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73年国民党将领参观毛主席旧居,留下一句话,请求工作人员流传
迪丽瓦拉
2025-07-31 04:32:29
0

在4年的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曾是国民党陆军中将的他,在1949年被解放军活捉后,进功德林改造10年后特赦。

在他1973年第二次参观毛泽东旧址时,和另一位将领说出一样一句话,他还请求工作人员说这句话一定要给后人留下。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将领到底对着毛主席旧居说了哪一句话,为什么还要请求流传给后代呢?

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国民党将领参观毛主席旧居这件事。

在1957年12月,国家特赦了一群特殊的人员,他们就是曾经的国民党军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他们陆续被解放军俘,其中有两位军事实战“大佬级别”的人和大家详细的说说。

国民党“鹰犬将军”宋希濂

,出生在富庶家庭,从幼时就受到知识的熏陶,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学霸”。

宋希濂在14岁考入长郡中学读书时,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多次主动参加爱国运动,后又考入了黄埔军校。

毕业后在国民党尽心尽力,宋希濂抱着无畏的精神,在多次战役中负伤坚持。

富金山一战是日军用飞机大炮十天都没有攻打下的战争,一开始宋希濂凭着超高的侦察力占领了高点,后让三十六师的装备呈梯形部署,只要日军向前进攻一步,都会遭受重大的代价,即使日军多次增援,依旧是没有攻打下来。

最后是在国民党人员不足千人的情况下撤出富金山,日军才得以进入固始县城内。

这场战役,在日本报纸也有所登示:此役由于收到敌军主力的宋希濂抵抗,多人员伤亡,战况却毫无进展。

宋希濂在个个参与的战役中都会用到计谋,说明宋希濂在军事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1949年12月19日宋希濂在西南被解放军俘。

国民党军队有位西方化将领,他就是杜聿明

,杜聿明出生在书香门第,从小家里就有许多有所作为的人,作为清末举人的杜父更是重视对杜聿明的学业方面。

十二岁时,因伯父去世,杜父又甚是不管家庭琐事,杜聿明只好挑起管家的重担,杜父回家见到儿子因家事不再继续学习后十分愤怒,把管家的事交给侄子后,带着16岁的杜聿明去县里唯一的中学—榆林中学就读。

毕业后的杜聿明和友人一起来到北京,本想一起报考北京大学,但在北京停留的时候,他看见了时代的真实情况,看到了社会混乱一片的状况,再加之《新青年》中黄埔军校招生,让杜聿明转为报考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的招生难度不亚于北京大学,光是录取前就有三道关卡—初试、面试和复试。科目更是有国文、算术、几何等等。

由此可看出,进入黄埔军校的全是“学霸”,聪明的杜聿明成功考进了黄埔军校,毕业后,杜聿明就到了国民党第一教导团第一营第三连当见习官兼军需上士。

在陆续的学习作战中,杜聿明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其中要说杜聿明参加的重要战役。

1939年12月18日,杜聿明第五军在战车和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对日寇发起进攻,在当晚,就连续占领了仙女山、老毛岭、万福村、411高地,在最后,还成功占领了昆仑关。

18天后,这场战争以中国军队的绝对胜利结束,在这次战争中,杜聿明用了要塞式攻击法,在成功占领昆仑山后,再进行包围深入地方阵地,这样的攻坚作战可以看出杜聿明打仗讲章法,知进退。

1942年3月9日时,杜聿明接替了同古的防务。20日,同古作战开始,第二百师第六团阵地被日军突破后,新编第二十二师到同古以北时与日军遇见,彻夜对峙。28日,日军企图进攻第二百师,杜聿明立即让新二十二师对日军猛攻,两军反复争夺,激战至30日。

在30日晚时,杜聿明令新二十二师在斯瓦河南北两岸构筑梯形阵地,还在阵地埋设了地雷,在虚虚实实的战术下,和日军僵持激战了半月之久,达到了以少胜多的现象。

这两场战争都可以看出杜聿明是一个肚子里有墨水,对军事甚有研究的人,这样一个在战争上如此强悍的国民党军人,却在1949年1月被解放军活捉。

1948年12月3日,杜聿明各兵团本按计划要退到永城方向,但蒋介石的一封信,让杜聿明停止了撤退,蒋介石还命令杜聿明向濉溪口前进,为黄维兵团解围。

杜聿明接到命令后,对于蒋介石的命令十分不解,杜聿明觉得如果按命令行事的话,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但又不敢不听,怕蒋介石追究起来把责任全扣在他头上。

所以杜聿明决定听从命令前往黄维兵团之处,但在10日时,解放军停止了进攻,双方开始了政治和平谈判。

1月1日,蒋介石宣言和平,杜聿明深觉这是个好的决策,但在3日,却收到蒋介石突围解放军的命令,9日晚上,杜聿明和十来个人在单独行动中被解放军战士俘虏在萧县张老庄村。

从此,杜聿明开始了功德林改造生涯,但杜聿明又是抗日有功的军人,所以在第一批特赦人员中,杜聿明就是其中一员。

杜聿明和同批特赦人员宋希濂等在1973年5月8日,前往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参观,此时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国民党军人,而是新中国的公民。

在起初的时候,二人参观抗日战争图片展的时候,看得十分认真,经历了抗日战争的他们对这些图片深有体会,时不时还唠几句,但参观到解放战争图片陈列室的时候,宋希濂却突然不愿意前进了,杜聿明不解的看着他,宋希濂表达说:“我们是战争败将,进去看了,只会感觉到尴尬和难堪。”

杜聿明听后觉得有点难办,在改造时,他就已经想明白了,国民党失败是必然的,国家只有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才会更加强大和美好。

