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在安徽南部地区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发生时,国民党派出八万余正规军,而新四军军部仅仅九千余人。因为敌众我寡,新四军很快战败,更令人气愤的是,蒋介石公开宣布新四军是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
?在组织的帮助下,1月底,新四军完成重建,成立了新的新四军军部,而且扩编了新四军。新成立的新四军下辖七个师,其中第三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而成,黄克诚担任了师长兼政委,彭雄担任了参谋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三师任命的新参谋长彭雄的故事,他后来的结局怎么样呢?
彭雄出生于1915年,江西永新人,1929年,14岁的彭雄参加红军,进入中央苏区,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彭雄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会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彭雄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彭雄本人也进入115师,担任了343旅686团的参谋长。115师奔赴山东时彭雄也前往山东,参与创建了鲁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后,彭雄担任了独立团的参谋长,在此期间,他为山东地区的抗日活动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促进了山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壮大与发展。
皖南事变爆发前,彭雄担任了八路军鲁西军区的副司令员,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遭受灭顶之灾,面临重建。1月25日,新四军新的军部成立,八路军第五纵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同时,第三师也任命了新的参谋长,此人就是彭雄。
彭雄是一个有文化的高级将领,担任第三师参谋长后,他广泛收集各种军事战略与战术书籍,自己亲自编写军事丛书,并且把这些书籍当作教材,培养新四军青年干部。彭雄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教员,而且还是一位注重实际的优秀将领,在培训中,他要求新四军青年将领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到战场上。
在彭雄的带领下,新四军第三师在苏北地区的抗日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这也引起了当地日伪军的忌惮,日伪军多次对苏北地区进行“清乡”与“扫荡”,彭雄也指挥第三师多次粉碎日军的计划。
1943年,新四军选派了十一名团级以上的干部奔赴延安学习,这其中就有彭雄,而且他还担任了团队队长的职务。当时日军对新四军苏北地区的根据地疯狂“扫荡”,因此从苏北到延安的陆地交通完全被日军切断,彭雄等人只能从海上前往延安。
彭雄一行人计划乘坐木船经海路到达山东滨海解放区,再从滨海解放区前往延安。然而,从海路前往延安也不是一帆风顺,1943年3月17日,彭雄一行人到达山东岚山头附近的海域时,遭遇日本巡逻艇。陷入绝境的彭雄并没有惊慌失措,他沉着指挥反击,打死十多名敌军后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彭雄虽然牺牲,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激励着后人,新四军第三师也化悲愤为力量,继续转战江苏一带,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彭雄也在2014年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享受后人的缅怀。
参考资料:
《白马将军彭雄扬威苏北》钱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