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统治阶级愚昧,郑和发现印尼,澳大利亚的时候,就可以把南方2/3人口全部迁移到澳大利亚和印尼了,清朝打过来了,明朝皇帝坐船 玩失踪就行了
南明主要是没有烈皇崇祯的直系登位。福王系、唐王系、桂王系陆续登基互殴,鲁王系、潞王系轮番监国。谁也不服谁!南宋康王赵构是没有竞争者,就他一独苗,徽宗钦宗和康王的兄弟都被大金一勺烩了。另外史可法这个人就不要推崇了,鼠目寸光毫无建树,除了头铁一无是处,他的历史记载完全靠东林同党吹法螺,还不如马士英有远见。
敌人都打过来了,那帮文官还在党争,限制皇权,打压武将。那些叛将哪个不是文官们逼反的?而席卷天下偏偏又是那些大明曾经的兵将,着实悲哀。南明几个皇帝和建国对比任何时代都已经足够优秀了,可惜自于谦改制后大明文官一家独大,除非像老朱那样不顾个人名誉杀一遍大明不可能有任何希望。满清就是把那帮老六杀胆寒了一个个都变成舔腚鬼
其实南明断断续续也有二十几年,但是史书从来没把他归类为一个短暂的朝代,要知道五代十国有的国家其实也就十几年,也记录在史书,原因就是南明从来没有统一过统治集群。
各种藩王和权臣称帝和覆灭,军事上也是各自为政,特别是南明初期长江防线上,马士英,左良玉,何腾蛟三个实权派人物居然不和,给了清军逐个突破的可能,完全没了当年南宋风范。
直到后期李定国和朱由榔结合才稍微稳住局面,算是一个统一政权。但是大势已去,也就是苟延残喘而已,即使没有孙可望搅局,被掐灭也是迟早,因为地域太小,时间太短,也没记录。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南明没有雄才大略的人才。这话听着也对也不对,南明朝廷里确实少人才,但中国从古至今都不缺人才,刘邦的定国治国团队,整体不出一个县城的范围。其实就是王朝末期,该重新洗牌了,历史的大势谁也阻挡改变不了。
其实明朝立国开始朱元璋就轻视士大夫不但轻视还侮辱士大夫,后面的朱棣篡位更是把硬骨头的士大夫几乎屠戮干净,而宋朝自开国以来就执行把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士大夫最大的刑罚也只是贬到边远地方当官,所以宋朝即使退到南方但仍然得到士大夫的支持,而相反明朝则被士大夫完全抛弃,如果不是满清实行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南方早就放弃抵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