杜聿明还是对宋希濂一众的国民党军人说:“共产党的陈毅不就当着我们的面说过失败的事吗?他都不扭扭捏捏的,我们要学习共产党的气度和不气傲!而且你们还没看到解放战争结束后,国家现在越来越好的情况吗?我们如果胜利了不是一件好事。”

大家听后都觉得甚是有道理,想明白后也不再扭捏着不进门。

进门后他们表现出了和在门前抗拒的模样的反差,一进门,他们就认真地看起了图片,整整看了一个小时,还不愿意离开。

出了展室后,杜聿明和宋希濂同时感叹毛主席的伟大成就,并异口同声地说:“

毛泽东是战神

杜聿明还请求工作人员说:“以后请一定把这句话流传给后人,尤其是研究军事历史的人。”

战神?都是唯物主义的军人居然说出了这么高的评价。为什么他们对毛主席的军事有这样的称赞,归根结底,还是托蒋介石的“福”

蒋介石在成为国民党总裁后,在人员上开始偏向与自己的亲戚以及浙江老乡人,陈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个偏向,不知让蒋介石失去了多少的人才,蒋介石也只给自己看重的人给予好的武器,好的资源,而不是浙江人,从一开始就不被蒋介石看到的军人也只能拿着最差的抢,最差的资源上战。

蒋介石除了喜欢搞嫡系那一套之外,还很喜欢在战争中远程指挥,只要是决策,都要在电话里参与,杜聿明被活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种不结合实际情况而下达的指挥,也是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在日本侵略国家领土的情况下,蒋介石推行的还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也说明了蒋介石是从骨子里就容不下共产党,在后面的合作抗日中,就多次违约。

而共产党始终坚持先守住国家领土再安内,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共产党员坚持不拿人民的一分一线。

在人员选择上,毛主席也是巧识“千里马”的伯乐,无论是哪里来的人才,毛主席都很欣赏,只要是有能力,毛主席都会给机会表现。

在军事战略上,毛主席信任部下,在战争时期总是听取解放军的建议,再结合实际情况一起讨论出更好的战略。在战争时,也是多种计策灵活应对。

其中水门桥一战和四渡赤水用的都是声东击西,也曾在西柏坡中用空城计吓退傅作义10万兵。

毛主席成功是偶然的吗?当然不是,从毛主席认全字到博览群书,从毛主席和朋友讨论国家大事到参加战役,从毛主席第一次的猴子石缴枪到新中国成立,哪一件事不是胜利前的积累!

只有在自己知识够硬和实践经验够足,才能带领好军队打胜仗。

老师也是如此,如果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多,不够全面,实践教学不行的话怎么能当一个好老师。所以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反思再进步。

毛主席在一生中,酷爱读书,无论是诸子百家还是孙子兵法,无论是诗经还是三国演义,毛主席都看,不仅看还学透。

像声东击西这些策略就是从书中学习,实践到实际中去的。

毛主席怎么不是战神呢?巴基斯坦前总统甚至称赞毛主席是千年一遇的领袖人物。毛主席也是我们的一代伟人,永远尊敬毛主席。

“今天的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人民日报

参考资料:

鹰犬将军·宋希濂的自述

杜聿明回忆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无缘无故消失的名人,他们的去向成为了未解之谜,以下是其中比较著名的 5 位: ...
原创 如...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这么多大将都不敢出战华雄,关羽站了出来并杀了华雄,如果...
原创 非... 大家都知道我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周边的这些小国家,有一些国家在遇到困...
原创 韩...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公元前年,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功绩卓著。汉王刘邦为笼络韩信,立他为齐王,并让他带...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曹操以奸雄之名闻世,刘备用仁主之心治下,其中有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更是以足智多谋而使...
食全食美 | 邯郸名宴之运河文...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邯郸市大名县境内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隋开凿为永济渠,宋、...
原创 朱... 文/少时李白 编辑/少时李白 1425年,朱高炽病逝,这是大明朝的第四位 君王 ,他死后被儿子朱瞻基...
原创 蒋... 1949年,蒋介石眼见大势已去,在逃亡台湾的路上遗弃了十面石头大鼓,不曾想如今已成镇国之宝。 蒋介石...
原创 一... 非洲大陆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叫吉布提的小国,在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小透明。可就在近些年...
原创 李... 我是米局长,关注国内外热点资讯、各国人文、国情、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文武双全、彪炳千古的杰出皇帝。但...
原创 朱...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草莽并在马背上夺得天下,是个杀伐果断的雄主。为了坐稳江山,朱元璋举起屠刀铲...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到了末期充满了各种的耻辱,又是战败,又是腐朽,优势割地赔款,又是丧...
原创 原...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可与天堂相媲美,这是自古以来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今儿...
原创 他...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有着极其不平常的一生。他从一个大字不识、清贫困苦的穷和尚混到皇帝宝座,开创...
原创 汉... 我们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女子穿的是肚兜,可以说在文胸等内衣传入中国之前,肚兜可是中国古代女...
原创 真...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精彩的故事“草船借箭”。 周瑜为难为诸葛亮提出“限十天造出十万支箭...
原创 赵... 古往今来,有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悬案,对于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史书往往以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民间...
原创 男... 前几年的时候,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鉴宝节目,有很多专家都深入到民间,来民间探访那些被遗落的文...
河南博物院携手海康威视,以科技... 河南博物院内珍藏着包括贾湖骨笛、莲鹤方壶、杜岭方鼎、妇好鸮尊等在内的“九大镇院之宝”以及17万余件珍...
原创 朝... 在中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逢年过节或有亲友上门,热情好客的人家总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大鱼大肉已然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