文化的发展中有了更多的意味。通常一个大的家族没落之后,那么与之有关的其他人也必定开始走下坡路了。这就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同样的道理。

既然一个大家族的没落都将导致许多人的命运发生改变,那更别提一个王朝的灭亡了。

在1912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覆灭了。那么最后一个皇帝被拉下马后,那些曾经在紫禁城里享受荣华富贵的皇子皇孙们又都去了哪里呢?

01清朝皇室的后代们

在清朝没落之后,皇室的后人们就不能住在紫禁城里了,于是他们纷纷流落民间,绝大多数人都“泯然众人矣”。时间一长,大多数皇室的后人都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了,他们也不会以皇室后人自居。

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人中也有部分人仍旧想要延续往日奢华糜烂的生活。毕竟纸醉金迷的日子过惯了是不愿意甘于平凡的,

但是这是他们已经没有了经济来源,那怎么维持生活呢?

其中有一部分人就丧了良心,投靠了日寇,来换取“尊贵的”待遇。为了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不惜背上背叛民族的骂名,而这类人也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在流落民间之后,并不适应劳苦大众的生活方式。他们劳动能力低下,又不愿意用双手来换取报酬,最终只能与社会脱节,甚至有人整日露宿在街头,最终饿死了。

其实,这也是被社会自然淘汰的一类人,好吃懒做的他们躲不过命运的审判。

除了上面的几种情况,还有一类清朝的后代选择了抱团取暖。他们并没有完全忘记自己的血脉宗亲,但也深知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在了。

于是这些人选择了在一起生活,维持着往日的生活方式,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也就是接下来要说的这个“皇族村”。

02“皇族村”的由来

这个“皇族村”处于辽宁省的抚顺市,本名为腰战村。要说这个村子的历史,还要从清朝初期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皇家的礼节非常繁琐,就连丧葬都和寻常人都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他们看来,事死如事生,皇室后人死了都要进皇陵,而维护好皇陵就等于维持了皇室血统的纯正。

而在清朝刚建立不久,就已经着手准备皇陵的相关事宜了。他们几经寻找,最终确定了辽宁省的这个地方。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便命令爱新觉罗阿塔前往看守皇陵,不得被外人破坏

。阿塔接到这个命令之后,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么重要。毕竟皇陵中供奉的都是祖先,又有许多名贵的陪葬品,因此他来到这里看守皇陵也不敢掉以轻心。

正是由于看守皇陵的责任重大,康熙担心人手不够,前前后后数次派了皇族前去看守。而去看守的皇族们必然又会带上许多亲信、侍卫、丫鬟、仆人等等。

如此一来,一去就是百十号人。去的次数多了,这里俨然形成了一个人口数目可观的村落。

于是他们在这里生活久了,也就习惯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没有皇宫内的勾心斗角,只有优美的景色和无人打扰的安逸生活,渐渐地,没有人愿意再回到繁华的都市了,因此这里也就形成了不与外界通婚的传统。

哪怕是清朝已经覆灭,他们对自己身上流淌着的血脉还是有着极强的认同感。

03“皇族村”的现状

如今的皇族村,仍旧是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这里的设施、建筑还保留着清朝时期的诸多传统。

例如典雅的四合院、窗户上的独特窗花、身穿清朝服饰的村民们还有古朴的家具摆设等等,让人踏进村庄就仿佛回到了清朝。

因为保持着良好的文化传统,在2014年,这里还被评为了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清朝的历史距今也有百年之久了,在他们被问到自己身上的血脉时,这些人会表示自己是满清的后人,但同时也只是普通人。

这里不仅仅建筑风格是古朴的,婚嫁之事也是要严格遵循古训的。这个地方的人几乎都是旗人,

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血统的纯正,结婚也只和满清后人结婚,否则的话宁愿单身一辈子也不会另娶他人。

这是这样的规定才导致这个村子里绝大多数人都是满清贵族的后人,因为他们讲究门当户对。这个门当户对并不是指的家庭条件,而是当地人身上的血统是否纯正

。尤其是当地老一辈的居民,所保持的这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始终不愿意动摇。

不过,这样的传统也会导致一些问题。那就是我们熟知的近亲结婚会导致畸形儿的产生,在这里也不例外。

但幸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与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该村落里的许多年轻人正在改变这种想法,与外族人通婚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不可避免的是,这些与外族通婚的人会被村子里老一辈的人指责为不肖子孙。但其实近亲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这些青年人的所作所为才是为了后代、为了家族负责的表现。

如果一味的坚持老的传统,那所导致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04结语

据了解,当地的一些建筑和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损坏。不过还好文物局已经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且对此进行了改善。从而这类情况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我国的文物和历史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有人认为,与之相应的一些传统的的旧习俗也应该及时被摒弃了,因为它们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些满清后人们是有权利选择他们对于祖先、对于传统的缅怀方式的,外人不能多加干预。

针对这样的不同声音,其实谁也无法说服谁,只能说见仁见智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醒... 作为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是极为幸运的。 1906年2月7日,溥仪出生于醇亲王爱新...
原创 作... 清代宗室制度中,有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他们在清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统治者汲取其他朝代“内乱”...
原创 原...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
原创 李... 对于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了,在那个时期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或者是文化,都是比较厉害的。并...
原创 英... 按照中国历史评价一位君主是否伟大的标准,实现统一中国和光复中国的君主都是最伟大的,比如隋文帝杨坚结束...
原创 说... 提起蒯大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上清华没多久的他,便...
原创 我... 作者:朱炳东 1948年7月中旬,正在医院治病的华野3纵原司令员何以祥接到通知:到河北西柏坡,汇报华...
原创 孙... 孙中山身为一代伟人,曾为危难的中国做出诸多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父。从开始革命到有所成就,再到中华民国...
“红土地”飞出“金凤凰”,看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延安10月21日电(刘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
原创 项... 与项羽同时代的人,对项羽的评价呈两极分化,有人评价他神勇无敌,但也有人认为他滥杀无辜,残暴不仁。 项...
原创 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也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然而历史长...
原创 清... 引言 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原创 他... 他出身草莽却成为了隋末的一方霸主,相比于李渊,他才是英雄! 在隋末唐初的各路反王中,窦建德绝对是最为...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名将关羽看不惯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看不惯。关羽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
原创 韩... 假如当年韩信拥兵自立,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刘邦灭了项羽,建立汉朝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曾经问过韩信,我刘...
原创 松... 明末清初,两大王朝曾经发生过两次决战,一次是萨尔浒之战,另外一次则是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标志着明朝从...
原创 明... 在中缅边境有个特殊的小镇,这里的人既没有缅甸国籍,也没有中国国籍,属于无国籍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就两...
原创 嘉...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位皇帝,明朝诸位皇帝中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后人评价大不相同,有人称...
原创 清...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
原创 吴... 战国时,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合称四大名将。讲道理说,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也就这4人最给力了,不过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