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登基时也没成年,结局更是不明不白
迪丽瓦拉
2024-11-02 04:15:46
0

原标题:中国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登基时也没成年,结局更是不明不白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五)胡太后

一个王朝的兴衰,和两个女人有关,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扯淡;但是在传统史官的眼里,北魏似乎就遵从着这个逻辑。

之前说过,北魏从拓跋珪开始就确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只被打破过一次,而就是这一次,将北魏送进了坟墓。

元宏的儿子元恪继位以后,一直没有儿子。其实不是生不出儿子,而是和宫人们对生出皇子的极端恐惧——

当时的宫女嫔妃们,每天祷告的内容都比较特殊:“但愿能生出公主来,生不出来就生个王爷出来,万万别生出太子来!”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害怕太子一确立,老妈也就要被送进鬼门关了。

然而只有一位低级的宫女例外,她听见别人的祷告词时,一脸嫌弃地说:“你们这些人啊,何必为了惜自己一命而让皇家绝后!”转过脸来,她的祷词就非常另类了:

但使所怀是男,次第当长子,子生,身死不辞!

这位特立独行的宫女,就是后来被视作北魏灭亡祸首的胡太后。

胡太后的胆略,刚刚已经有所体现;而从她入宫前开始,就已经体现出了她以及整个家族的深谋远虑。

胡太后出生不久,就被附近一个看相的说“贵不可言”。而她的姑母(一个远近闻名的尼姑)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积极到宫里去宣传自己的侄女有多么优秀,传的元恪心都痒痒,终于征召小胡姑娘进宫,实现了“贵不可言”的第一步。

而事实证明执意诞下皇子是正确的:在顺利生下实际上的皇长子、日后的北魏明帝元诩以后,胡姑娘并没有被处死。因为儿子死的太多,元恪担心是自己遭了天谴,因此仅仅是把元诩交给别人抚养,留了胡姑娘一命。

很快,元恪就驾崩了,五岁的元诩继位为皇帝。而胡太后也迅速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太妃,不久又进位皇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在现在看来,小皇帝登基以后,母后垂帘听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却是极其不正常的事情。自东汉以后到六世纪初,没有一个皇帝的亲妈管过事(冯太后也不是皇帝的生母)。因此,在胡太后动垂帘听政的心思的时候,就非常尴尬——因为毫无成例可以借鉴。

当然,领导动了心思,就不怕手下人找不出理由。很快,就有大臣举出了东汉邓太后辅政的例子,胡太后也就顺坡下驴,顺顺利利地开始干预朝政了。

不久,一些牝鸡司晨的流言就开始从北魏宫廷弥漫到了洛阳城,再扩散到了整个北朝。因为胡太后的命令被称为诏,其自称也成了朕,臣下对她的称呼也改成了陛下。在武则天之前,她算是太后里做得最出格的。

在这个时候,汉化的副产品就体现出来了——如果还是鲜卑贵族扛大旗的时候,绝对不可能允许一个汉人出身的女子如此颐指气使;而当北魏贵族们都习惯了汉人的那一套,逐渐将手里的武器和心中的勇武放下以后,他们也就只得接受由一个汉人女子统御自己的事实了。

按很多人的想法,既然胡太后是搞垮北魏的那个女人,那她肯定就是十恶不赦、丧心病狂。然而,根据史书记载,这位胡太后却绝没有那么不堪,起码比之前的贾南风强。

胡太后虽然出身于平常人家,却读过不少佛经,因此“亲览万机,手笔断决”。而更难得的是,尽管她是汉族女儿,射术却非常精湛,每次出游的时候都要展示自己的弓箭技术,而且几乎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赢得了不少自认为骑射娴熟的鲜卑贵族的喝彩。

而对于朝政举措,胡太后也不是毫无建树,比如说对于北魏长期以来泛滥的祭祀,她就下令全部废除。按理说,如果按这个逻辑走下去,她虽说不一定赶得上冯太后,做个守成太后至少不是问题。而问题就出在了她没有冯太后的命,却得了冯太后的病。

胡太后守寡的时候也很年轻,也会有旺盛的生理需求。而她比冯太后更厉害,她直接找的是宗室亲王,并且还是霸王硬上弓。结果惹得元氏宗亲大为不满,由禁军统帅元叉带人将太后幽禁起来,直到一年多以后,她才重新发动政变上位。

