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投降李唐后,李绩一直是李渊的臣子,李渊对他礼遇深厚,他和李靖一样,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李绩在武德八年,被任命为行军总管,到并州抵抗突厥可汗德入侵,并且把突厥驱逐出境。
此后李绩参加灭亡东突厥,他的工作地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并州,父亲死后,离职过一段时间,守丧期满,恢复原有官职,继续再并州。
贞观七年,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李绩代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其实并州还是李绩说了算。
贞观十一年时,李绩改封英国公,加了个职位,遥领太子左卫率(李承乾为太子)。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改立李治为太子,而李绩为李治太子府詹事兼职左卫率,加位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这次变动,李世民怕李绩有想法,特意对李绩说“李治刚当上太子,你原来就是他的长史,现在把太子东宫的事情委托给你,以你的资历官阶,虽然这样会委屈你,希望不要见怪!”
李世民为了李治太子位稳固,也是煞费苦心,明显是要李绩明着为李治保驾护航啊,这是要李绩绑在李治身上,而且李绩还是军方大员。
李世民病重期间,给李治上了一堂“帝王心术”的课,把李绩调往叠州(
甘肃省
迭部县一带)当都督,李世民对李治言传身教“你对李绩没有恩惠,我把他贬官,你上位后,再授予他仆射职位,这样你对他又恩,肯定会为你效死力的”!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数见不鲜,两代帝王一贬一褒奖,妥妥的套路!
果不其然,李治即位,李绩就回来了,任职洛州刺史,接着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任职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从现在开始,李绩才算是正式进入庙堂中心,不久尚书左仆射。
李绩非常识时务,从早先李渊时,因功荫封其父亲郡王时,就固辞不受,到现在请辞仆射职位,不过李治还是让李绩执掌政事。
后来李绩在“废王立武”事件中,轻飘飘的一句“这是陛下家事,关他人何事”,正中李治下怀,既把长孙无忌集团势力清缴,又把李唐江山断送给了武则天,还把自己的孙子害的家破人亡,要是李绩知道能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不知道还会不会说“这是陛下家事,关他人何事”。
李世民把李绩外放,这是帝王心术的体现,历代帝王的常规操作,“恩宠于上”,得让你感恩,为自己踏实效力,李绩一生中,也就是在李治朝才进入庙堂权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