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扶苏为太子?或许心有所属
迪丽瓦拉
2025-07-30 22:03:02
0

如果扶苏没自杀,性格刚一点,会不会与胡亥争夺王位?

如果扶苏被始皇帝立为太子,秦帝国会不会延续得更久一点?

之所以有这些“如果”,主要是秦二世把秦帝国败家败得太快了,也让人感慨始皇帝为什么不立扶苏为接班人,所以对扶苏深感“同情”和“可惜”。

就连陈胜、吴广起义时,都以“扶苏”为旗号,反对秦二世统治,毕竟扶苏是“百姓多闻其贤”的公子。但扶苏终究还是“无缘”帝位,而其原因不仅仅如史书猜测的那样:是赵高、李斯等人“篡改”始皇遗诏改立二世,后被赐死那样简单。而是多种原因,导致扶苏很难登上帝位。

01理论上始皇的儿子都有机会成接班人

始皇帝,没立皇后,就没有什么嫡子。

而据林剑鸣先生统计,从秦国建国到秦穆公,有兄终弟及、有立次子、立孙子、立长子等多种继承方式,

秦国的君位继承无定制

。所以理论上始皇的

所有儿子都有机会成为接班人

始皇有20多个儿子,有名字可查的就4人,分别是长子扶苏,少子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到始皇晚年,有能力成为接班人的就只有扶苏与胡亥。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胡亥为始皇最疼爱的儿子。至于君位由谁继承,决定权在始皇一人手里。

02“仁儒”扶苏与“崇法”始皇之间政治理念的冲突

始皇帝刚结束乱世,统一天下,但帝国的局势仍然不稳,且秦国注重法治是国家的政治传统,崇法是必然的。始皇可能希望他的接班人能在他百年后,在坚持“法治”的同时,实行相对宽和的政策。始皇一开始可能有立扶苏为继承人的打算,所以请儒学大家淳于越作为扶苏的老师。

但儒家的“教化”能力很强大,把在“法治”国家成长下的扶苏,教育成一名“合格”的“仁儒”。但始皇的治国理念是,强调用法治、法制来维护帝国大一统,凡是违法、犯法者都要施以“严刑峻法”。而扶苏看重的是儒家倡导的“仁义”、“礼乐”、“德治”等理念。

两人理念上的冲突,必然会导致扶苏经常“触始皇的眉头”。

比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提到“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比如《史记·李斯列传》里提到:“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父子俩的冲突,让始皇认为,扶苏被儒家“带偏”了,得把这“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给矫正回来,那个时候可能也暂熄了立扶苏为太子的心思。于是扶苏被外派到上郡做监军,跟蒙恬好好学习,磨磨性子。

始皇这一举措,一方面,让扶苏和蒙氏家族“捆绑”在一起,毕竟蒙氏家族是始皇非常信任的,也算是间接增加扶苏的“势力”。但另一方面,

扶苏因此而远离“权力中心”,在朝堂上很难培养起支持他的势力,并且一旦“有事”也是“鞭长莫及”。

而对于喜爱的胡亥,始皇让精通秦律的心腹宦官赵高,去教授胡亥秦法。赵高算是胡亥的半个“老师”。而赵高与蒙恬有“仇”。《史记·蒙恬列传》里记载:“赵高有大罪,‘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本来赵高犯罪被蒙毅依法判处死刑,但是始皇帝赦免了赵高的罪过,但是从此赵高就恨上蒙恬了。

更何况蒙恬和扶苏“被捆绑”在一起,相当于蒙氏也被归入扶苏的“阵营”。万一扶苏登基,蒙恬、蒙毅上位,赵高就在劫难逃。所以

赵高极力帮扶胡亥。作为心腹宦官,可是能“掌握”到始皇的一些心思,也能偶尔为胡亥美言几句,并“帮助”胡亥如何“行事

”,进一步得到始皇的欢心。于是始皇在继承人问题上,一直迟迟未定,最后都没“明确”下来并“昭告”天下。

03始皇帝“培养”胡亥,但因突然病逝,留下继位的千古谜团

胡亥学的是法家,扶苏学的是儒家,始皇帝发现儒家与法家之间在治国理念的冲突,并且让扶苏守边,长达10年未召回,可能那个时间段,扶苏已被始皇放弃了,也说不定。

在始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的时候,

唯独允许胡亥跟随

,其他儿子都没份。另外对始皇这个工作狂而言,巡游到哪,办公室就在哪。

把胡亥带在身边,未尝没有对胡亥“言传身教”的可能

至于说,

赵高和李斯是否在始皇病逝后“密谋矫诏”,立胡亥为接班人这事,还是个谜。

史记里记载赵高“私底下说服”李斯,一旦扶苏上位,李斯就会被“撸掉”,进而一起参与矫诏。但是私底下密谋的话,怎么可能会被记录?另外蒙毅在被胡亥赐死时说了一段话:

