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主席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在主席的指挥下,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不过,因为敌众我寡等众多原因,秋收起义以失败告终,部队也在主席的指挥下开始有序撤退。撤退到永新县三湾村时,主席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把三个团重新改编为一个团。
三湾改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确定了党对中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历史上一次重大事件。三湾改编后,原先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的三个团改编为一个团,这个团也称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同时,三湾改编后重新成立的这个团也诞生了两个军事长官,分别是团长陈皓与副团长余贲民。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两个军事长官后来的结局,他们在三湾改编后过得怎么样呢?
首先是团长陈皓。陈皓出生于1898年,湖南祁阳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家中经济条件不错,因此这也让他有机会接受教育。成年后的陈皓进入黄埔军校,成为那个年代少有的正规军事科班学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陈皓进入武汉的国民政府警卫团,担任了警卫团第三营营长。
1927年,陈皓跟随主席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初期,工农革命军下辖三个团,陈皓担任了一名营长。秋收起义失败后,陈皓在三湾村接受了改编,三个团缩编成一个团后,陈皓真正脱颖而出,被主席任命为第一团团长,是当时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
成为最高军事长官后,陈皓跟随主席上了井冈山,不过,上了井冈山后,陈皓却不服从管理,暴露出军阀的本性,更有甚者,陈皓的思想甚至发生动摇,他开始对革命悲观失望,并带着部队投靠了国民党,正式叛变,他也因为叛变行为暴露被枪决。
其次是余贲民。余贲民出生于1888年,湖南平江人,他早年加入湘军,辛亥革命之后因伤退伍,离开部队,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参加革命的热情。1922年,余贲民在主席的介绍下加入党,成为党员后,他开始在当地组织农民活动,他也在革命中得到成长,逐渐成为革命的主力。
1927年,余贲民参加了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并且在起义初期担任了第一师副师长。三湾改编时,第一师的三个团缩编为一个团,余贲民也由原先的副师长成为了第一团的副团长,与团长陈皓是当时两位军事负责人之一。
三湾改编后,余贲民跟随主席上了井冈山,到达井冈山后,他的工作重心也发生转移,主要负责部队后勤,他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红军筹措衣食,保证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常运转,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2年,余贲民被任命为湘鄂赣省委军事部长,负责在湘鄂赣边区组织革命活动。不过,当时敌人疯狂对红军发动“围剿”战争,尤其是1933年,国民党部队开始进攻湘鄂赣省委所在地,为了掩护省委的撤退,余贲民主动迎向敌人,他也在战斗中不幸负伤,壮烈牺牲,年仅45岁。新中国成立之后,余贲民被追认为烈士。
参考资料:
《三湾改编》唐长瑛 、《余贲民:红军好“管家”》赖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