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跃马扬鞭风驰电掣,那种感觉一定是很爽快无比的。
我一直很向往这样的场景和体验,但也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所处的江南都是小桥流水,只有精致的体面,没有那样的奔放。
缺什么就会向往什么。
人的眼界心胸会与所处的环境成为互相映照的匹配。
我好像成为不了那种广大眼界和格局的人,所以我向往那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从历史当中找到那样一个机灵活泼可爱的女孩。
她出生在大草原上,她在马背上长大,她身形矫健,跃马扬鞭,风驰电掣,何等的快活潇洒。
北方女孩的健朗和气场,岂是江南女子的矫情温婉所能比拟的。
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她是草原上贵族之女,她叫,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她是清朝初年的风云人物,如果没有她的存在,新生的外族政权将会走向何方都会是一个未知数。
她还有一个昵称叫大玉儿。
大玉儿怎么也不会想到,历史会选中她参与到中国历史的进程当中去。
而她也顺势而为,运筹帷幄,踩出一片坦途。
她的出身基础也是历史帮她选择好了,她是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有名的公主。
她的父亲宰桑一直致力于与清朝统治贵族联姻,以保证他在大草原上的稳固地位。
那蓝天上洁白纯洁的云朵,蓝天下那一群群的牛和羊,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大草原,围绕着他的族人,都是宰桑的命根子。
而在他的心尖上宠溺的人就是他的女儿大玉儿,全族人骄傲的公主。
进入青春期的大玉儿变得越来越好看,不仅是如此,她还能识文断字,渔猎群书。
一般的草原女子是不可能去学识字的,而大玉儿身上也背负着族人的寄托。
大草原的公主是不可能嫁给一个平凡人的,她的婚配具有明显的政治特色,也由不得她有自己挑夫婿的想法。
宰桑的妹妹哲哲,大玉儿的姑姑,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联盟的婚姻,哲哲的夫婿就是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雄才伟略的皇太极!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出身贵族阶层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欲啊!
当某次哲哲和皇太极会大草原省亲时,大玉儿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姑父。
姑父确实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伟男子。
身材魁梧,五官粗厉,说话有气场,笑声有感染,他骑马,逮牛和羊都不在话下。
这样的姑父吸引了大玉儿的眼睛。
女子天生柔弱,所以本能慕强。
大玉儿希望自己未来的夫婿也能如姑父如此的雄奇!
她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姑父变成了自己的丈夫。
一入皇宫深似海,身不由己刚且柔。
皇太极对这样的女孩宠溺非常,把她从一个女孩迅速向女人成功的转变。
大玉儿的心智在皇太极的影响下,很快的成长成熟起来。
过去,她更多的是在马背上的飞驰,现在,她更多的是在思维上的腾挪。
她倾慕于自己的丈夫,追随他的思路,分担他的忧愁,缓解他的疲惫,而她最醉心的是与他的极致缠绵!
那种噬魂入骨的温存缱倦,那种紧密结合的抵死缠绵,那种低回婉转的情动翻滚,几乎要了她和他的命。
她被他无缝衔接的搂在怀里,他在她的耳边喃喃细语杂乱无章的情话,让她几乎融化在他的骨头里去。
在这样刻骨铭心的感情里,她为他连着生了三个女儿,最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被皇太极取名为福临,他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个皇帝。
皇太极为入主中原殚精竭虑,白天戎马倥偬,夜晚思虑不已。
如此严重的消耗着他的精气神。
遂然之间,皇太极52岁就气尽身亡。
他没有留下任何的遗言和交代,造成皇位真空的紧张气氛。