“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史记·蒙恬列传》

意思大概说,

胡亥作为太子,能单独陪侍始皇帝,其他公子没法和胡亥比,并且说始皇帝要立胡亥为太子,是多年的深思熟虑的

。蒙毅作为始皇帝的心腹大臣,对始皇帝的心思,可能多少都知道些。如果这段是真的话,那胡亥可能已经被始皇帝默认为接班人,说不定巡游完毕,再确认其为太子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只是始皇驾崩得太突然。

始皇临终前,写了封盖上玉玺的信给扶苏,说让他回咸阳参加他丧事

。这个“临终行为”,有人猜测可能是让扶苏回来继承帝位的信号。但是如果真的要让扶苏即位,直接把随行的一些大臣叫进去进行交代,岂不是更好。这个信号更有可能的是,始皇

为防止扶苏在外“拥兵自重”,提前叫回咸阳,“解除”兵权,也说不定。

但最后扶苏还是在始皇死后,一份“始皇帝”的诏书让扶苏自裁。胡亥即位后,逼杀一堆兄弟姐妹,先后让蒙恬、蒙毅自裁,冯去疾、冯劫、李斯因劝谏胡亥被羞辱下狱后,或自杀或被杀。胡亥没有能力解决大一统国家存在的各种尖锐问题,反而经常作死,最后把大秦帝国给玩没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在淮南举行 11月23日上午,首届安徽楚文化论坛在安徽淮南开幕,来自全国160多名专家、学者及楚文化相关研究人员...
原创 长... 长坂坡赵云在几十万曹军之中几次杀进杀出,最终救出阿斗。在这个过程中,赵云先后杀死曹将五十多人。不过这...
原创 隋... 引言: 隋朝是中国大一统朝代中走过来最艰难的一个,想比之前的秦朝结束六国分争,和后来的元朝结束百年分...
原创 为... 【历史】一个人来说,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很重要的。 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国家如果无法掌握自己的...
原创 中... 这才是真正的春秋之吴楚争雄篇(8) 主笔:闲乐生 公元前527年,吴王余昧死了。他死了不要紧,却引发...
清末的“四大天王”是谁?是他们... 1840年6月,随着英军舰队的炮声隆隆,清朝的大门被轰然打开,中国历史也由此翻开了屈辱与抗争并存的一...
原创 陈... 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毒杀弘农王母子,自立太师,曹操眼看洛阳危险,就连忙出逃陈留。到了...
原创 分... 中国历史颇为源远流长,更是历尽众多国家、朝代的更迭,朝代的更换,更是踏在别的国家的断壁残垣和无数子民...
原创 凌... 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距今也不过百余年。但是这百年间的社会、文化、人们的认知都发生了翻天...
原创 顺... 董鄂妃是顺治皇帝最爱的女人,传说董鄂妃就是著名的“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假的。...
原创 太...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满清的统治,那么这个动摇,究竟是怎么个动摇法呢? 太平天国运动 其实这个动摇分...
原创 侄... 晋惠公夷吾逃亡期间,曾向秦穆公求援:只要您能帮我当上晋国国君,我愿意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 河西之地是...
原创 刘... 封建时期,皇帝后宫中有很多的嫔妃,皇后作为他的正妻,拥有一定的权力,也有着极高的地位,甚至关系到国本...
《心之力》原文 全文 完整版 前言:心之力简介 《心之力》作者:毛泽东,作于1917年5月,是目前发现的毛主席最早期的重要著作文...
原创 袁... #历史开讲# 袁世凯的三姨太是朝鲜公主吗? 袁世凯一生立志要让家族人丁兴旺,所以他一生纳了九名小妾加...
原创 血... 1944年之后,德国的局势江河日下。在东线,苏联军队发动了代号巴格拉季昂的作战行动,重创了德军主力。...
原创 中... 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我们的文明也是在农业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即使今天大...
原创 鸿... “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王毂《鸿门宴》 秦朝两而亡,...
原创 蒙... 蒙恬离世前曾有一句遗言,百年后曹操每每看之痛哭,原因令人唏嘘。 蒙恬这个人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并不陌生...
原创 黄... 新中国的成立,是千万中国人奋斗多年,付出了无数牺牲换来的。在诸多对共和国有功的先驱者中,有很多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