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军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将领,年仅37岁,儿子却很优秀
中国历史上,有一段近百年的战争史,在这段战争史里,有无数为国家挺身而出的英雄志士不畏流血,不惧牺牲,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无论是籍籍无名的小战士,还是战功赫赫的指挥官,他们的牺牲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惨痛的损失。今天,小编要讲述的人物正是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指挥官,他是我国少有的指挥官将领,曾任新四军师长,还是毛主席的爱将,他就是彭雪枫。
彭雪枫1907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自幼家中贫困,祖辈都是辛苦劳作的农民。彭雪枫的祖父是村中私塾的老师,因此他才有幸作为富家子弟的伴读,与他们同窗共读。1921年,彭雪枫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中学,在这里受进步教师的影响,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于1925年加入了共青团。虽然彭雪枫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和训练,但是他擅于在实战中总结技巧和经验,这也是为何他能够快速成为红军优秀将领的原因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此时的彭雪枫已经成为师长,他见日本鬼子骑兵作战能力强悍,于是也在新四军内组织了一支骑兵队伍。除了要准备马匹,训练战士们作战技巧外,骑兵的装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彭雪枫亲自将不同军队的骑兵马刀的优点和缺点一一总结出来,取长补短设计出一种比日军马刀长五厘米并带护手圈的马刀,称为“雪枫刀”。经过训练,战士们用这种刀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优势,我军以两个骑兵连的兵力,仅用9分钟就让300余日军骑兵折损大半,此役过后,“雪枫刀”一夜走红,而彭雪枫的骑兵部队也逐渐成为他手下最强劲的一支队伍。
然而不幸的是,在1944年抗战末尾,我军与国民党反动分子进行战斗时,身处战场之外,本该坐阵指挥部的彭雪枫正登高观察敌人的情况。这时,一颗流弹正好集中彭雪枫的胸膛,因为流弹威力不如子弹,没能穿透整个胸膛,最终导致彭雪枫胸腔大出血,抢救无效,年仅37岁的彭雪枫撒手人寰。
彭雪枫将军的牺牲给新四军带来巨大的悲痛,他不仅仅是毛主席的爱将,更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新四军将领。在彭雪枫牺牲后的几个月,他的儿子就降生在这个世界上,名为彭小枫。从小彭小枫就知道自己父亲的丰功伟绩,于是入伍参军也成为了他的愿望和理想。
长大后,彭小枫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名军人。为了能够像父亲一样做一位出色的军人,彭小枫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很快就从一名最普通的战士成为一位出色的解放军将军,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就从少将晋升为中将,随后又花了四年时间从中将晋升为上级,不可谓不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