经过一年多的幽禁生活以后,胡太后彻底变了。本来她还愿意管点事,现在什么也不想管了。天天就是包养男宠、寻欢作乐,还有就是拼命揽权,跟自己的儿子要爆发了冲突。已经快十八岁的小皇帝元诩对母亲的不满越来越多,这位胡太后干脆就下令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遥想十八年前,为了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胡太后甚至愿意自己去死;十八年后,为了自己的权力,她连亲骨肉都舍得毒死。元恪当年留了她一命,没想到最后要以儿子的命来抵偿。

更荒谬的是,为了稳定朝局,胡太后甚至把元诩的女儿抱出来假称为太子(元诩无子)继位。等到天下接受皇帝驾崩的事实以后,她才大胆宣布元诩已经死了,太子也是女孩,又从宗室里抱出一个小孩子来做皇帝。这个被称为“元姑娘”的女孩,无意间成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而胡太后终究也没有蹦跶多久,很快,她就被从秀容川赶来的军阀推到了洛水之滨,羞辱一番后丢进了黄河,史称河阴之变。随着她的死,北魏作为一个王朝,也从实际上灭亡了。

从384年拓跋珪复兴代国,到530年河阴之变,北魏一共历经近150年。这个王朝对于中国来说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结束了,我却意犹未尽。因此,我将以另一个平凡的人的故事,来结束我们对北魏这段历史的讲述。

那么,这个平凡人又是谁呢?咱们下回再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前言·】—— 在蜀汉立国历史中,有人称魏延为蜀汉的战功大将,也有人认为他有着“反骨”,魏延不...
原创 蒙... 成吉思汗的威名,全世界都听过,但 如今的蒙古哪还有当初那样雄霸的气势,可它却依旧敢十分猖獗的说,全世...
原创 古... 公元1626年,明清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宁远之战爆发。经过两日的激战,守卫宁远城的明军击退了6万后...
原创 湖... 她是地球表面最色女贪官,也是湖南人的启耻之辱,她陪睡40多名高官,从一个仓库管理员升到了副厅级,短短...
原创 真... 明明手握十万精兵,却投降给了一个手无寸铁之人,还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了此人,真定王刘杨的决策让不少人摸...
原创 斯... 每个父亲都会把自己的女儿视为珍宝,会把她宠上天,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说斯大林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就...
原创 1...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中华大地,便迎来了长久的被外来侵略殖民、压迫的暗黑岁月。 为了恢复天清地明,...
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陵寝将修缮,市... 作为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十三陵长陵将迎来修缮。最近,市文物局公布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方案...
原创 朱... 世人皆知朱温是五代十国开国皇帝朱全忠,却不知在他称帝之前,曾是黄巢麾下最得力的大将。唐中和二年,当朱...
原创 波... 日前,波兰总统在接受Wprost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和德国一样,必须为二战向波兰支付赔款。他给出的理由...
西安一高校发现70年前珍贵笔记 近日,长安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在档案中发现了一本珍贵的川藏公路公路勘测笔记,这本笔记由长安大学张雨化老...
原创 杨...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是一个相当节俭无欲则刚的人,他最反对吃喝之风。谁要是请他吃顿饭,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原创 袁...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经过软禁副总统黎元洪、解散国民党、废除《临时约法》、取消国会、削兵权、军...
到博物馆叩响平潭历史之门 要想了解一座城,不妨从一场说走就走的“Museum Walk”(博物馆漫步)开始。 近日,记者走进平...
占卜后的甲骨如何处理?(了不起... 讲解员:贞人宾 《礼记·曲礼上》记载:祭服敝则焚之,龟策敝则埋之。经过占卜后的甲骨即使没有任何用途,...
原创 李... 作为民间守门神,画报上威风凛凛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便是叔宝和敬德。敬德姓尉迟,名恭,他和秦叔宝,是家喻...
原创 胡... 1949年,胡适离开了大陆,离开前做了两件事,让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在胡适决定离开中国大陆之前,...
重大考古发现!山东这个遗址,主... 根据最新出土的考古成果,经过比对证实,青岛琅琊台遗址主峰的“大台”主体是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此考古...
原创 统...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抗日战争如同一道深刻的烙印,它不仅重塑了国家的命运轨迹,更在一辈辈国人的...
原创 虽... 前言 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在医疗条件相当有限的几十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了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