皇太极的大儿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展开了皇位争夺战。
那个嗜血的皇位引得男人们剑拔弩张,誓要你死我活。
孤儿寡母在深宫没有男人的庇护,每天过得胆战心惊。
大玉儿抱着瑟瑟发抖的五岁的幼子,紧张的思考该如何渡过这场危机。
势均力敌的两个男人毫不退让,因为皇位的争夺,冲突和战争的爆发只在一念之间。
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大,流血的概率也越大。
她在后宫急速的思考解决的良策。
急中生智,她终于看到了问题的那个关键点上。
她召来多尔衮,给他陈情事件的利弊所在,而且给到他所要的最大利益。
她太知道多尔衮要什么了,她之所以召他来,而没有召豪格,那是因为多尔衮的实力要胜出豪格一大截。
历史上记载,满清八旗入关,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坐在紫禁城里宝座上的是大玉儿的六岁的儿子,福临。
这个六岁的男孩果然是个福气旺旺的孩子,那些征战沙场舍身拼命的男人们,倒不如这个男孩,他的运气好到令人怀疑人生。
多尔衮多年的戎马生涯,冲锋陷阵,如今终于算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多尔衮多年愿望终于所偿,他开启了权利顶峰的霸气侧漏。
他睥睨众生,颐指气使,说一不二,顺昌逆死,整个清廷就是他一人说了算。
众人表面上无比顺服,在内心深处都盼着他死。
小小的皇帝更是被他捏在手心里,不能有丝毫的忤逆。
福临的年号是顺治,这个孩子也确实把顺服做到了典范。
因为母亲教导他,选择除了忍耐顺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只有熬得住,才有出头之日,多尔衮没有人可以收拾,但上天会收拾他的。
任何事一旦过头,必将走向反面,清朝立国还不到6年,多尔衮突然之间暴毙而亡。
多尔衮死后,弹劾他的奏章多到数不胜数,顺治下旨,把多尔衮拖出宗室的太庙,鞭尸多日,族人尽散。
生前有多荣耀,死后就有多凄惨。
顺治开始亲政。
这个六岁登基的孩童,失却了童年的正常过程,又受了多尔衮多年的压制,内心早已经是不平衡了。
现在他成年了,似乎感到皇位其实是残害人性自由的,而他心中所愿只是要做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普通男人。
于是知道心中真实所愿,他开始怠慢国家政事。
她来到儿子身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他以江山人民为重。
福临几乎听不进去这些大道理,他与母亲爆发了极大的冲突,宣泄出多年积累下的怨愤,他不喜欢母亲对他耳提面命,他讨厌多尔衮当年的那些做派,他也很厌恶母亲为他选择的她娘家人的皇后。
什么都是不是顺着自己的性子来,这个皇帝做的有什么意思。
青春叛逆期的福临与母亲有过多次的冲突,他缺失于常人那种正常的成长过程,难免会产生这样的畸形的结果。
她也心知亏欠这个儿子,只能随他去,只要不要太出格。
但这个儿子就是要把出格进行到底。
他强行废掉母亲给他选的两个来自科尔沁草原上要当他皇后的女人,他看上了自己弟弟的妻子,强行把她纳入宫里,与这个女人温存热烈的滚了床单。
她非常震怒,但她也知道无可奈何。
只能睁一眼闭一眼,随他去闹,她管不了他。
这个被他封做董鄂妃的女人,满满的占用了他的心,也弥补了他作为男人多年缺失的东西,他与她情意绵绵,你侬我侬,恨不得天天在一起。
董鄂妃的独占引起后宫里的不满情绪高昂,纷纷在背后诅咒这个女人早死。
董鄂妃在福临的宠爱和关照下,很幸运的生了个儿子。
福临高兴坏了,他要举国同庆这个儿子的出世,他甚至要封这个未取名的儿子为未来的太子。
可是这个幼小的孩子肯定是承接不住这样的福气,到这世上才几个月就夭折了。
福临和董鄂妃在欢乐之巅还没多久就跌到了谷底,董鄂妃不堪失子的打击,绝世而去,过了没多久,福临也追随而去。
他毕竟不是当帝王的料,何苦生在帝王家。
她忍着巨大的悲痛辅助孙子玄烨登基,改年号为康熙,她辅佐这个幼儿开创了封建时代里最后一个盛世的来临,康乾盛世。
她在75岁的高龄仙逝而去!
她生在大草原,却在狭窄的深宫里活到终老。
她这一辈子几乎没有享受什么富贵好日子,她戴着皇冠,必将承受皇冠带给她的压力和规则。
她的丈夫为了皇冠殚精竭虑而身死,她的儿子为了儿女情长忽视皇冠而身死,只有她的孙儿忠实的履行她的告诫,一步步的成长我千古一帝!
她历经三代帝王,都是围绕丈夫,儿子,孙子而展开的,她有为自己活过吗?
也许这个问题,除了她自己知道,就只有天知道了。