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尤其是先秦时候的人们,他们由于时代的限制,平时所吃的一些东西,大多都是以蔬菜为主,肉是基本吃不起的。
而同样的,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所吃的蔬菜在种类方面,也肯定没有咱们现代人这么多的。
那么很多人就比较好奇,古代人究竟喜欢吃什么菜呢?对此,以下六种菜,是古代人所经常吃的。
其中有些菜,现在的人们已经看不上了,基本没有再吃了,而有些菜却依旧传到了现代,依旧广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这六种菜中,你究竟品尝过哪六种呢?
葱这种菜,在现代的菜桌上,可谓是随处可见的。
无论是大葱,还是小葱,都深受东南西北无数老百姓的喜爱。
煮汤的时候,喜欢放点葱花上去,能够明显增加其香气,让人看起来更加有食欲一点。
蒸鱼的时候,也喜欢放点葱花上去点缀,同样可以让其色香味更加好。葱还可以和酱油、辣椒、花椒等一起混合在一起,做成一种美味的蘸料。
像葱花炒鸡蛋、葱油排骨、大葱炒肉片、葱爆羊肉片、大葱木耳爆五花、葱油拌面等等菜式,都是离不开葱,也都是深受广大食客的欢迎。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早在先秦时期,很多老百姓就已经吃上葱了。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常常将其用于烹饪时调和各种味道,被视为是五菜之一。
而且,葱的种类比较繁多,不仅有小葱和大葱,还有胡葱。
在一些先秦的典籍中,就已经经常提到葱这种食物。比如在《礼记》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脍,春用葱,秋用芥。”
其中,“脍”字在古汉语中,主要指的是一种被细切成条或者薄片的鱼肉、猪肉或者其他肉类。
而后面半句的意思是说,葱是春季比较常见的食物,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可以在烹饪脍的时候加入一些葱花,来增加菜肴的香气。
芥菜则是秋季比较常见的食物,具有辛辣和芳香的特色。
在烹饪的时候,加入一些芥菜,可以很好地增加菜肴的辛辣口感和香气。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在先秦的时候,人们就喜欢在烹饪肉类的时候,加入一些葱来调味。
薤,这种菜相信很多人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然而其在先秦时期,却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菜。
这种菜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藠头,是一种富含糖、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菜式。
不仅在烹饪中,可以作为一种绝佳的佐料,还可以将其当作是中药一般,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比如去除身体内多余的寒热等等,在治疗霍乱、干呕、被狗咬伤等诸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这种菜无论是茎叶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但茎的用途比较少,一般只能用盐、醋、蜜等东西去渍来吃。
嫩叶在做法上就比较丰富多样了,既可以炒了吃,也可以煮来吃。
整体味道比较辛香嫩糯,在当时深受很多老百姓的喜爱。
尤其在炒的时候,还可以搭配蒜末、蚝油等调料,让其味道变得更加美味多汁。
同时,其也可以当作是调味品一般来使用,将其加在一些肉类里,可以很好地起到去腥的目的。
在种植这种菜的时候,需要尽量选择那种比较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堆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要做好浇水、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让其在生长的过程中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如果周边有杂草的话,要定期将其给去除掉,同时根据其生长情况适量施肥,并定期检查防治病虫害。
这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菜,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至今已经拥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时间。
那时候的人们,就普遍将其当作是家常菜来食用了。
三、藿
藿也是古代的五菜之一,在现代,很多人都未曾听到过这种菜。
其实,这种菜就是指大豆苗的叶子,吃起来味道相当一般,营养价值方面也并不出众,所以人们已经很难在餐桌上看到这种菜了。
对于吃惯各种好吃食物的现代人来说,自然是看不上这种菜的,但对于古代的老百姓来说,有这种东西吃已经相当不错了,至少不用饿肚子。
为什么要吃豆叶子,而不直接吃豆呢?豆不比它的叶子更加可口吗?这主要是由于在古代人们粮食普遍比较匮乏,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会想方设法地节约粮食。
如果你直接吃了豆的话,那么叶子就没了。
但如果你吃了叶子的话,豆依旧还可以继续生长,而其叶子日后也可以继续生长出来。
所以,对于古代老百姓来说,先吃豆叶子,无疑对于他们是利益上的最大化。
韭菜在现代的菜肴中,就是比较常见,且比较受欢迎的。
像什么韭菜炒鸡蛋、韭菜炒鸭血、韭菜炒豆干、韭菜炒豆芽、韭菜盒子、韭菜炒鱿鱼、韭菜猪肉(虾肉)饺子等等,都是一些比较家常的菜肴,很多人都吃过。
此外,韭菜的营养也是比较丰富的,富含膳食纤维、叶绿素、维生素C等等。
多吃韭菜可以让你的肠胃变得更好,同时还可以让你的食欲大开。
这种菜,很多人以为是外来的,其实不然,这是货真价实的本土蔬菜。
在我国古代,韭菜在蔬菜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不仅可以将其拿来吃,也时常将其拿去祭祀。
韭菜相比于其他蔬菜,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剪而复生。
在古代人的眼中,这样的蔬菜十分顽强,认为其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所以将其地位抬得比较高。
我们现代人在看到这些特点的时候,却认为其过于愚蠢了一点,被人一遍又遍地收割,却依旧还要生长出来。
所以,现代的金融圈里,人们经常把那些缺乏专业知识,却又容易被误导的散户,因为盲目听从某些专家的意见,导致投资失败,进而导致自家财富被收割的行为,统一称为割韭菜。
进而衍生到任何通过诱导或者欺骗的手段,来获取他人利益的行为都称之为割韭菜。
葵也是一种比较地道的,原产自我国的菜。
在古代比较流行,经常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出现,所以拥有着“百菜之主”的美誉。
尤其在唐朝到元朝的这段时期里,葵更是广受老百姓的欢迎,几乎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吃过这种蔬菜。
然而,到了现在,已经基本难以在老百姓的餐桌上看到。
这一方面是由于明代农业技术发展和蔬菜种类增加,使得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
尤其是与其他高产蔬菜的影响下,葵菜自身产量相对较低,且不容易保存和运输的缺点就被突显出来。
另一方面是由于葵菜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明代时期,全球气温都出现了明显下降,所以导致葵菜更加不利于种植了。
相比之下,像白菜这种适合在低温种植的蔬菜,逐渐崛起。
莼菜也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蔬菜,其与上面五种蔬菜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其是水生的,喜欢生长在比较温暖且有阳光照射的清水里。
像一些浅水湖泊和池塘的周边水域,都容易生长出莼菜来,当前主要大面积生长在我国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水域。
然而,近年来由于当地水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导致莼菜也越来越难以生存下去了。
为了对这一古老蔬菜进行有效保护,国家已经将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了。
同时,在积极推广莼菜的种植和开发利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种菜的口感比较圆融滑嫩,没有什么特殊味道,整体营养价值可以,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
这种菜的做法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可汤可菜,可煮可炒,均有滑而不腻、清香爽口、味道鲜美的特点。
这种菜在我国的历史可谓相当悠久,《诗经》上就有所描述。
同时,还被一些古代读书人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寓意,常常被人们用来抒发思乡之情。
总而言之,几千年前的人们,虽然其饮食条件同现在差距很大。
尤其是在肉类方面,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吃不起肉,但在蔬菜方面,差距并不大。
古代老百姓所能够吃的蔬菜还是有不少的,像葱、韭等蔬菜,依旧是现代餐桌上的常客。
藿、莼、葵、薤等蔬菜,则由于产量低、营养价值一般、口感不佳等因素,逐渐被人们从餐桌上搬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