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怀太子李贤失宠,被勒令闭门读《孝子传》,其弟李显的岳母常乐公主蠢蠢欲动,勾连大臣,欲为李显谋太子位。
武则天听说后,大喜过望,下旨贬黜常乐公主出京,并把英王李显的妃子赵氏带入宫内幽禁。对外,她宣称代常乐公主照顾赵氏,实则不给衣食,任其饿死。
王妃竟在宫内幽禁至死,此事一经传出,李显又悲又痛,入宫找父皇李治哭诉。
李治不知此事,便问武则天是何缘故?
武则天假装委屈,悲切地对李治道:“陛下,常乐公主勾连大臣,散布谣言,让外界以为陛下有意废除太子李贤。东宫乃国之储君,怎能任人窜说?为防止授人口实,臣妾把赵氏带入宫中调教,奈何她气量狭窄,竟绝食自尽。请陛下治罪于臣!”
武则天这番话说得英王李显敢怒不敢言,李治却连连点头。
武则天这一招行的是“一石二鸟”之计!
常乐公主仗着是李治的姑姑,想帮李显夺太子之位,犯了“干涉立储”的大忌,武则天把她的女儿赵氏带入宫内调教,无可厚非。所以,哪怕赵氏身死宫中,但武则天的出发点是“维护东宫地位”,任谁也不能埋怨她。
利用这一招,武则天既给章怀太子李贤找了一个政敌——英王李显,又让极度厌恶宫闱乱斗的李治对太子李贤心生恶感,代其受过。
当年的“玄武门事变”对李治的影响很大,包括他的两个哥哥也都是死于夺储,所以,李治一直在竭力维护一团和睦的表象。可是英王妃赵氏的死,让他再次心生恐惧,担心是另一个“玄武门事变”的征兆。
在这件事情上,武则天固然做得不妥,但起因是“维护东宫”,李治也无法责备她。而李显则是妥妥的受害者,根本没法怪罪!但是,憋在胸口的这股气总是要出来的?
李治突然对太子李贤有点恨铁不成钢了!
至少做了5、6年的太子了,居然还让父皇和母后为他擦屁股,处处帮他维护尊严,这样的太子真的是众臣称颂的“贤明之主”吗?再说常乐公主,她为何要勾连大臣,是不是太子失德让她看到可趁之机了呢?
自古以来,太子这个“岗位”是危险性最大的职业!
围绕在皇帝周围的,是封建王朝最大的利益集团,而太子的势力虽然是皇帝给予的,但“趋利性”又让太子身边团聚了一群既服从、又对抗的官员。两者之间一旦发生冲突,往往是太子承担最大的责任。
太子就好比一个组织里即将接班“一把手”的“二把手”,既被一把手所器重,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一把手的猜忌:他能不能继承自己的意志?能不能维护好打下的江山?能不能像自己一样勤政爱民、孝悌谦恭?
本来,李治就对太子李贤推荐的李敬玄兵败大非川心有芥蒂,如今一个儿媳妇又因他而丧命,心中对李贤越发不满!
特别是,李治还是一个心软的父亲!
三儿子李显伏在殿前想哭不敢哭、想说不敢说的委屈样子,让他顿感痛心,心中对李贤又多了一丝厌恶。
不久,李治下诏,命太子李贤在宫内专心读书,一应政事转交皇后武则天。就这样,刚刚抓了2年大权的李贤彻底失去了权柄,被禁足东宫。
至此,李治仍不觉得稳妥,又给太子李贤找来崇文馆学士田游岩,命他讲学东宫。
田游岩乃道德名家,崇尚“冲淡无为”,被时人称为大唐的“商山四皓”。李治把田游岩调入东宫,不啻向所有人发出一个政治信号“太子失德”,否则,有刘仁轨、郝处俊一帮名相辅佐太子,又何必再找一个老师呢?
饿死王妃,嫁祸太子,利用皇帝,武则天用一条人命就扳倒了章怀太子李贤,机心之重,谋略之深,手段之狠辣,令人不寒而栗。
公元679年,大唐王朝在君臣忌、父子疑、母子如仇雠中悄悄度过。可是,自认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李治,却没发现萧墙之内潜藏的权力危机十分严重,终将在某个临界点爆发。
不过,李治的心思也不在这里,他还在惦记着吐蕃,惦记着开疆扩土。
公元679年11月,西域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吐蕃求和了!
原本,一年多前,大唐计划由李敬玄征伐吐蕃后期,由安西大都护裴行俭率西域精锐,配合其杀上高原,为大唐西域谋得20年和平。可自从李敬玄在青海湖损失10万精兵之后,大唐的兵力已捉襟见肘,不堪重负。
吐蕃乘胜追击,步步紧逼,从安西四镇出兵,继续攻略大唐的西域之地。
幸好,天不亡大唐,文官出身的娄师德在危急关头,率黑齿常之诸将死死挡住吐蕃的进军。而裴行俭则率20000大唐虎贲绕道大食,侧击安西四镇的吐蕃兵。
裴行俭的兵法已得苏定方的真传,而娄师德也是文武兼备的帅才,两强联手,竟把吐蕃从安西四镇赶了出去,并一直打到大非川。
吐蕃大相钦陵本以为大唐已没了名将帅才,正雄心勃勃地打算吞并西域,岂料被裴行俭、娄师德打得落花流水,20万大军也损折过半,只好遣人求和。
终于出了一口恶气的李治欣然答应!
裴行俭的功劳不仅是收回了大非川、安西四镇等失地,还向北方打下了大片土地,建造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重塑了大唐的威望!
自李勣后,大唐仅靠着一个刘仁轨苦苦支撑,如今裴行俭的崛起,让周边各国再次明白大唐的强盛不容小觑!
连载【武则天大帝】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