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贺知章先生写的那首《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又过许许多多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流落他乡的游子,但是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他们身处何方,无论他们居住在一个怎样繁华的都市,或者是优美的海岛,他们永远也都无法忘记这片世世代代成长的土地,哪怕只是一缕月光,一株小草,对于这些在外的游子们来说,也都有着无法切割的情感。
而在之前就曾经有一个家族,流落海外360余年,但是他们最终却依然的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认祖归宗,在查阅族谱之后他们重新感受到了回归家族的喜悦。
一、远赴海外封官加爵的盛情难却
这个流落异乡的家族,就是在韩国稍有名气的广平府田氏,但是这个在韩国声名鹊起的家族,实际上却只有短短的几百年的历史,他们的祖先是一位在1610年的明朝时期渡海的中国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田家人的故事。
这位漂流异乡的男人叫做田好谦,出生在中国河北邯郸的一个县子之中,他也算是那个城市中有为的一名有志青年了,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曾经立下誓愿,想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于是这个积极向上而又正直果敢的年轻人,在长大之后就前往国家的军队中,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将军梦。
然而,
在封建时代里,有许许多多的男子都有这种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田好谦其实并非是自身能力不足才导致没能实现这个目标,从如今看来,挡在他面前的是时代的鸿沟。
当时的明朝政府腐败无能,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这导致的也是军队中的将领士兵只顾着饮酒作乐,根本就没法打出一场胜仗,因此在那几年中,部队的每次战争都是以失败告终,而田好谦也就是在一场战争中被朝鲜军队俘虏,成为了一名阶下囚徒。
虽然无法没有战死在战场上,确实是身为一个士兵的耻辱,但是对一个人来说活下去却拥有着无限的可能。田好谦被俘虏之后,每天都会有朝鲜的将领到营房审查,而在没多久后,他们就发现了田好谦的气宇不凡,在诸多垂头丧气的俘虏当中田好谦正襟危坐,眉间之气尽是不凡!
因此不久之后,田好谦得到了被招降的机会,但是这个求生的机会却被田好谦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坦言自己是大明朝的子民,永远都不会背弃祖国!
来到朝鲜半岛之后,田好谦的气宇不凡得到越来越多的军官的赏识,即便他不愿投降,但是却已经被任命为了二品通政大夫,但是哪怕这样,他却并没有能够离开朝鲜半岛的权利,名义上他已经封官加爵,但是他依然是一名没有投降的俘虏。
后来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田好谦始终没能够看到回归祖国的希望,他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终于慢慢松动了,他在朝鲜当地娶妻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这个家庭虽然与他理想中的家庭相处甚远。
但是,也算美满和谐,他得到了朝廷的重视,这让他能够在朝鲜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获得发展的便利,但是在这么多年里,每当佳节时刻,他永远都会望着头顶那轮明亮的月亮,思念着家乡。
二、落叶归根的深情难以忘却的故乡
在朝鲜生活的这几年中,由于田好谦在官场中人缘极佳,而且有颇有手段,因此官运一直非常的通达,因此他并不太需要为生活的琐事而烦恼,但是他却对家乡的一切日思夜想,每天都在期待着海洋之外传来的点滴消息。
但是那个时代不同,由于海洋阻断了许许多多的联系,哪怕是一些重要的消息,也需要等到10天半个月之后才能传达,更别说是一些家乡小城市的发展和亲人的消息。
因此转眼之间几十年岁月飞逝,田好谦在朝鲜当地成为了显赫的家族,他的门庭越来越兴旺,子孙也越来越多,几乎不会有人发现田好谦并非当地人,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对于田好谦来说,却是一种灵魂上的煎熬。
在田好谦年纪越来越年长的时候,每逢中秋春节,每次清明节时,他的神情都会异常的落寞,他在这天都会聚集家人,朝着中国河北的方向朝拜,并且告诉他的每一个子孙后代,他们是华夏的儿女,家乡是河北,这在后来也成为了田家的祖训家规。
虽然田好谦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但是他却致死都没有机会,重新再看一看中国这片土地,他最终只能嘱托他的子孙,将自己遗体运往故乡,埋葬故土,而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后人没有辜负祖先的遗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归了族谱,完成了先人的夙愿,这是一份属于中华儿女几代人坚持不懈才得以完成的事业。
三、三代人的努力重回族谱
实际上即便是在田好谦逝世后,田氏家族在韩国当地依然有着不低的地位,而他的子子孙孙也都是正当的韩国国籍,只不过他们每个人的姓氏都是中国土地上田氏家族的传承,他们无时不刻,都在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归族谱,认祖归宗。
在这么多年里,田氏家族每当有人逝世都会在墓碑上刻上广平府田氏的标志,虽然他们在韩国已经生活了很多年,但是却一直保留着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在每一年的佳节中都会行祭拜之礼,想必当他们跪在地上的时候,心里也会是满满的对祖先的愧疚。
在1970年时,田好谦的儿子田会一奉命出使清朝,他踏上这边祖辈土地的时候,心中的缺憾顿时被填满了,但可惜的是,即便经过了一番努力,没有找到失散多年的家族。在清朝末年的时候,由于战乱两岸的关系再次被打断,但是田好谦的家族人却依然坚持着他们的家训,一直希望能够有一天回归族谱。
转眼间已经是2004年,子孙田文俊到来到中国鸡泽风正乡查看村址、对接家谱才认祖归宗,天市中人叫两地的中心名称排列开来时,这个失散300多年的家族才重新的合璧,数百年的心愿在这一刻终于达成,而对于两岸的田氏家族来说,都是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
结语
至此之后,广平府田氏依然居住在韩国,但是两岸的田氏家族却联系日益紧密,虽然数百年的岁月慢慢推移,但是在这个家族中一直流传着一道永远都不会改变的祖训: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我们的家乡在中国河北。
哪怕他们已经完成了认祖归宗的祖先夙愿,哪怕他们如今身处在异国他乡之中,那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实际上在历史上的战争时期,常常会有许多家族由于纷乱而走散,他们虽然没有死于战火,但却经受着了分离的苦痛,这份落叶归根的情感,无时不刻在揪他们的心。而广平府田家人时隔300多年在找到故土后,第一时间就在积极地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时隔数百年的团圆之情,让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感动。
参考资料:《回乡偶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