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史之乱”都已经平定了,为何唐朝还是快速衰落了?
迪丽瓦拉
2025-07-31 04:32:24
0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其中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唐朝时期所实施的藩镇制度。

唐朝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这种制度虽然有利于各地方的普遍发展,但是会导致中央政府权力的逐渐衰弱。随着地方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政治制度必然会对中央政权产生危险。

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就是因此爆发的,“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更是一落千丈,对于地方政权的把控变得有心无力,这最终导致了大唐王朝的渐渐的衰落。

一、唐朝衰落的政治原因

(1)政治的腐化:

自唐朝建立到“安史之乱”前期,一直维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历代君主,无论是唐太宗还是唐高宗,或者是武则天,甚至是转折点的唐玄宗都是大有作为的君主,虽然国内曾经爆发过动乱,但整体的国家实力是逐渐增强的。

不过,“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及则衰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社会安定之后,朝廷开始谋求更高的发展水平,因此开始加大对人民的剥削,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很多唐朝前期隐藏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2)社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唐朝初期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其实是极其完善的,到了唐太宗时期,各政治部门各司其职,国家机器处于一种平稳运行的状态之中。

但是武则天时期,一切发生了改变,女性称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了成功称帝,她对原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到了唐玄宗时期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唐玄宗中期,处理政务很多时候就完全凭个人的喜恶,到了唐玄宗统治后期更是将李林甫,杨国忠等官员视如奴仆,尤其是杨国忠上台之后,整个朝堂乱象丛生,官员们只顾贪财享乐,不顾国家发展,在这种状况下,国家政局一片黑暗,唐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3)藩镇制度弊端显现:

唐朝对于地方的权力过于放大,才会出现“安史之乱”这样的事件,即使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藩镇割据局面也没有被削弱,甚至地方权力愈加扩大,此时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就像皇权一样可以传承,这样看来地方就相当于“小国家”了,此时衰落的中央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一系列地方问题。

“安史之乱”后仍有很多余党没有被消灭,而朝廷对此也采取的是姑息养奸的政策,对于愿意投降的反贼,中央甚至可以封他们为节度使,让他们掌管地方的财政大权,在这种政策下地方势力的话语权明显高于中央,最终个节度使团结一致,反抗朝廷命令,不向中央提供赋税。

(4)对于百姓的压迫:

由于地方势力沆瀣一气,不向中央交纳付税,为维持中央职能的正常运行,统治者开始大肆敛财。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频发,百姓们身上的负担日益加重,多次战争,更是让民间丧失了大量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百姓的生活如同雪上加霜,渐渐的民间农民起义运动兴起,这大大威胁了唐朝的统治。

(5)唐朝后期宦官掌权的现象:

唐朝后期,统治者者偏爱宦官,宦官也因此独揽军政大权,到了后期,甚至连天子的命令都敢违背。

宦官集团存在普遍文化低下,目光短浅的问题,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政局趋于瘫痪,朝政大事都以宦官集团的意志为准,这种政治局面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渐渐的地方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纷纷以清剿宦官为名进行军事活动。

(6)外部势力的威胁:

在唐朝刚刚建立时,唐太宗十分关注边疆安定问题,曾经多次发兵攻打灭东突厥,吐谷浑,高昌等地,唐高宗时期也延续了这一对外政策,使用军事镇压消灭了西突厥,高句丽,百济等地,武则天时期也多次向西域发兵。

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这些国家却共同发难了,东北契丹,常常侵犯我国边境,西边的吐蕃也动荡不安,西南地区的南诏,北边的回纥,也常常挑衅,随着前几任君主的多次发兵,这些地方政权实力已经大大减小,但是为了边境地区的安定也不得不出兵,然而

每次出兵都极其耗费国力,而且作战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唐朝来说损失很大。

二、唐朝衰落的经济原因:

(1)“均田制”的滞后:

在土地制度上,唐朝延续了隋朝时期的“均田制”,就是国家丈量土地,根据家庭中人丁多少,平均划分土地。

由此可见“均田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弊端,这种土地制度在人少地多的时候才能够平稳运行下去,可唐朝时期国家繁荣,人丁兴旺,很显然不适应这种土地制度,于是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问题逐渐严重,那些因为没有土地,成为留名的百姓,成为了当时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2)“租庸调制”的衰败:

