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一点,朱元璋的能力有多强?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真正白手起家的也就朱元璋和刘邦。刘邦只是建立了汉朝,并且在临死之前消灭了异姓诸侯王,此时的汉朝还是相对弱小的。对外,匈奴并没有被消灭,汉朝可谓是忍辱负重几十年。对内,刘邦并没有解决掉功勋集团尾大不掉的问题。
朱元璋就不一样了,不单单是消除了一个个的竞争对手,建立了明朝,并且他还统治了三十年,大明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了。有如此功绩的,历史上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可是唐太宗起点高,他们家本身在隋朝就是皇亲国戚。
再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为什么朱元璋屠杀功臣,大臣没有反叛。前面提到了一点,朱元璋能力强,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军事能力,他是不怕手底下大臣挑战的。换句话来说,不管手底下的谁被杀了,朱元璋是能接手的,这一点至关重要。举个例子,为什么老板怕老员工离职?无非两点,老员工工作的时间长,离职了以后,他负责的工作没人能接手;另外一点,花钱请一个能接手的人付出的代价更高。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工作狂,拥有强大的能力和旺盛的精力。大明朝无论没了谁,只要朱元璋还在,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朱元璋永远在顺势而为。一方面,朱元璋在建立国家以后,轻徭薄赋,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来说,朱元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所以朱元璋是得到底层老百姓支持的。至于说他杀手底下的大臣,老百姓看热闹不嫌事大,关他们什么事情。王侯将相的事情,老百姓那里能知道谁对谁错。
另一方面,被杀的功臣并不是白莲花。这些功臣在朝廷中作威作福,得罪了很多同僚,很多大臣是欲除之而后快的。并且,这些功臣的家人往往胡作非为,弄得民间怨气很大。朱元璋杀他们,无非是拉一派,打一派,是有大臣支持的。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元璋必须杀掉这些人。如果朱元璋的儿子太子朱标不是意外而亡,明朝大部分功臣是能够善终。因为太子朱标是朱元璋一手扶持起来的接班人。在当时的大明朝,朱标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都是能够压制住这些功臣的。可问题在于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新的接班人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威信。
汉朝就是这种情况,刘邦死后,吕后当家;吕后死后,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大臣立了新皇帝。朱元璋肯定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费尽心血杀掉可能威胁到统治的功臣。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建文帝能力太差,被朱棣夺去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