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晚年几乎很少参加追悼会,所以在接到陈毅去世的消息后,所有人都默认主席不会现场出席。可没想到在追悼会当日,主席竟临时决定参加追悼会,并在胳膊上戴上黑纱以示哀悼。
而在毛主席离开追悼会时,一位医生偷偷的看到了毛主席上车前的一幕,瞬间热泪盈眶。
毛主席为何突然要参加追悼会,上车前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一切还要从毛主席与陈毅的相识说起。
一、陈毅与毛主席的友情
秋收起义后,毛主席顺利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此时的陈毅与朱德却却因为武昌起义的失败,不得不重新制定革命路线。
当时正处于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之下,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围追堵截,陈毅等人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1928年,陈毅等人带着队伍来到井冈山根据地,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毛主席。这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却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陈毅心中,毛主席高大威武又仪表堂堂,以后一定有一番大作为。而在毛主席心中,陈毅为人直爽又光明磊落,正是革命所需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毛主席和陈毅都喜欢文学,也都创作过诗和词。有了共同的信仰和爱好,二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进许多。
不过当时正是中央苏区和工农红军发展的初级阶段,内部职能划分不是很明确,包括对于日后队伍应该怎么走都有不同的想法。
毛主席和陈毅之间就有着思想方面的分歧,在职能方面也有一些交叉之处,工作进行起来会有一些摩擦。
偏偏陈毅又是个直爽的性格,经常直言不讳的对毛主席进行批评,二人之间发生过许多争吵。
不过这些争吵都是建立在为了革命事业的基础之上,并不是针对个人感情。所以即便二人有些意见不同的地方,却并没有影响到私交。反倒是在长时间的磨合中关系越来越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思想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陈毅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重新请主席出来主持工作,陈毅亲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致歉信。
在随后的长征中,当听说毛主席重新获得党内职务后,陈毅不禁感叹到:“这回有救了!”
也正是在井冈山的这段相处中,陈毅与毛主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二、疾病缠身的陈毅
时间转眼来到1970年,忙于各种工作的陈毅突然感觉到肚子疼痛难忍。起初大家以为是打仗时留下的伤复发了,赶紧带陈毅去医院检查。
一系列检查下来,并没有发现陈毅有什么大病,只是开了一些药。可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却没有好转,病情似乎越来越严重。
看着陈毅有时候疼得满头大汗,家人希望能够回京救治,但被黄永胜拒绝。无奈之下,陈毅家人只得赶紧联系周总理,希望能将陈毅安排到解放军301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这位曾经的战友加上开国元勋,周总理十分担心,在报请毛主席后赶紧安排住院事宜。
从1970年7月开始感到疼痛,直到年底住进301医院检查,陈毅一直独自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若不是家人坚持,或许还要继续忍受下去。
然而陈毅在医院的经历却让人惊心。从初始医生的怠工,再到陈毅再次入院经过“专家”的会诊,认为陈毅是得了一种阑尾炎,只要将其切除就好了,而为了保证陈毅的安全,医生们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谁知当医生切开肚子后才发现,陈毅并不是患上了阑尾炎,而是体内已经有硬块,很可能已经转移了。
于是医生们赶紧重新制定手术方案,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为陈毅切除一些癌变组织。不过这次手术后,陈毅的身体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就连吃饭都要靠管子来维持。
除了身上插满管子外,陈毅身上开始长出一些小包,并伴随着剧痛。但陈毅从来没有向病魔屈服,即便有时候疼得浑身冒汗、牙齿咬的发出声音,都没有抱怨过一次。
不论什么时候,陈毅都会用自己最好的状态来面对大家,积极对抗病魔。
可这次的疾病实在太严重了,即便医生用尽各种办法,依旧没能挽回陈毅的性命。
1972年1月6日,陈毅永远地离开了世间。
三、主席临时参加追悼会
知道陈毅离世的消息后,主席强忍悲伤签署了关于追悼会相关的事宜。规格以李天佑上将的追悼会为参考标准,比其略高一些。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出现问题,加上主席很少参加追悼会,所以不出席本次追悼会也正常。而碍于追悼会的规格,像宋庆龄及一些政治局委员等也无法前往吊唁。
而且陈毅的去世太突然,八宝山方面负责人接到消息时已经只剩三天时间准备,只能抓紧一切时间布置会场,做好应急预案。
到了追悼会当天,现场已经布置妥当,只等时间一到就进行悼念仪式。此时在中南海的毛主席却感到莫名的烦躁,无心工作也无法入睡。
“现在几点了?”
“一点半了,主席。”
“走吧,去参加追悼会。”
听说主席要去参加陈毅的追悼会,秘书十分诧异,赶紧通知出行的车和保镖,同时给周总理打电话报告这一特殊情况。
一听说毛主席要参加追悼会,周总理意识到这次的追悼会必须要提升规格了,于是打电话通知之前被拒绝的人员参加追悼会,同时安排人员扩大会场,加强安保工作。
当毛主席到达战场后,周总理已经到达会场多时。考虑到离追悼会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周总理陪着毛主席进入到休息室内歇息。
另一边听说毛主席来到了现场,陈毅的夫人张茜赶紧到休息室寻找毛主席。看到毛主席起身都要被人搀扶,张茜感动地说:“主席,您怎么来了?”
“我来惦念陈毅同志,他是个好同志呀,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主席,您坐一会儿就回去吧。”
“不用,给我一个黑纱,我也参加追悼会。”
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黑纱,张茜亲自为主席带到胳膊上,并搀扶主席一同到大厅哀悼陈毅。
在读哀悼词的时候,不到六百个字,周总理却悲伤地三次落泪,差点无法继续念下去。
哀悼会一结束,工作人员就带着疲惫的毛主席开车回去休息。在上车之前,毛主席拒绝了别人的搀扶,执意要自己上车。
可这个在大家看起来十分简单的行为,毛主席却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不得已之下还是要靠秘书的搀扶才上了车。
这一幕恰好被一位医生看到了。这时他才明白,一直给人伟岸形象的毛主席也早已不再年轻,所谓的英雄垂暮大抵就如是吧,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落泪。
而这位伟大的领导人的身体也确实已经出现健康问题,他只是一直在为了国家而强撑着。至于这次突然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或许也只是想最后送老战友一程吧。
缅怀伟人,缅怀先烈!
参考资料:
《共和国元帅:陈毅的非常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