“租庸调制”是在“均田制”基础上所推行的赋税制度。根据规定凡事拥有土地的家庭,必须按人丁多少缴纳付税并且扶摇逸,这种政治制度必须与“均天制”相互配合。

由于“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也渐渐衰败下去,虽然后期改用“两税法”,但是已经到了唐德宗年间,此时的唐朝已经处于后期,因此,“两税法”最终也没有得到普及。

三、唐朝衰落的军事原因

唐朝士兵的来源主要是“府兵制”所提供的农民兵,这些士兵平常在家里种地,打仗时提供徭役,这种军事制度也要依靠“均田制”才能够维持下去,当时因为土地把人民牵制在固定的地方,但是随着土地兼并运动的盛行,原有的军事制度渐渐很难招上士兵。

于是到了唐玄宗时期,就开始实施“募兵制”,就是国家用金钱来招募士兵,可是朝廷在改变原有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预防监督措施,

最终由于中央不想负责招募士兵时的花费,于是将这项任务下发地方,导致招募上的士兵被地方官员所控制,地方官员也因此实力渐渐壮大。

像安禄山一个人手中就把握着20万大军的控制权,这对中央的威胁可以说是致命的,中央也因此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招募士兵的话,就会受到外部势力的威胁,可是招募士兵的话地方势力又会迅速壮大。

四、统治者的个人原因:

唐玄宗在位时间非常长,政绩也十分显著,他在位期间先后评定了卫后,太平公主,上位之后任用贤能,蓄意进取,形成了开元盛世的景象。

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开始奢侈享乐,

虽然在李林甫,杨国中担任宰相石阡,朝政大权还是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此时的他已经无心国家大事只求奢侈享乐。

总结: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但“安史之乱”绝对不是唐朝衰落的最主要原因。

可以说即使没有“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依旧会迅速衰落下去,即使没有政治、军事上的原因,唐朝覆灭的结局也是必然的,这是封建社会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避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无缘无故消失的名人,他们的去向成为了未解之谜,以下是其中比较著名的 5 位: ...
原创 如...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这么多大将都不敢出战华雄,关羽站了出来并杀了华雄,如果...
原创 非... 大家都知道我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周边的这些小国家,有一些国家在遇到困...
原创 韩...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公元前年,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功绩卓著。汉王刘邦为笼络韩信,立他为齐王,并让他带...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曹操以奸雄之名闻世,刘备用仁主之心治下,其中有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更是以足智多谋而使...
食全食美 | 邯郸名宴之运河文...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邯郸市大名县境内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隋开凿为永济渠,宋、...
原创 朱... 文/少时李白 编辑/少时李白 1425年,朱高炽病逝,这是大明朝的第四位 君王 ,他死后被儿子朱瞻基...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在逃亡台湾的路上遗弃了十面石头大鼓,不曾想如今已成镇国之宝。 蒋介石...
原创 一... 非洲大陆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叫吉布提的小国,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小透明。可就在近些年...
原创 李... 我是米局长,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各国人文、国情、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文武双全、彪炳千古的杰出皇帝。但...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并在马背上夺得天下,是个杀伐果断的雄主。为了坐稳江山,朱元璋举起屠刀铲...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到了末期充满了各种的耻辱,又是战败,又是腐朽,优势割地赔款,又是丧...
原创 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可与天堂相媲美,这是自古以来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今儿...
原创 他...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有着极其不平常的一生。他从一个大字不识、清贫困苦的穷和尚混到皇帝宝座,开创...
原创 汉... 我们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女子穿的是肚兜,可以说在文胸等内衣传入中国之前,肚兜可是中国古代女...
原创 真...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草船借箭”。 周瑜为难为诸葛亮提出“限十天造出十万支箭...
原创 赵... 古往今来,有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对于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史书往往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民间...
原创 男... 前几年的时候,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有很多专家都深入到民间,来民间探访那些被遗落的文...
河南博物院携手海康威视,以科技... 河南博物院内珍藏着包括贾湖骨笛、莲鹤方壶、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等在内的“九大镇院之宝”以及17万余件珍...
原创 朝... 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逢年过节或有亲友上门,热情好客的人家总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大鱼大肉已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